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1节(1/2)

就说这位被没收了货物而绝望投河自尽的华商,本来他的货应该没机会拿回来的,但卢振军带了记者和律师过去,软磨硬泡又威逼利诱,最后终于补了个申请手续,交了两千美金的费用,把两箱货给拿出来了。

最后他要走的时候,海关官员还托他向死者遗孀表示哀悼。

现在哀悼还有个屁用啊,眼下的重点是解决这家孤儿寡母的问题。

卢振军出了海关的大门,华人商会的一位兼职办事员正陪头发花白的死者遗孀说话,试图安慰对方。

可是一夜白头的遗孀需要的又怎么可能是几句空洞的安慰呢。

待到卢振军走出来,她才像是有了点活人的气息,终于轮起眼珠看人了。

卢振军言简意赅:“交两千块手续费,过来打个申请把东西拿走。这钱,你要是手上没有,我们可以暂时垫付,但货物,你打算怎么处理?是自己拿去卖还是怎么样?要出手的话尽快,你跟孩子的居留证只能延期一个月处理老宋的身后事。节哀吧。”

遗孀没想到还能拿回货。两集装箱的货物,就是翻一倍卖出去,那也是十多万美金的利润。比起这个,两千块的罚款简直就是走形式而已。

她捂住脸痛哭出声,“扑通”跪在地上要给卢振军磕头:“卢总,你救了我们一家老小的命啊。”

这批货回不来,就意味着她没办法还货款。还不了货款,她跟孩子在匈牙利留不下也同样回不了中国。否则人家肯定会追债。

叶文兰赶紧伸手扶她,劝道:“大姐,你别这样,出门靠朋友,都是中国人。但你们得赶紧决定后面怎么办。不然到时候他们真抓人去集中.营的。”

死者遗孀抹眼泪,拼命摇头:“不能待了,我带孩子走。至于货物,卢总,我就麻烦你了,我只要本金能回来就行。”

卢振军却不能占人家孤儿寡母的便宜,直接表态:“按照市价来。”

其实现在大批货物的市价也在急剧下降,因为被驱逐出境的华商都在忙着抛售手上的货物。市场上东西一多,价格肯定会下来。

卢振军问周秋萍借钱就是为了把这些货都吃下,先囤着,然后或者运去俄罗斯这些国家或者先压一压市场,后面再慢慢出货。

不然自己人打自己人,行情就乱了。

他把死者遗孀交给律师,让后者带她去办手续,自己看了眼时间赶紧往外走。

小陆的车子已经到了,卢小明甚至看到了痛哭流涕的遗孀,好奇地问走过来的爸爸:“那位奶奶怎么了?”

卢振军不想让孩子大过年的接触这种可怕的事,便摸摸他的脑袋,轻描淡写道:“没事,她找不到亲人了,现在找到了,有点激动。”

然后他就迅速转移话题,笑容满面地招呼客人们,“走,咱们去毛大姐的饭店吃饭。”

余成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毛大姐,你是说我妈?”

叶文兰笑道:“那当然,现在毛大姐的店很有名呢!”

周秋萍都顾不上看到叶文兰的惊喜,直接和高女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哎呀,果然出国锻炼人,余成他妈都自己做生意了。

作者有话说:

补充一点关于1992年初认购证发行的背景。

在大部分上海人对认购证心存疑虑时,有些精明的上海人却成百上千份地往家里搬认购证。他们很清楚,认购证发售越多,中签率越低,因此买时都是悄悄地买,其中有的人嘴上还跟着嚷嚷认购证是骗钱之类的话,可是耳朵却密切注意我们认购证的发行情况,在确认认购证发售情况不是很理想的前提下,在最后一天搬回去了一箱箱的认购证。

so,真的不能光听别人说呀。^_^

第446章 年夜饭

毛大姐, 准确点讲叫毛素珍女士。不怪大家忘了提这个名字,因为在出国之前就连她自己除了每个月领工资的时候签字,也常常想不起来她的名字。

用不上呗。年轻的时候她是老余家的, 年纪大了, 有孩子了,小刚他妈小成他妈。

现在她终于是踏踏实实的余素珍了。她不再是丈夫和孩子的附庸。事实上, 在这里, 人家更熟悉她,甚至不认识她丈夫和孩子究竟是谁。

毛素珍之所以会走上经商的道路,也是赶鸭子上架。

从上个月开始,匈牙利开始驱逐大批非法滞留的外国人,其中华人占了大头。

中国人爱吃也会吃。在海外,开中餐馆一直是华人常见的生存手段。当地政府一赶人, 急着转手的餐馆就特别多, 好多一租几年的, 转让价格也相当低。

卢振军接是接下来了,可他不会开饭店啊。有固定顾客也没用, 那手下那帮人烧饭也就是不毒死人而已, 要真开饭店的话, 那是糟蹋中国菜的名声。

思来想去,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毛大姐头上。

卢总之所以会做这种选择,基于两个考虑, 一个是毛大姐手艺没问题,家常菜绝对能应付。

说到这个, 就要谈一谈匈牙利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虽然它地处欧洲, 但当地饭菜有点类似于中国北方菜系。所以他们对中国北方菜的接受度也很高。毛大姐的手艺足以应付。

以卢振军的老派思想, 餐馆吃的就是手艺。只要厨师水平高, 那就不愁生意做不下去。

除此之外,毛大姐还有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她会说匈牙利话。

没错,去年春节她出国的时候,别说匈牙利话,就连26个英文字母她都不认识。

可在她手艺得到了山海公司的人赏时,决定留下来之后,她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

其实她在公司烧饭,每天接触匈牙利人的机会也不多,就是去菜场采购而已。

但她闲下来就看电视啊,什么新闻电视剧她一个不落地看,看不懂就连蒙带猜。碰上公司的翻译在时,她还主动拉人一块看,然后跟人请教。

学习这种事,一个要天赋,一个要努力,还有一个就是要主动。这三点加在一起,真没什么学不会的。

反正现在毛大姐走在匈牙利的大街上都不怕,因为她能听懂人家说话。

高兴同志都深深地佩服了,还认真地看余成,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你肯定像你妈,又聪明又肯钻。”

余成居然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了,下意识地接口道:“我比不上我妈,我妈学东西特别快。人家做点心,她看一眼就知道该怎么调馅料了。还有说话也是,我妈以前在的厂是三线工厂,工人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方言都有。她跟人家说几回话,那边的方言他就能听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