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74(2/2)

中国人习惯早起,所以早晨是

的时光,尽管现在地睡眠质量很差。

这几天,车窗外的景致就是如此。贺逢圣每次都会红一下眼圈,国民的幸福生活,本是他最钟爱的事业。现在却被自己亲手毁成这样,实在是,情,何以堪哪

“老爷,皇宫到了。”

随着一声呼唤,车夫麻利跳下马车,迅速的用一根六尺棍,将马车固定在路旁的两根石桩间。随后转身熟练的拉开车门,再一拽旁边的粗绳。车帘唰的收到一边。贺逢圣下车。

这时候,旧值房北面的小广场上,已经来了很多地人,十几个小太监、锦衣卫士兵,正在张罗着安顿车马。文臣之中,有坐轿子的,有乘马车地,当然还有像卢象升这样骑毛驴上班的。

“贺辅,请了。”

“卢大人,早”

一边打着招呼。一众文臣一边稀稀拉拉的走进各自的办公区域,中层干部向南,直接进入旧值房。内阁和众卿,则边聊天边奔北。去文华殿前院的新值房。

既然早就有三堂会审的说法,那么部阁国务会议的出现,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今天有三个主要议题:

熊文灿的税率细则,三天前上报,今天要审定第159项到第容。平均一天五十项,一共是39项;

孙传庭暨晋商合编地山陕新制修改稿,今天要继续议论,主要审定各矿场主,每天应该保证雇工食用多少次餐,每餐价值几何。

不要忘记贺逢圣的政治理想,始终还是以国家养民为主,前两个议题,充分体现了这种施政理念。一切都要由国家细化,而细化也就意味着国家的全面参与。这种行政权崇拜,恰恰是中国文臣的最爱。

最后一个,就是贺逢圣一手导演地,红灯区罢工事件。

这个问题对于广大文臣来说,那可是相当头疼啊现在的服务业女子,大都多才多艺,正因为各方面都很有品味,也就造成了青楼女子的交际圈,广而深而强,几乎百分百文臣,都会认识几个关系暧昧地女孩子,最近这几天,老百姓没睡好,他们过的更不踏实。

所以,尽快解决这次事件,是大家的共识。至于如何解决嘛,那就看互相之间的手腕了。贺逢圣毕竟在党争方面缺乏经验,他低估了政治对手的实力,也忽视了鹰派政治家的决绝

青楼坟林简称青林的政治风波,在明代并非首次出现万民抄薰宦、矿工驱矿监、特用举子包围烟憬楼、李自成造反,这些都属于民众广泛参与的集体项目,背后究竟是谁在帮衬,已不可考。但民众集会游行暴动,对于现在的臣僚来说,已经不新鲜了。

所以,面对这次罢工,贺逢圣依旧按照原有路数来处理,其实已经有些落伍。

他的考虑有失简单:

在行政交界地带,向来有三不管的叫法,如何弥补这种交界区的管辖漏洞,是各类型政府都要重视的问题,明代其实解决的算不错了,巡抚、总督、都御史,都可以跨界管辖,但问题的关键是分什么事儿。

像青林这种事情,就属于大家都不愿意管的,如今的中国,是耻辱型社会,如果将来有人记载野史时,公开写下:

“青林之建,始作批复,乃时宛平县令刘茂遐”

瞧见没有,这种名声,还是越少越好于是宛平推给大兴,大兴驳回宛平。顺天府也是有样学样,居然重新打回两县来定。

这种踢皮球的行为可以理解,却显然错误。毕竟造成了夜半歌声的恐怖后果嘛所以,一众因缺乏睡眠,而满脸困顿,甚至连眉毛都耷拉下来的大臣们,对宛平、大兴两县的县令。都极端不满。眼见效果差不多了,贺逢圣老脸一沉:

“推诿扯皮,要之何用既有京师,又有顺天,留之何用本官拟裁撤两县。”

“哎呀,贺辅,”李邦华是个书呆子,很多东西都会被他绊一下,“此等细故,向以罢免为例。如今只为青林。便裁撤两县,这未免说不通啊况且牵连也广,非万不得已不可为”

“嘿嘿,”贺逢圣少有的坏笑一下:

“为青林裁撤两县,本官也是无奈之举。前日黄士俊不也是因为红砖,而要罢黜孙传庭嘛”

“嗯”杨嗣昌听出不对了,立刻起身拱手:“贺辅,这根本两不相干啊青砖、红砖,乃是涉及僭制之重罪。而青林、功德林,实在小民庶务。何苦要混为一谈呢”

“,杨辅此言差矣。”贺逢圣早想好对答,“红砖阳宅,青林阴宅,岂不都是小民庶务现在是妓家、乞丐、失怙丧母之人,以青代功德,而行定王育林之法。难道两件事儿有什么不同吗”

“呃,”杨嗣昌转转眼珠,贺逢圣下地套,他当然不会钻进去,

“贺辅所言。自有您的道理。然现在已近年关,部阁又要整顿财赋、详备币制。既然诸事繁驳,像青林、青砖这些事务,不若年后再议吧”

“哼哼。”贺逢圣一笑,“今上以国事相托吾等,岂有节前欠账之道理。今日这件事儿必须议定。”

“可是”杨嗣昌急了,“苏轼有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平息事端虽然重要,但将来史家如何落笔,还望贺辅三思”

“唉”贺逢圣不以为然,“太祖宝训亦曾有言: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只要吾等问心无愧,后人如何评价,无需担心

“”

争论就是这样升级滴,杨嗣昌是文学大家,所以要想驳倒他,确实很难。但贺逢圣也是一个大学问家,双方各自列举了充足的论据,利用各种文献诸子、百家、天文、地理、佛道、典故展开激烈辩论,由于辩论实在精彩,搞得所有参加阁部会议的人,几乎都参与进来。

名讳,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老朱家之所以非要用五行偏旁来做名字,其实也饱含了朱元璋的苦心,别总让老百姓避讳来避讳去的,皇帝

越复杂,百姓越方便。

但适当的等级限制,也是时代的要求。正因为一层又一层地级别压制,才保证了1亿国民的吃苦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