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70(2/2)

“洪安伯,麻烦您去通知大人一声。”

说完,卫兵便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门外,慢慢拉开门闩,慢慢将木门拉开一道缝隙。

待验明正身后,卫兵微一躬身,

“有请将军在下军职在身还望见谅”

“无妨,无妨,我腰下还有一把转轮短铳,兄台请自取。”

说话间,左梦庚无视卫兵手中,还瞄着他的三眼铳,半侧身,撩起斗篷,露出左腰位置上的短铳手柄。这时候,洪府内的卫兵也都起来了,大家警惕而保持礼貌的,隐隐围在左梦庚身边。

“左公子,我家老爷要亲自迎接你呢。”

随着洪安伯的声音,卫兵和左梦庚都看向北房,只见门帘一挑,披着一件粗布棉袍的洪承畴,走了出来,因为老洪还挺穷,所以依然是纸糊的窗户,一团昏黄的灯光,闪烁在洪承畴的身后。在雪夜中,给人一种安定温暖的感觉。就着灯光,洪承畴辨认清楚,连忙热情的一拱手。

“贤侄踏雪而来,洪某可是怠慢喽”

“不敢不敢小子寻梅访胜,乃是求炭而来。惊扰之处,还请军门,多多海涵”

洪承畴是个干大事儿的人,说来这世间就是这样,有的人天生就闲闲散散,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却偏偏什么都不缺。咱们的崇祯皇帝小朱,就是这么个情况,生就一副臭皮囊,却整一个不劳而获的命。说来确实气人,因为更多的人,忙来忙去一场空,为避免伤心就不多说了。单单说另外几种:

有种人有能力不假,但却很偏门,比如洪承畴吧,他确实是个人才,大才,但他的才华,却不是负责具体事务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吕端。大业务没问题,小细节却绝对有问题。

那么既然上位者当中,既有好吃懒做的皇上,又有处理具体事务有障碍的洪大人,自然会有另外一批人,来补充他们的不足,这样的人选,又通称为辅弼之才,俗话讲叫打杂的小马弁。曹文诏、孙传庭、贺逢圣、杨嗣昌等人,就是这类辅弼之才。

但洪承畴同杨嗣昌之间,还有一个不同。定下通盘战略后,洪承畴一般会放手让下面人去干,只要自己随时亲自坐镇,给底下人撑腰就是了。干成什么样,由洪承畴来核定,合格的人,上马金、下马银的赏赐不断。达不到要求的,立刻放弃不用,并永无出头之日。但请注意,这样的结果,只是仕途断了,却没有太大的损失。而杨嗣昌就不一样了,与之恰恰相反。扬嗣昌用人过于较真儿,容不得一点错误,哪怕999都干了,差了个01,他也不放过,这种人按北京话讲,就是格色,矫情。

洪承畴是苦出身,虽说是世代书香,可家道很是清贫,正是这样的苦出身,造成洪承畴对底下人多少还是很宽容的。杨嗣昌则自幼就是豪门官宦子弟,带着天生的骄傲。父亲杨鹤,一代名臣,地方督抚、朝中部堂、内阁鸿儒,杨嗣昌本人又有帝王师的名声,所以大杨待人,有时候失之严厉喽。

同样是督抚手下的将军,您瞧瞧洪承畴的手下,曹文诏被称作当世第一良将,曹变蛟贵为河套镇总兵,现在又以国之精兵的名头北征大漠,再有陈奇瑜现在已经是一省牧守了。对上有策,待下有恩,这正是洪承畴的优点。

再看看杨嗣昌手下,文武奇才,地灵人杰,也真是不老少。可不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只知道有个杨嗣昌,至于杨嗣昌手下有什么人答案基本算空白。

籍籍无名也就算了,杨嗣昌还经常把人往死里搞。这其中,侯恂和左良玉这两个一文一武,就非常具有代表性。都知道左良玉同杨嗣昌有矛盾,那么他们两人的矛盾,是从何而来呢

侯恂,江南名士,东林干才。曾历任昌平巡抚、河南布政、右佥都御史提督河南军务、兵部左侍郎。

杨嗣昌总督湖广、河南之后,侯恂本是他的助手,但杨嗣昌竟然寻了一个由头,把人家劝退了。矛盾触发点,恰恰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多年前还是一名年轻的小军官,因为当时国家还在拖欠军饷,所以左良玉饿肚子饿的要疯,居然把脸一蒙去抢劫,不成想竟然把锦州的军粮给抢了。本该论罪当斩,只是因为同案的丘磊独自承担,左良玉才得以活下了性命,但官职却丢了。

