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6节(1/2)

接二连三的,又有人举起手来。

这个生产队的队长赶紧清点人头,记下不想拉电线的人家的名字,到时候省得把他们算进去。

田蓝看了一圈,低声跟书记说了两句,后者赶紧宣布:“五保户家里拉电的钱,由大队出。”

那被划为富农的老两口眼睛都红了,一个劲儿地揉眼。

作为富农,这些年来他们没少受气。每当上面要求批.斗,要找什么坏分子的时候,他们首当其冲是被祸害的对象。

在政治高压态势下,怨恨他们是不敢怨恨的,可要说他们心里舒服,那就有鬼了。

而到了此时此刻,大队又站出来掏钱给他们拉电,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总归,都是一个村里的乡亲,坏不到哪去。

大队书记看了眼田蓝,在心里叹气。到底是有文化的人,考虑问题都比他周到。

可惜呀,山沟沟留不住金凤凰,人家还是要去大城市的。

去了好,在穷哈哈的赵家沟都能过的风生水起。等她跟老九去了大城市,只会做得更好。

一场社员大会,从头到尾持续时间不过20分钟。剩下没登记好的人,直接去找生产队长。然后再由队长将名单汇总给大队。接着就是电力公司派人进村,测量所需要的电线,赶紧去买。

这些事说起来琐碎,对于干熟了的人却又没什么难度。大家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分块往前推。

中间最大的纠纷也不过就是有的生产队觉得自己位置偏,白掏了好多钱买电线,亏了。

但他们也知道,通电是大队统一决定的,只私底下发几句牢骚,没人跳出来闹腾。

眼看着小麦一节节长高,玉米披上了青翠的绿衣,山芋藤也发出了绿油油的一片。就连各个生产队自己筹建的蔬菜大棚里的黄瓜西红柿还有辣椒,甚至连茄子都长出了姹紫嫣红时,来赵家沟拖糖酒蔬菜的司机惊讶地发现,仿佛是一夜之间,这座小山村就竖起了无数电线杆子,那一条条黑黢黢的电线仿佛变成了五线谱,在上面劳动的电工,就用自己的身体奏出了充满希望的乐章。

酒厂的采购员惊呼:“你们要通电了?”

田蓝笑着点头,给对方底气:“你们就放心大胆地生产果酒吧。蒸馏出来的酒精,我们只留一半散卖,剩下的都给你们了。放心吧,我们的产量还能翻一番。”

食品厂的司机追着喊:“那你们的淀粉厂一开工,产品我们包圆了啊。还有糖,都给我们。对了,鸡蛋,上次你们不是说要办个养鸡场吗?只要鸡生了蛋,以后我们都要。”

原本他也没这么积极。

结果市里开会,召集食品行业的各个厂子都过去座谈。县食品厂的厂长惊恐地发现大家现在干劲十足,好几个厂子都推出了新产品。

市食品厂还从上海请的师傅过去指点,一口气开发了4种点心,各个都供不应求。

他们的销售部,每天都排着老长的队,顾客生怕买不到点心。

县食品厂感觉到危机了。

这就好像跳集体舞,如果大家普遍划水,那混在里面混日子也无所谓。可周围的人都一板一眼地好好跳了,你的动作松懈一点,就特别明显。

食品厂到今天还因为本县的罐头生产线在酒厂而被同行嘲笑,现在再落后,他们还有脸出去混吗?

所以领导放了狠话,今年他们要出新,产能起码要翻一半。

田蓝二话不说,立刻点头答应:“没问题。”

反正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满足市场需求,到底谁来做这个点心,也没那么重要了。

高考一天天逼近,她和陈立恒得抓紧时间好好准备呀。

摸着胸口说,之前她对高考有点可有可无的意思,毕竟她已经搞了那么多年的农学研究,真正在突破的可能性估计不大。

如果考不上,留在农村搞建设,其实也不错。是人生的新挑战。

可外挂来的猝不及防,一下子冒出这么多2021年的网课,显然是现在的小乡村难以消化的宝藏。

他们必须得去更广阔的天地,才能让外挂不至于明珠投暗处,白瞎了它这么费劲。

酒厂和食品厂的人都心满意足地走了,原料充足,生产线一刻不停地运转,那就意味着厂里的效益好,大家拿到手的奖金多呀。

太阳一天比一天热烈,就连露天生长的黄瓜都开出了娇艳的小黄花,辣椒也长出了小小的果实。

向阳公社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们以及高考复习班的同学也迎来了他们高考的第一道门槛——预考。

这是80年代高考特色产品。

因为考生太多,统考工作量太大,人手紧张,为了降低组织工作的难度,所以推出了这么个初筛选方案。理论角度上,是要在考生人数多的地方先进行试点的。

按道理来说,大西北地广人稀,考生人数应当不多。

但田蓝他们的运气不好,因为他们所在的省由于种种原因还没能回城的知青不少,户籍还在本地,只能在这儿参加高考,所以报名考生总人数居然不少,也在预考筛选的范围之类。

所以5月第二个礼拜六天刚蒙蒙亮,大家就坐着各个大队的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往县城去。

之所以不是昨天就过去踩点住下,是因为没地方住啊。

向阳公社的高中都不招生了,学校自然不会组织统一复考,更加不会安排住宿的地方。如果非要住的话,大家只能在考场里打地铺。

虽然现在已经5月份,但晚上气温万一下降的话,那也相当感人。

田蓝他们和唐老师商量过后,都认为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反正他们现在有拖拉机,早上6:00出发,7:30就能抵达考场,还能安安心心地去食品厂食堂吃顿早饭。

如果是一般人,食品厂肯定不会对他们开放。

但现在大家不是熟嘛,向阳公社各个大队都熬糖,食品厂糖果和糕点的原料,有1/3~1/2都依靠他们产出。

现在100来号考生上县城参加预考,食堂给他们几顿不要粮票的饭,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工农一家亲。

当然,高考完了回去要好好干活呀,夏天瓜果多,食品厂不生产罐头,这还有蜜饯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