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7节(1/2)

到了那一天,他们的日子可能会更难过。农产品从地里出来运不出去,就会被采购商拼命压价,甚至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石磊叹了口气:“可见不管苏联还是中国,最苦的永远是农民。”

他在东欧待的时间久,碰到的大部分从国内出去全世界的都是农民。倘若在国内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向来最眷恋故土的农民又怎么愿意去异国他乡拿小命换钱。

周秋萍不知道该如何接他的话,只好沉默。

车厢门关闭,车子要开走了。新上车的乘客手上也拿着酒瓶,显然对这些衣冠楚楚的东方乘客充满了好奇,还主动搭话。

当听说他们是从中国来的,他立刻兴高采烈地追问:“你们是不是地主?国家把财产还给你们了?哈,早就应该这样,私人财产神圣不受侵犯,否则就是土匪流氓强盗。”

周秋萍一开始还以为他说的是十年结束后返还原主的那些被抄.家的财产。但他说到后面什么森林湖泊土地时,她就感觉很不对劲了。

果然没错,这是位地主的孙子。他和他那位80多岁的爷爷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国家把他们家的祖上拥有的森林、湖泊和土地还给他们。

因为按照他的说法,立陶宛就是这么做的。

在场的中国人都无语,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到后面石磊已经懒得再翻译了,这人翻来覆去都在咒骂苏维埃,懊恼当初西特乐居然被打败了,才让他们受了这么多年的罪。

他还不无遗憾地强调,当初德国打过来时,他爷爷率领一大家子箪食壶浆,欢迎德国部队。

石磊当场想翻白眼。

就你们家这种老汉奸养的小汉奸,当年清洗不是很厉害吗,怎么一个都没清洗掉?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想再搭理这个酒鬼。好在他一瓶白酒下肚,世界终于恢复太平。

下火车的时候,庞老板还抱怨了一句:“都什么玩意儿?早该被吊死在路灯下。”

彭阳却关心一个问题:“那会不会真的把土地、湖泊还有森林都私有化啊?”

说话的时候,他下意识地看自己老板。

可惜周秋萍真不知道啊,她对乌克兰的了解少的可怜。就连俄罗斯,她到今天也就知道个卢布暴跌。

她摇头:“这谁知道,成和不成,取决于他们疯的程度。”

庞老板还在骂:“狗日的,这帮货,苏维埃垮了是应该的,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石磊在旁边说了句俏皮话:“感谢大清亡了,让我们都变成了暴发户。”

周秋萍挑眉毛,他这句话还真说对了,不管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后来兴起的寡头基本上都是苏联官员和他们的相关利益人。

下了火车再转汽车,沿着第聂伯河往前开。这条欧洲最重要的航路之一,河面上星星点点,全是往来的船只。

余成感叹了一句:“这里条件真好,的确适合造船厂。”

因为是庞老板当中人介绍的生意,所以他与有荣焉,自豪地挺高胸膛:“那当然了,人家三年就能造一艘航母。这是什么水平?这个,这个得服老毛子,的确厉害。”

石磊有些心不在焉:“说这个有什么用?苏联都不在了,这个厂还能不能开下去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他在东欧看多了,但凡以军工为主要方向的工厂,不管当年多辉煌,现在都惨不忍睹,全都在清仓大甩卖呢。

庞老板哈哈大笑,指着周秋萍道:“所以我说周经理有气魄呀,一眼就看中了大家伙,从来不零敲碎打。”

这话十分得罪人。山海公司贸易主要做的就是轻工业,正是他嘴里的零敲碎打。

但谁让他的身份不一般呢,上位者说话难听,那叫不拘小节,真性情。跟普通人的标准当然不一样。

起码周秋萍他们都自动屏蔽,当做没听见。

汽车一路开到了造船厂。

跟国内传统的国营大厂一样,一个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里面医院住宅区幼儿园等等,应有尽有。

只要工厂不倒闭,工厂就可以包办你的一生。

车子开过幼儿园的时候,周秋萍还听到里面传来了孩子的笑声。唯有快乐的小朋友,才能让大人暂时忘却眼前的忧愁。

只是等到车子停下,看到自己的客人,过来迎接的造船厂的工程师眼里的笑容已经一闪而过,浮现出来的是那种面对客户的近乎于程序化的笑容。

他客气地上来打招呼,表达造船厂对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户的欢迎,然后直接领着人进去参观。

这艘万吨货轮已经基本完工,随时都可以开走,目前要价300万美金。

周秋萍毫不犹豫地摇头,当场开始砍价:“300万美金太贵了,我在俄罗斯船厂定制一艘都比这便宜。实话实说,如果不是他们推荐,我根本就不知道这儿还有个造船厂。”

工程师却笑了起来,语气骄傲:“整个苏联造船系统我们尼古拉耶夫人最多。”

其实他也没指望这条万吨能真的能卖出300万美金,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工厂现在状况糟糕。

其他造船厂好歹有不少民用船卖出去解燃眉之急。而他们厂因为定位特殊,之前生产的基本都是航母。前段时间被俄罗斯开走了一艘,剩下的两艘现在都停工。这两个庞然大物一停下来,全厂都跟着停工。生活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双方上货轮看了一圈,周秋萍毫不犹豫地砍价到200万美金。别说她缺德,商品市场就是这样,你急着卖就只能贱卖。好比匈牙利的华商抛售货物,哪个不是三文不值两文。

但这个砍价对造船厂来说太狠了,完全超出了接待他们的这位工程师的权力级别。他没办法,只能表态去请示自己领导。

周秋萍可有可无的模样:“行啊,如果你们领导不同意,那我就另外找一家吧,省得你们为难。”

卖家和买家永远要打心理战。买家可买可不买的话,卖家就会着急。

说来说去,造船厂还是吃了计划经济的亏。在苏联解体前,他们拿的主要是军方订单,他们就没有市场概念。只需要上级一个指令下来,他们埋头干活就可以了。

所以面对周秋萍这种纯商人,造船厂的人就特别被动,甚至主动表态可以带着她去见自己的上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