走投无路之下,是时任昌平巡抚的侯恂收留了他,并且逐步提拔他再次成为领兵将官,后来又通过当时的兵部尚书王洽,推荐给了洪承畴,使得左良玉最终成为独挡湖广的一员猛将。

这样一来,丘磊算不算左良玉的恩友侯恂算不算左良玉的恩公那左良玉私下或者半公开场合下,称呼侯恂一声恩帅可有什么不对的吗本来这事儿很少会有人纠缠,可偏偏到了杨嗣昌这儿,那就是不行。

大杨是总督湖广、河南军务,侯恂则是提督河南军务,从官职上看,杨嗣昌确实比侯恂更有资格被称作帅。可人家左良玉即便称呼侯恂恩帅了,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偏偏杨嗣昌心存芥蒂,当然,这事儿纯粹小小不言,大杨自然也不好立时发作。

这样,左良玉的另一个恩人,就适时重现了。

丘磊当初铁肩担道义,自己殒命而维护了左良玉的性命,左良玉一直以来,都自觉对不起丘磊。所以在发迹之后,对丘磊的后人一直照顾有加,并且以心腹身份送到侯恂那边当差。文官手下有武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展昭跟包公嘛但杨嗣昌始终觉得任人唯亲,乃国家弊政,理应切禁。

后来崇祯8年的时候,杨嗣昌仿辽东济雪连星堡,沿着李自成游击路线,修筑了很多兵堡,并且起名铁索连环堡。每个铁索堡是需要安排一名军官把守的,而且这军衔都不低,28家小堡晋都司,7家大堡晋总兵。

刚好,侯恂的河南军分到了4家小堡的摊派任务,于是左良玉就给侯恂写了一封信,希望提拔丘磊独子丘慧荣当一名铁索堡都司。侯恂对左良玉的这项请求,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就批复上报了。

但杨嗣昌立刻抓住这个把柄,说侯恂任用私属,徇法乱为,所提拔者乃罪人之后。写好报告,就要上告到国家那里。刚好那个时候,侯恂提请国家严征各地历年积欠的税赋,被万岁爷很不给面子的否决了。因为当时皇帝为了藩王改制的问题,同文臣正在较劲呢。杨嗣昌正是想借着这个契机,准备落井下石,双管齐下,彻底将侯恂打倒。

这种情况下,虽说侯恂的资历官声名气都不低,但如果没有左良玉激怒暴走,侯恂想退休都很难的。左良玉在杨嗣昌面前,袒胸裸身,用匕首抵在自己的心窝处,痛声说道:

“连累恩帅,愧对故人,左良玉有没有脸面,再见世人,全赖昌帅手中的奏折”

杨嗣昌当时毕竟还指望着左良玉的军威,并且本意就想杀鸡儆猴,眼见效果达到,自然也就按下了告状的行为。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侯恂心寒胆寒,立刻拜表退休,丘慧荣永为军卒。自此左良玉同杨嗣昌之间,算是结下了梁子。

左良玉曾经被借调到洪承畴手下,干过一段时间。同洪承畴手底下的孙传庭搭档过,关系还算不错,孙传庭对杨嗣昌也很不满,因为孙传庭也打过李自成,他的观点是:

李自成虽然是游击战术,虽然是游走山中了,但你杨嗣昌也应该扑上去,追着打、贴着打,而不应该修筑铁索连环堡。因为国家还是不富裕,辽东那边是没办法,失地千里,地广人稀,修济雪连星堡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你杨嗣昌所在湖广腹地,历来是国内的势力范围,修堡根本是劳民伤财嘛

而且孙传庭是个挺有原则的人,这个观点他直接就捅到了北京那边。

杨嗣昌什么人啊虽说老爹杨鹤不喜党争,但学生故交还是不少的,小杨听说这个弹劾之后,立刻写了一份很简单的手札给孙传庭,上面只有四个字:毋妒吾功。给皇上那边的解释也大致如此。刚好咱们的崇祯皇帝是个二五眼,居然想搞一个佳话出来,将杨嗣昌的奏折送给了孙传庭,将孙传庭的折子给了杨嗣昌。

皇上的意思是:你们看咱多会当皇帝这件事儿摆明是杨孙二人之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