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59(2/2)

一边是有限的民主和自由,一方面是无限的统治与禁锢。两者都是信仰,两者都有其理论基础和政治理由。但终归是要分出胜负的。

体制改革的抉择方式,历来不外乎三种手段:军事、经济、政治。

军事的副作用太大,都是一奶同胞,何必非要你死我活更何况目前的军事实力对比上,双方各有千秋。毕竟火器技术仍处于换代阶段,当冷兵器的技战术水平达到时代的高峰时,足以同火器部队分庭抗礼。左良玉麾下六大总兵,金声桓的悍勇韬略,绝对是当今翘楚,再加上宋应星研发升级的“连发双马合抬弩”、丘慧荣强行自阎应元那里要来的“烟雾弹配方”,以及当年杨嗣昌为了困毙李自成,而大量修建的“铁线连环堡”,都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作。而且这六大总兵同袍多年,互相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也是战争获胜的基本保障。

在军事手段的代价太过沉重的前提之下,就只能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分别入手了。先说政治方面:

“皇上,开启供奉丙榜,牵连广博,加之目前仅在北海做试手,究竟长效如何,还是言之过早,且目前战时,如若沿江六省的匠户们蜂拥而出,恐怕于民反倒不利。再则,刑部卢象升亦曾说过,如放任南人北逃,恐其间者甚。”

这段发言,是首辅贺逢圣的意见,这里面透露出几个信息:

首先丙榜的名字终于敲定了,全称叫做:供奉吏选科。

供奉这个词,最早起于唐代,那个“落花时节又逢君”所指的乐师李龟年,就是一名供奉。而汉语的词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供奉、员外、鸿儒,这些原本的官职名称,到了如今的大明崇祯朝,已经渐变成一种尊谓,包括太医在内的纯技术人员,被统称为供奉;有点家底却没有功名的人,被敬一声员外;而鸿儒这个词,则变化最大,既可以看作是饱学人士,也可以看作是不具备事权却拥有绝对影响力的政坛大佬,毕竟鸿儒社的成员,都是退休的内阁成员以及六部众卿。

那么覆盖了全才科举、分科取材、国家选吏、工商皆本等一系列重要新政理想的丙榜科举,其命名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只有切实的确定下丙榜的正式名称,这项新制才算正式实施。至于先期在北海行省,由李定国、堵胤锡来督办试行,反倒不算什么了。当年山陕新制的试点运营,孕育出关于新政的一切理论及新经济模式,使得国家政治正式向着“为民置产;竖立士、农、工、商四大平等阶层”方向发展。如今的在北海试行供奉科选,将为国家提供一条技术选材的良好渠道,同时在数千年的科举制度背景下,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对民众的诱惑力是难以想象的。

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沿江六省的人员北逃过多,则只能产生两个结果:要么东林党出台严厉法规,禁锢百姓的脚步,一来二去,一定出现暴力镇压,这不是逼着百姓们往刀口上撞嘛而且北逃的人一旦达到基数,其间一定会混杂进间谍人员,目前因为锦衣卫、东厂、刑部组成的国安情报系统具备先天优势,使得谍报战线上,一直是北京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的态势,最好不要打破。

开放丙榜的第二个目的,其实是想借此机会,分流东林旧党控制区内的劳动人民,毕竟只有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人,您就是守着一座金山,也得坐吃山空。考中丙榜,你就是国家认可的供奉,以前您叫王二狗,现在您就是王供奉,比来比去,又是您自己最擅长的水稻插秧,从来还没有一个政治制度下,以如此简便易行却又影响深远的改良科举,来提高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因此说,这是一项划时代的举措确实不算创举。

不过这么一看,丙榜的考核内容和方向,就涵盖了一切的自然科学,因为不仅是农业技术,甚至包括了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人才。那么贺逢圣所谓的“牵连甚广”也就有了眉目。

丙榜由科学院、工部、吏部、学政四部委联合主持,其中科学院负责方向和内容;工部负责考核标准;吏部负责将通过考试的供奉们,进行统一安排,成为进士举子官员们的行政助手;学政则负责组织及教材编写,同样三年一个循环,并且在学政下面的教育机构里进行考核。

这么大的一个系统工程,莫说四个部委主持,就是一个部门来折腾,都是很大很麻烦的一件事情,更何况目前的四部委,分属不同的阁臣管辖了。

吏部是贺逢圣来分管,工部是郑三俊,学政、科学院是杨嗣昌,这三个人的性格迥异,贺逢圣偏于谨慎,杨嗣昌偏于锋芒,郑三俊虽说是个成熟的政客,但在原则问题上,也是当仁不让。所以,矛盾重重的丙榜事业,现在就谈及效果,确实为时尚早。

贺逢圣的谨慎,是对的。

“但不能因噎废止”

杨嗣昌就好像会读心术一般,很直接、很没礼貌的把这话给说了出来,搞得很多人都很想点头,却又打心眼里一百个不乐意。

“好了,好了,”小朱连忙出来打圆场,心中也不由得对杨嗣昌很有想法,好话不会好好说,明明换种方式,就可以轻松获得通过的动议,往往因为杨嗣昌的出现,而横生波澜,这家伙就是一个战火中获得永生的典范,

“毕竟现在北海试行,沿江六省距离北海采莲堡,可以说是千万里之遥,而且到了冬天就是冰天雪地。莫说那些供奉考生们未必有这个精力,就是国家发放路费,也不见得有人愿意过去。但丙榜开设,功在千秋,既然连名字都定下来了,还是先行文下发吧”

“臣等遵旨”

一众大臣眼见皇上出面圆场,也就都同意了。正在这个时候,熊文灿忽然红光满面的站了起来,

“皇上,臣有闻圣意,拟发放300万白银,专用于抚恤战殁遗族。才刚又有闻,参考供奉科,国家愿发放路费。这两项一看,似乎北地桃花票的发行契机,已然找到了。”

“哦”

小朱很感兴趣的望着熊文灿,从内心来说,他对大熊这样的贪官印象很不错,因为他是运气好,成为了这个永远不用贪污的皇帝。如果换成是熊文灿这个位置,小朱自问,自己贪污的规模兴许会更大,而工作却未必如熊文灿这般出色。能干,这就够了。

“熊卿家坐下说吧。”

“谢皇上,”熊文灿底气十足的回谢之后,并没有坐下,而是又走前几步,在上书房最明亮的中央区域中,这大熊的气色确实显得好不仅现在北国各方面的财政都向着良好方向发展,东南沿海一带,由于郑家的反正,海洋贸易利润也如春暖冰开一般滚滚而来。再加上旧党惊天骗局的操作过程中,上不得台面的幕后交易实在太多,这家伙也是没少捞好处。他要还气色不好,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皇上,之前按桃花票制法,发行北地小额、限兑桃花票的议案,臣等一直在尽心筹备,只是缺乏一个适合的借口。这个借口如果选的不好,很容易引起旧党人的警觉。是以臣想借着丙榜路费、抚恤战遗这两道旨意,全面推行十童子票。”

“”

即将发行的新版银票,之所以又称作北地桃花票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