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节(1/2)

她的反应,也和江静一样。

这香菇包子,真的太好吃了!

江慧都有点不相信,这是她亲手做出来的包子,真的太太太好吃了!

她现在非常肯定地相信,有了这个厨神手艺,她做的美食,迟早有一天能风靡整个江城。

江慧迅速吃完两个肉包,看到时间已经到了上午的十一点。

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去卖包子,生意一定不错。

这么一点包子,江慧也没打算进城里卖,她准备用大菜篮子拎着,去各村转悠着卖。

这个年代,各村的小卖部和超市都还没有开起来,货郎挑着担儿进村卖货,是很常见的事。

江慧看到家里的大菜篮子有些旧,又没有找到干净的白棉布,她又回了房间,赶紧在商城那里买了两块白棉布、一个包子保温箱、一扎透明的食品袋。

包子保温箱,就是类似是现代外卖员用来送外卖的那种箱子。

江慧洗干净两块白棉布,拧得干干的,一块垫在底下。

她将包子一个一个叠放好之后,又将另一块白棉布盖在上面,这样可以吸收掉蒸汽水,不会让包子变得绵烂。

准备好之后,江慧就叮嘱妹妹,“阿静,外面的天气很热,你留在家里看家,好不好?”

江静立刻摇头,“阿姐,我要跟你一起出去卖包子。”

江慧想了想,就点了头,“好吧,那我们把门锁上,一起去卖包子。”

妹妹的胆子小,江慧也希望她多出去走一走,锻炼锻炼她的胆子,也多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她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常年在村里呆着,顶多去一下镇上赶集。

像她都已经读完初中,最远去过的地方,就是江城市区。

但到现在为止,她去的次数,两个手都数得过来,几乎都是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时候去的。

江慧锁好家里的门,背上包子保温箱,就和妹妹一起朝着隔壁村走去。

她们村有太多人认识姐妹俩,江慧可不想她的生意还没做成,就传得全村人都知道,她宁愿走远一点。

走了二十分钟,到了隔村的地界。

江慧开始吆喝着叫卖,“卖包子啰!香喷喷的香菇肉包,快来买哦~”

江慧这清脆又响亮的叫卖声,很快将这个村里在家的人引了出来。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人民的经济收入,比起六七十年代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江城离省城不到一百公里,离鹏城也才一百多公里。

可以说,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吹遍的是他们这个珠江三角洲地带。

他们江城的人,很多都去省城和鹏城打工或做生意赚钱。

江慧在后世曾经看过一些资料,1986年鹏城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已经达到204元。

在很多内地城市才拿50左右工资的时候,鹏城的工资就高了别人一大截。

鹏城工厂多,工资高,这也是后来无数国人疯狂地奔向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

而他们这些邻近省城和鹏城的人,是最早的受益者。

这些去省城或鹏城打工或做生意的人,赚到了钱,就寄回家。

也正是因为有外来资金的支持,才改变了很多江城人的生活,他们的手里也有了不少余钱。

而江慧来的这个村,又是有名的华侨村,也是有名的有钱村。

她的香菇肉包,一个卖两毛钱,这个村里很多人家都吃得起。

这时,一个穿着体面、烫着短头发的中年大姐走了过来,很爽快地对江慧说:“妹仔,给我来十个香菇肉包。”

江慧有些震惊这位大姐的出手大方,又再确认了一遍,“大姐,您真的要买十个香菇肉包?”

第4章

中年大姐看着江慧那一脸吃惊的表情,不禁笑道:“妹仔,你没听错,就是十个包子。”

她说完话,还利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包,从小包包里面拿出一扎钱,那一扎钱里面,还有不少是十块钱的面额。

江慧目测,她这一扎钱至少有一百块以上。

这位大姐果然是有钱人,竟然随身都带着这么多钱,真的少有。

确认了她真的要买十个包子,江慧动作利索地拿了一个食品袋,用筷子夹了十个香菇肉包放了进去。

她再扎好袋子口,递给那位大姐,“大姐,给您包子。”

等大姐将包子接了过去,江慧这才接过她递过来的两块钱。

这时又有几个小男孩跑了过来。

其中两位冲着那位中年大姐喊着:“奶奶,奶奶,你买包子啦,我也要吃,我也要吃……”

中年大姐笑看着两位乖孙子,立刻拆开袋子,给他们俩一人拿了一个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