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40(2/2)

“我只知道,推窗望月,倚栏高歌,乃人间美致,是以这窗户嘛,就是用来望风景的。然而时至今日,先生看到了吗纵使我这样的场主之窗,也只是为了透气,只是为了采光,因此说,如若我为天子,我便要让所有大明子民的家家户户,都有一扇看得见风景的窗户。”

瞧瞧,这就是秦淮名妓,这就是中华巾帼。如此理想,确实让很多须眉折腰。也就难怪有人千古之下,还在缅怀那秦淮烟雨中的美丽女子了。

第三十六章:推窗之论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

如此清新隽永的诗句,难道是那些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所能想出来的吗当然不可能。

既然没可能,就要问个为什么凭什么平凡的百姓,就不能拥有情调格调以及蓝调凭什么人民就不能拥有低级趣味、悠而无优、以及罗曼蒂克的权力。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过于理想没什么问题,二狗的理想,是用爱情谎言来欺骗翠花一辈子,外人非但不能嘲笑人家,还应该在一边击掌鼓励。

但在更多的人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最好不要有什么理想。因为政治是龌龊的,外交是卑鄙的,可如果细细想来,追求美好的民族,怎么就必须选择“以追求无耻为最高境界”的政治团队来引导大家走向光明呢

所以国家政治纲领,其实可以做到理想化。浪漫的人,理想的人,将自己的梦想与人民的渴盼完美结合之后,一个浪漫而又伟大,蓬勃且澎湃的国家,是可以立足于世界的。就目前来看,推窗之论就是把理想具化的政治纲领。

因为人,生而平等,所有人不但要努力工作,同时还要享受生活,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用微笑来欣赏风景。无论你是谁,你都拥有这个权力即便是低级趣味,也是人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所以,当很多人都认为黄宗羲已经被郑蒙儿的温柔,迷得五迷三道的时候,他仍然清醒的,率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提出了这个理论。这个理论的最大飞跃,就是将虚化的道德指标,转变为一个具体指向。

数千年来,中国政治家们提出了很多指标,大同社会算一个。桃花源算一个,宋太宗亲手书写的戒石铭,同样算一个: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多么理想化的政治理论啊,尤其后半句中的“虐”字,完全可以分不同角度来解读:既可以解释为草民虽然容易被欺负,但道德正义,却拥有最后的审判力量;也可以解释成,人民拥有推翻暴政的权力,并且轻易就可以做到,并且面对这样的行为,不要指望上天来搭救你,因为人作孽,天在看。

其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包括明太祖的剥皮实草,都算作古代中国政治道德标准。但这些先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虚化。

一句口号很容易喊出来,但口号所赋予的精神寄托,却很难传承。加上凡是有资格划定政治道德标准的人,通常不是草根,偏偏他们的口才文采都还不错。这就造成了小民看到这些口号,心中的希望之火汹汹而燃。但很快的,因为没能达到他们自己理解的境界,而对当政者产生了怨恨情怀。

执政者呢历届政府都想获得“史上最有人气奖”或者“史上最有政绩奖”。只要大家的智商都高于80,那就没有一届政府,说自己从上位那天开始,就想沦落成昏君奸臣。但同样那句话,个人理解不同,双方生活经历,造成了没有共同语言,也就是俗话说的“性格不合”。

可别小瞧了“性格不合”这句话,谁都知道离婚后不好找对象可从汉代开始,离婚现象就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性格不合。同林鸟成了分飞燕,离婚或者自上而下的革命,也就成为了主旋律。

革命是中性词,这是必须要树立的准则,否则一旦“革命”成为褒奖,那么第一个高喊自己革命的人,岂不是永远不败了

既然革命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有可能转为黑暗,那么就意味着革命是个赌局,既可以抄一把大底,也可能输个精光。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当政者与被统治者,也就更加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双方的诉求,这个过程,又叫做妥协。

其实说白了,法律的本源,就是社会各阶层妥协的结果。而不是铁与血的结果。正式基于这点,目前的大明崇祯朝,迫切需要一名中间人来做好沟通。

而黄宗羲的身份经历,恰恰使得他具备了调停者的身份。

首先南雷兽的出身好,属于根红苗正的那种。他父亲死于魏忠贤之手,而魏忠贤先是太监,次是罪臣,最后由于他不幸的选择东林党作为自己的敌人,所以魏大本永远的成为了忠奸兽。凡是跟魏阉做对的,就都是忠。凡是跟魏阉混的,就都是奸。

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调,其实挺可笑的。一点儿也不客观。但现在就是有市场,所以黄宗羲因为有了一个倒霉的好爸爸,那么他无论如何,也都是一个忠良之后。

因此黄宗羲的政治背景,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东林党、几大皇商的代表。

二一个,南雷兽学问再高,他这辈子也只能当个平头布衣。因为他犯法了。

当年崇祯皇帝初登基,差点儿被魏忠贤的泻药给“毒”死。加上后来的小朱处置得当,使得魏忠贤成为“逆案首犯”。跟着魏大本捞世界的人,好些都被抓起来了,当年做主杀害黄尊素的案犯,某一天刚好从被提审现场押回监牢,被早已等候多时的黄宗羲,当街,用大铁锥给击杀。

替父报仇,这当然是孝子义行。但国法未判,而私刑死之。这又是必须惩处的大罪国家在万般无奈之下,先免除黄宗羲的死罪,再加重处罚他此生,永不得科举

在一考论终身的古代中国,不允许参加科举的恶果,是可以想象的。而广大农民阶级,对孝子、义士,有具备天然好感。所以黄宗羲又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广大匠户、农户、小商贩阶层的代表。

第三,因为同情黄宗羲的遭遇,当世大儒,时任顺天府尹的刘宗周,成为了黄宗羲的监护人及老师。

刘宗周在学问上的造诣,在当今天下,属于前三名选手。这就使得黄宗羲的学问背景,具备了传统儒家承钵之人的资格。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