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3章 退婚(1/2)

吃罢晚饭,宁老太太拿了本书翻看寻字,姜映梨端了杯茶水过来,旺财跟在她身后亦步亦趋。

“您看得如何了?”

宁老太太在空白纸上写下几个名字,抬了抬下巴,“喏,我想了五六个,且过来挑挑看。”

姜映梨摊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碧菡,南枝,琼茹,珺瑶,桑榆,雅婉。

“南枝和桑榆都不错,其他几个也都是寓意雅致的名字。”姜映梨没自行决定,而是看向旺财,“旺财,你看看,这几个名字,你最是喜欢哪个?”

因着旺财不识字,她就耐心地每个名字都讲清楚,顺便告知其意。

旺财想了想,小声回道:“桑榆。我想叫桑榆。”

她惦记着姜映梨说不错的两个名字,但她素爱吃鱼,便想着叫桑榆最好。

“沈桑榆,挺好听的。”李玉珠听着眼眸一亮。

宁老太太抬起下巴,颇为得意:“毕竟是我想的。”

“是是是。”姜映梨附和笑着,扭头见旺财表情有些纠结,她挑眉,“怎么了?是觉得哪里不好吗?”

旺财小心翼翼道:“……我不能跟姐姐姓吗?”

姜映梨一怔。

她没想到旺财竟有这样的想法。

“我这可不是什么好姓氏。”她抬手揉了揉旺财的小脑袋,“而且,姜桑榆也没有沈桑榆好听。”

主要姜家上下都不是省油的灯,沈家人口稀少,关系简单。

她并不想把旺财牵扯进姜家那堆烂摊子中。

怕旺财心思敏感不理解,她解释道:“我虽姓姜,但与家中关系不睦,未免他们寻你麻烦,你随着姓沈更妥当些。”

“再来,姓氏并不会对我们的关系和感情有任何影响。”

李玉珠也连忙道:“是啊。阿梨是我们沈家的正头娘子,你姓沈还是姜,都是住在一起的。”

旺财听话地颔首:“我今后就叫沈桑榆。”

宁老太太对李玉珠道:“今后多个贴心小棉袄,倒不是为一桩美事。”

李玉珠早早就想要个女儿,奈何她当初生沈隽意伤了身,后来好不容易养好,结果丈夫又早逝,竟是一直未曾圆梦。

如今年过三十六,竟得了个旺财这般可爱的女孩儿,自是欢喜不已的。

她笑眯眯道:“今后小榆就唤我声阿娘可好?”

旺财抬头看了眼姜映梨,见她不曾反对,再看李玉珠眼含鼓励,不禁脱口而出。

“阿娘。”

“哎。”李玉珠应了声,忍不住激动地搂她入怀。

闻着李玉珠身上的淡淡香气,旺财眼眶不由微微湿润。

她转了个方向,深深扎入怀抱深处。

自从懂事起,她就在想知道,为何爹娘会抛弃她,是她哪里不好吗?

好在有爷爷和来福陪着她,那些执念就被压制住了。

现在被姜映梨收养,重新有了家人,这颗自从爷爷和来福去世后就空荡荡的心,仿佛骤然寻到了归处。

她鼻尖有些发酸,忍不住蹭了蹭李玉珠温暖的怀抱。

兴许这就是独属于娘亲的味道吧!

姜映梨看两人相处融洽,不禁松了口气,转而聊起另外一个话题。

“我买了个铺子。”

闻言,宁老太太和李玉珠都纷纷望过来。

“你哪来的钱?”

李玉珠不曾透露那两千两银子的事,此时便主动解释道,“何家送来给阿梨的,说是谢礼。”

宁老太太闻言,微微挑眉,却也很识趣地没追问,“铺子位置如何?是打算赁出去?还是自己做些小本买卖?”

她句句都戳中重点。

姜映梨:“不在主街道,处于民居,有前后院,面积不算大,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顿了顿,她慢慢道,“我发现柳城虽有医馆,但药材极贵,不少市井百姓看得了病,抓不起药。所以,我想开个单独的药铺。”

“先前杏花村那几亩地,我已从胡掌柜手里买下了。”

“你这想法是好的。但是,光靠那几亩地可不堪重用。”宁老太太淡淡道,“而且,这做生意可没那么简单,里面门道极多,不比读书容易。”

李玉珠颇觉有道理,她提议道,“这看病抓药都需得请坐堂大夫,还有药童跑堂,这些都需要支出一笔银子。倒不如做个吃食铺子,周边都是民居,想来定是不缺人的。”

“吃食讲究口味和手艺,还得博彩出新。”姜映梨摇头,“我也意不在此。”

她虽也会做饭,但都是在家小打小闹,真要去开食肆,自是比不得人家祖传的百年手艺。

那也不是她喜欢之事。

“我手里还有些余钱,如若可以,准备再买座田庄,届时雇些药农专门侍弄药田。在此期间,那些生长期长的药材就去外收购。我到时让胡掌柜引荐一二药商!”

这么一想,手里的钱又开始紧巴巴了。

宁老太太看她讲得井井有条,便提醒道:“买个田庄挺好,又能种药又能养些家禽,一来二去的都是钱财入账。不过,你要是想做,就得加快些了。”

“买药时,最好多囤积点粮盐。”

姜映梨听出她话里有话,想起后来他们刻意打发自己出去,忍不住问道:“是萧侯爷说了什么?”

宁老太太也没藏着掖着,直接点明道:“狄戎边境起了战事。虽离我们此地不远,但恐怕一两年内是难以平息的,粮盐药都是硬通货,多囤些总是没错的。”

此言一出,几人都有些惊愕。

李玉珠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紧张道:“是要抓壮丁吗?”

“暂没听说。但按照往年的征兵标准,家中有两位以上满十四的男子,且都是白身无伤病的,俱会被征走。”宁老太太回道。

朝廷征兵基本会给家中留下一位壮年男子。

一来是提供劳力,二来则是传递香火,三来是给年迈父母养老送终。

闻言,李玉珠略微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沈隽意便是再犯冲,考不中也不会被征走。

倒是姜映梨一脸若有所思。

翌日,天清气朗,积雪消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