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8节(1/2)

要拆掉的航母叫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光听名字, 周秋萍就知道她没印象太正常不过了。这么长的名字,她能记得才怪。

她又不是军迷,如果不是瓦良格号还是瓦格良号名气太大, 她甚至连这艘航母都记不住。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1988年开工, 按照预计是1995年才下水。到现在只造了30%,看上去就是个大壳子而已。

庞老板鼻孔呼哧呼哧, 难以置信:“你们厂不是号称三年下一艘航母吗?这都过去几年了, 去年它就应该交付了。”

工程师摇头,认真地强调:“这是一艘可以抗衡尼米兹级航母的大家伙。其实如果能够继续下去的话,我们提前两年交付也没问题。”

但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没了苏维埃,没了苏联,剩下的航母还造个屁。

这是航母, 不是商船。

商人可以买10万吨的货轮, 然后拖出去挣钱。可他买个航母有屁用啊。

除非哪个国家想要拿去壮胆, 否则航母就是个摆设,根本派不上用场。就连苏联的前任领导都说过, 航母是海上活棺材, 而且是个极为烧钱的棺材。

不烧钱的话, 就只能把它埋葬。

彭阳龇牙咧嘴:“那你们先放着呗,以后日子过成什么样,难说。说不定情况会变好了呢, 到时候又能继续造下去。现在拆了太可惜了。”

工程师摇摇头,相当老实:“这个很难, 它需要整个体系共同运转, 上千家工厂继续运作, 才能再造下去。现在苏联都没了, 还怎么建造?”

石磊也急了:“那你们也不用猜了呀,留在这里当个念想也好。”

工程师苦笑:“我们需要0号船台,我们接到了新的订单,要造大型商船。如果不把它拆掉的话,就没有地方造船,而且也没有足够的钢铁。”

庞老板都不死心:“你们想办法把它挪开就是了,非得拆掉吗?”

大概是真的心疼航母,所以能够理解他们的着急,他们叨叨个没完,工程师也不生气,而是耐着性子解释:“来不及,挪威的公司给我们下了6艘船的订单,要我们尽快动工。现在厂里的情况你们其实也看到了,这个订单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必须得赶紧动手。”

周秋萍听到这里终于明白过来到底哪儿不对了。

处处都不对。

6艘大船,必须得用到0号船台,所以只能拆掉建了30%的巨型航母。

她摇头,认真地看着工程师:“你们不觉得这订单很蹊跷吗?据我所知,贵厂在做商船方面并不有名,长期都是接的军方的单子。这家公司为什么会直接找上你们?”

她解释道,“当然,我不是说你们的水平不行,我要这样想,就不可能来找你们买船。但我买船,其实是捡漏,如果不是俄罗斯的造船厂建议我过来,我根本不知道还可以到这儿。同样是买船的人,如果我要6艘船的订单,我完全可以选择以做商船而著称的造船厂,而不是一家标准的军工厂。甚至在你们的船台被占据的情况下,还不肯放弃,非要你们造。为什么呢?如果他们下的订单是航母,我觉得理所当然。可他们要的是商船啊,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非你们不可?甚至还要求你们拆了这么大一艘航母。”

她并不觉得黑海造船厂的人蠢。因为大家所处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完全不一样。

作为一家典型的军工厂,他们完全没有市场概念。他们的经济学头脑都用在如何省工时更高效的完成造船工作上了,而不是和生意人打交道。

正常的生意人下这么大的订单,本来就不该如此草率。

就好比你一口气买6套豪华别墅,倘若是现房也就算了,你看着好验收又没问题,那就买了呗。到底是哪家公司盖的也没那么重要了。

但你买的是期房啊,甚至要把旧房子推倒了才有地方盖得起房。你是不是得看公司的资质啊?你是不是看看它以前盖过什么别墅啊?住进去的人又是个什么评价?

这又不是小钱,万一买错了,到时候找谁哭去?

周秋萍一通连笔带画,费尽心思地解释。

工程师还是回不过神来,弱弱地强调:“可是他们公司已经交了定金啊。”

周秋萍直接呵呵:“定金而已,又不是全部的船款。到时候人家违约,说情况有变化,这船我不要了。国际航运业变化很快的,说不定真的不要了。那你们把航母给拆了,后续的款项人家不给你们,你们船造出来也找不到人买,那不是亏大了吗?真的,我建议你们好好做做背景调查。我们也搞改革开放,没少吃过亏,资本主义的门门道道太多了。到时候坑的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她滔滔不绝一大通之后,这才露出歉意的笑,“对不住,我交浅言深了,就是觉得不合常理而已。”

即便她不打航母的主意,她也觉得此事很诡异。

做生意的人不说走一步开100步,那起码也要走一看三。

就说她过来买船吧,光一个定金她就做了两手准备。造船厂愿意接库邦币,自然皆大欢喜。可人家不愿意接,她也有后手啊。

粮食是重要的管制物资,苏联解体前后大家都要排队买面包,代表国家对粮食的管控非常严格。

在这种背景下,普通人当然不好明目张胆的大批购买粮食。但食品厂不一样,粮食是他们的生产原料。

不管小麦还是油,不管鸡蛋还是鸡肉,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大批买进,甚至成为附近集体农庄眼中的财主。

如果国内不够的话,食品厂还可以从国外购买。因为是生产原料,按照不可能的法律规定,作为外资企业,食品厂还不用交进口税。

不把这些关系捋清楚了,她怎么敢冒冒然跑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来准备空手套白狼呢?

凡事都有根有据。

这些上不了台面的话,他当然不敢跟人家工程师说,但种种诡异之处,她点出来,就足够工程师如五雷轰顶一般了。

庞老板拍大腿:“没错,就是这么个道理。我跟你讲,我们有句老话叫做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你甭问人家这么做有啥好处?彻底毁了你们的航母,让你们再没可能把它给造起来,就是最大的好处。我跟你们说,你们是没吃过他们的亏。我们吃的亏可大了,当初我们引进生产线,这帮家伙说的是高价给我们都是早就被淘汰的破烂货。结果我们拖回去之后用不上,白白浪费了好多外汇。大家都是布尔什维克兄弟,我们弄点外汇多难,你们也明白吧。吓,就这么被坑了。”

周秋萍听不懂他说的俄国话,只感觉他唾沫横飞。

他每多说一句,工程师的脸色就呆滞一分,说到后面,可怜的工程师简直呆若木鸡了。

庞老板还不满意:“你说个话呀,我这是纯粹看在大家曾经都是同志的面上才多嘴的。不然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想买你们的航母。”

工程师苦笑,语气怅然:“但我们又能怎么办呢?航母是造不下去了,工厂还要生存。不仅仅是我们一个造船厂,下游的很多企业也需要靠我们的订单来维持。”

周秋萍心念微动:“我就想问一件事,你们这个船能下水开吗?”

工程师茫然地看着她:“你想买吗?”

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是想过去航母找下家,但从没考虑过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