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7章大意了啊(1/2)

桃源村池塘边,吴老师和张成边走边看,池塘蛙鸣一片,令人心情大好。

放眼望去,时不时能看见公蛙趴在母蛙身上疯狂的交配。

张成看了看池塘边上,到处结着一片片的蛙卵,密密麻麻的。

“小楠这些蛙卵好不好。”

张成忍不住问道。

“因为这次我们从苏家塘拿过来的牛蛙都是壮年蛙,排卵效果非常好。”

“如果一切顺利,今年至少能养出40万斤以上的牛蛙。”

小楠笑着说道。

“40万斤牛蛙,那我再也不用担心供应的问题了。”

张成笑着说道。

以目前馋嘴蛙小吃的销售规模,一年大概也就能消耗大约50万斤左右的牛蛙。

基本上是够了。

吴老师却说道:“虽然现在牛蛙养殖已经步入正轨,可是等蝌蚪化形后,还需要很多投入。”

“牛蛙是杂食动物,昆虫也吃、猪、牛、羊内脏也吃,马铃薯、甘薯也都吃。”

不过如果我们只喂这些东西,牛蛙生长周期比较慢。

如果购买一些饲料混合投喂,会大大加快牛蛙生长的速度。

你到入冬的时候,就可以把桃源村养殖的第一批牛蛙搬上了餐桌了。

不过饲料养殖出来的牛蛙也是有缺点的,味道肯定没有天然生长的牛蛙正,肉质也比较软。

鲜美的程度更不可同日而语。

张成立刻拿定主意:“吴老师,饲料喂养这条路我不想走,还是让牛蛙天然生长吧。”

“我们馋嘴蛙走的就是质量这条路,如果没有质量而只有数量,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嗯,这样做的话,你可能要慢上2个月才能把桃源村的馋嘴蛙搬上餐桌。”

“不过也有好处,至少吃青菜长大的牛蛙和野生牛蛙味道没有差距,甚至会更干净。”

“不用担心食客流失的问题。”

吴老师颇为认同。

“吴老师牛蛙养殖计划,之所以能这么快走入正轨。”

“你是出了大力气的,这1000块钱是我给您的酬劳。”

张成拿出一沓百元大钞递给了吴老师。

吴老师见张成给钱,立刻着急了:“小张你什么意思,我来这里是帮助桃源村的百姓脱贫的,不是来赚你的钱的。”

“你这样,我跟你急啊。”

吴老师两袖清风,根本不接受。

张成说道:“吴老师您别推脱了。”

“虽然您是省里的专家,可我知道,你们的薪水也不高。”

“您这样有胸怀,有技术的专家,难道就该清贫吗。”

“我认为这思想是不对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有小日本,这些国家有的是战败国,有的资源匮乏。”

“为什么他们发展得那么好。”

“那是因为他们重视人才,在他们这些国家高技术人才有着很高的待遇。”

“在人才的带动下,国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造财富越来越多,经济变得繁荣。”

“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现在我们国家暂时还没这实力。”

“可是我有这个实力,我就要出这一份力。”

“我也不跟你吹牛,我已经决定了,以后您就是我们牛蛙养殖技术顾问。”

“一个月我给您1000块钱。”

“还希望你别推辞。”

张成情真意切的论述,尤其是对于人才的论述,让吴老师非常的吃惊,张成读书不多,竟然能有如此高见啊。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就不推辞了。”

吴老师虽然不看重钱,可是手里拿着相当于自己一年的工资,心头热得发烫。

“小楠这500是你的。”

“以后你也是我们的技术顾问了,每月给你500块。”

张成随后又给了小楠500元***。

小楠受宠若惊的连忙后退:“哥我只是来学习的,我不能要这钱。”

“小楠难道你不想帮我了吗。”

张成问道。

小楠连着否认:“张大哥你这么好心肠的人,简直就是菩萨心肠,在你的带领下,桃源村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人人都充满了干劲,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我能帮助你们,那是我的福分啊。”

张成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你还推辞什么呢。”

“你可是吴老师的得意门生,以后吴老师的技术只有你掌握了。”

“以后你就是咱们清河县的专家啊。”

“是不是嫌500元少啊。”

按照张成的打算,他要把小楠培养成牛蛙产业的技术骨干,小楠可是80年代的大学生,非常的珍贵。

一个企业做大,单单有钱是没有用,必须要有人才。

所以对于人才的鼓励,张成从不吝啬。

“哥我怎么会嫌弃,这500元相当于我半年多的工资了。”

“我只是觉得太多了。”

小楠有些惶恐的说道,没想到张成竟然那么重视她。

要知道在农科站,她辈分最低,经常被呼来换去,在张成这里她却被当做了人才。

“小楠你的价值不是一个月500块钱就体现出来的。”

“以后我们的产业发展得更好,别说500一个月,5000我都给你。”

张成说道。

“哥那你尽管放心,以后我跟你干了。”

“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小楠热泪盈眶的说道。

现在牛蛙养殖已经走入正轨,有吴老师和小楠在,自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辟业务了。

转眼已经快一个月过去,东子那边市场估计已经快盖好了。

接下来,张成要把业务拓展的苏城去,毕竟清河县人口有限,馋嘴蛙小吃已经没有什么拓展的空间了。

苏城则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而且用不了几年,苏城将会成为国内一线城市,机会遍地,大有可为啊。

等把苏城的市场做起来,牛蛙销路就有了保障。

牛蛙小吃产业就是张成的摇钱树,再积累多一点资金。

张成便可以转战其他行业了。

80年代经济欣欣向荣,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刺激了消费。

机会很多,张成要把握住。

这一天,张成一直在桃源村呆到了很晚才骑着摩托车返回。

半路上,因为马路上也没什么人,张成的车速非常的快。

不过在快到县城时,却有人拦了张成的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