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0节(1/2)

胡桂香还在喋喋不休:“吼我?骂我?你哪来的逼脸?你他妈做成过什么事情?年轻时老娘看你是小白脸,养你也就算了,也不看看你现在什么德性。嫁给你这么多年,你让老娘过过一天好日子吗?你挣过什么钱啊,还吆三喝四的,以为自己人五人六呢,什么狗屁玩意?”

走出乡村,来到城市,见过世面,胡桂香的确一日千里啊。

夏天时她还心满意足,感觉自己有男人有儿子,还能靠着男人吃饭,人生圆满。

现在就已经看这男人很不适应,嫌他多余。以前躺着不声不吭光喘气,她还能忍受,现在瞧他叽叽歪歪,还敢跟大爷似的只会自己跑来跑去,她只觉得烦。

周良彬沉浸在强烈的悲愤与绝望中,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大喊出声:“你为什么不早点去买?”

胡桂香莫名其妙:“不是你个狗娘养的要老娘到2月1号再买,不许早买的吗?”

周良彬被噎得差点儿憋死,这话的确是他说的。因为他害怕胡桂香买早了,会引起别人注意,然后大家都会跟着进场。

股票认购证这东西,发行的越多,中签概率就越小。他必须得捂着,不扩大认购证的销售量。

当初大户入场前,大家自发组成研究小组,分工合作,去各个销售点观察认购证销售情况,然后汇总分析,到发行前一天得出统计结果为大约发行了200万份,比预期的1000万份少很多,中签概率大大提高,然后这些人才进场的,接着就是发大财。

他这个天选之子已经沦落到这地步了,他当然得小心翼翼,不能打错任何一张牌。

只可惜他这人天生就没挣钱的能力,只想着刻板地吃天选红利,却不想想市场本来就是波动的。

之前他炒深发展的股票也是,明明股价已经翻的够厉害了,他却非得坚持要等到过百再出手,全然不管市场动态,拿别人的钱纵横股海,结果翻船翻的瘫痪在床。人家周秋萍敢冒险,是因为她用的都是自己的钱,即便从银行贷款,她也有优质资产傍身,输得起啊。

即便如此惨痛,他却依然不吸取教训,还要墨守成规,刻板地按照记忆里的操作。

他也不想想,人家大户之所以不早点出手,而是到最后才入场,是因为他们资金多啊,一出手就是大几千上万张的购买认购证。要是买早了,肯定会引起市场波动。

像他这样的,手上全部能动用的资金就是胡桂香从零花钱里口挪肚攒的三千多块钱,最多购买101张,就是都出手了,又能引起什么波动?

他还真以为自己自带光环,走到哪儿放个屁都会地动山摇,甚至连代他出面的胡桂香都必须得小心低调啊。

实际上谁晓得他是谁,谁会多看他一眼。

不过就算胡桂香早早入场,在1月19日开始发行认购证的第一天就去买,她也买不到。

她又没海城户籍,而她这种素来窝里横又接受过社会主义改造的人,哪里敢跟周秋萍一样面对公家人也据理力争。事实上,以她的身份,就算争了,90%以上的概率不会有任何人搭理她,而她同样没能力调动任何社会资源为自己发声。

挣钱这种事,从来都不是你知道怎么做能挣钱,你就一定能挣到钱的。

周良彬想不透这么多,他从来都不是多会动脑子也愿意动脑子的人。倘若他能够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个财富神话才刚刚开始呢。

1992年认购证的造富神话里,发了财的可不仅仅是那些早期购买了认购证的,还有那些后来从黑市高价购买认购证以及低价买入人家中签到手原始股的人。但凡运作的好,后两者挣的钱也能比最早入场的人多得多。

但是他想不到了,他已经绝望了,他怀疑自己被老天爷抛弃了,他活着就是个笑话!

他为什么不早点喊胡桂香去海城买认购证呢?因为他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他不敢一个人跟周小宝待在一间房里,他怀疑这个獐头鼠目的儿子会真的变成老鼠咬死自己。

真的,每一次看到他的眼神时,周良彬都害怕他会杀了自己。

这不是久卧在床的人的错觉,周小宝现在真巴不得周良彬死。

他撇撇嘴,厌烦地想,这人真讨厌,还是以前好,像死人一样好。无声无息的跟个摆设一样最好,要不死了也好,反正不管怎样都比现在好。

他伸手拽了拽母亲的袖子,小声道:“妈妈我怕,爸爸会打我。”

胡桂香轻蔑地嗤了声:“一个瘫子打个屁,动都不能动。”

要不是这个废物每个月还能拿到曹家的钱,她早就巴不得他死了。可惜中国不像日本一样,男的有那个什么保险,死了老婆孩子就能拿到一大笔钱。

唉,连根烂黄瓜都比不上,她要他有个屁用。

房间里弥漫出一股臭味,大小便失禁的周良彬又拉了。

母子俩赶紧捂住鼻子躲到了隔壁的休息室。他们才不会给他擦洗呢,等下午护工来。一天来一次的护工是唯一会给周良彬喂饭管理卫生的人。

胡桂香现在只想捂牢手上的钱,以后好给儿子讨媳妇,她再当上老封君就圆满了。

哼,没买成那个什么狗屁认购证最好。她前几天也是猪油蒙了心,真相信周良彬还有能力翻身,出钱又出力。

以后她绝对不会再信他一句屁话!

周良彬的腊月二十九过的凄风苦雨,周秋萍的除夕前一天却过的紧张又充实。

关于今年去哪儿过年的问题,一大家子坐下来商量了半天。

朱莉要去东欧,因为她两个哥哥现在都在给卢振军做事,她父母都过去想看看儿子的生活工作环境。

彭阳还是无所谓,他和他的原生家庭都当对方是鲜少往来的亲戚。

老张他们两个保镖已经坐车回老家过年。贸易公司还有电脑公司的职工放假比他们更早,这会儿都在家聚会完一圈了。

剩下周秋萍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商讨这个年要怎么过。

现在春节假期短,待在家里玩三天,逛逛城隍庙什么的,时间也就刷刷地过去了。虽然他们家在海城没亲戚,但生意合作伙伴之间走动走动,也热闹得很。

就是有点可惜,一年也就一次春节,这样打发过去了好像太敷衍了。

老太太张罗着:“要不咱们去农场过年吧,盖了新房子,比去年讲究多了。还有吴教授的蔬菜基地也起来了,刚好尝尝鲜。”

其实对周家人来说也不新鲜了,因为他们早吃过了啊。

现在海城的蔬菜基地除了给肯德基提供生菜之外,还要供应飞机餐。靠着飞机餐供货商的名气,蔬菜基地竟然也渐渐引起了不少城里人的注意。

尤其是周秋萍住的这个小区,大部分住户都是外国人或者华人华侨,他们接受有机蔬菜的概念早。即便价钱比普通蔬菜贵,但相对于他们的日常开销来说占比也很小。所以现在蔬菜也零售。

周秋萍正在跟超市谈,看能不能让有机蔬菜进后者正在市区筹备的新店。之所以不选择工人新村是考虑到那里的主要消费人群大概不太愿意多花钱吃菜。有那个钱,他们会更乐意吃肉。

总之,不管是养鸡场还是农场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周秋萍不乐意今年过去过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