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1节(1/2)

这就意味着20天里,社员想吃豆渣都没地方找去。

20天的时间,足够知青点做好霉豆渣了。

陈立恒笑道:“真有你的,算得这么精。”

田蓝叹气:“穷啊,不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霉豆渣有个好处,那就是晒干后方便贮存。就算一时半会儿卖不掉,也无需担心折本,后面慢慢卖就是了。

他俩嘀咕了片刻,看夜色愈发深了,就招呼还在埋头苦读的知青们:“有个事情,要跟大家说一说。”

众人抬起头,眼睛都盯着两人。

田蓝管账,自然是她发话:“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也忙了这么长时间,该算工分结账了。”

知青们瞬间精神抖擞,人人的眼睛都比油灯还亮。

这个把月的功夫,他们可以说是一个人恨不得劈成两半用,个个都忙得够呛。辛勤奋斗的事业眼见着出成果了,谁不想品尝甘甜的果实呀?

小云面颊通红,大着胆子问:“花花姐,咱们能分多少钱啊?”

田蓝先跟他们说账目:“这段时间,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的酒卖的好,我们的糖卖的更好。其中卖糖的收入刨除各项成本,收获的利润是34,520元,卖酒的收入要小些,16,243块,两者加在一起,差不多5万块。除此之外还有卖酒糟和糖渣的钱,约摸3000多块。”

知青们发出一阵哗然声,个个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当然知道糖坊和酒坊挣钱,但他们没想到这么挣钱啊。要知道,知青点总共只有15位正儿八经的知青。剩下34位中学生不过是临时帮工的,即便将他们全都转进来,也不过48个人。5万多块钱啊,划到每个人头上,那可是1000多块。

众人都觉得耳晕目眩,一张张脸激动得通红。

天哪!他们这才干了多长时间?如果干上一年的话,岂不是说他们人人都变成了广播上说的万元户?那他们赵家沟就是万元大队了!

田蓝等大家七嘴八舌地抒发完内心的激动,才继续开口说下去:“还有猪,我们知青点有七头猪。按照国家政策,上交了4头,每头得70~80块钱不等,总共是300块。剩下的三头猪,由我们知青点自己处理。我和老九的想法是不卖了,直接杀了分肉,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

同意,当然同意!

众人都喜出望外,一个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各自家庭所在的生产队,年底当然也会分鱼分肉。可那能有多少?交完统购任务之后,少的可怜。

现在,三头大肥猪啊,都是膘肥体重的好身板。杀了之后,他们每个人起码能分到三四十斤肉。

天哪!以前他们一大家子加在一起,一年也吃不到这么多肉啊。

如果把肉腌好了,那每天做饭的时候,就不用光靠肉皮擦锅,而是起码可以切一片肥肉榨油炒菜了。

田蓝朝陈立恒使了个眼色,后者清清嗓子:“这是我们的收入,还没说开销。首先,猪的问题。这些猪,之前的下放知青没离开时也参与了饲养。他们走得急,只分了口粮,没来得及分肉。这部分,我想应该给他们划出来,不能占他们的便宜。当然,给他们送肉过去不现实,还是直接折成钱吧。”

众人点头,深以为然。

他们能分到猪肉已经是意外之喜,哪里还好意思全吃全占啊。

“我算了一下。”田蓝翻账本,“今年离开的知青有27位,开过年就走的7位不算,他们不分钱。7月份走的12个人,给他们算半年工分。11月份走的8人,算10个月的工分。卖统购猪的300块钱再添上200块给他们分,大家觉得可以吗?”

众人都点头,完全不在乎。不过500块钱而已,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根本都不算钱了。

陈立恒笑容满面:“好,既然这部分账目没问题,那我们说玩小头说大头。”

知青们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还有什么大头啊?买原料的钱,给社员的工钱,不都已经刨除掉了吗?哪儿来的开支?

“盖车间啊。”陈立恒一本正经,“我们现在占用了学校的教室,等到开学以后,让学生上哪儿读书去?没有车间,我们又要如何生产?”

众人都一阵肉痛,却又无法反驳。

熬糖可以分给社员回家做,但糖化过程必须得有人盯着。如果温度不对,糖水根本出不来。

还有酿酒,现在好多人抱怨酒太少,根本不够打。可发酵池子就这么多,他们总不能捂在自己怀里发酵酒液。

这两个车间出去,起码得上万块。既然都盖了,总不能盖的抠抠缩缩,回过头就发现地方不够用。

知青们艰难地点头,表示理解。事业要发展,就必须得有投入。

唉!眼睛一眨,5万就少了1万,不,是15,000,实在让人心痛。

然而陈立恒还嫌刀子捅得不够深,又毫不留情的捅出了第二刀:“另外就是盖温室大棚。这件事主要是我带着中学生们做的,大家可能感受不深。这个能挣钱,等到蔬菜上市,鲜菜的价格是平常的好几倍。不过投入也大,一亩地的塑料大棚,得投入差不多1500~2000块。”

众人听到这里,差不多要晕倒了。

他们盖了多少大棚?知青点当初分到的50亩地,现在都已经盖了好些大棚。那得是多少钱啊?

陈立恒十分遗憾:“时间太紧,目前才盖了10亩地。”

大家恨不得当场倒下来,10亩地呀,2万块钱就这么完蛋了?眼睛一眨,5万块钱只剩下15,000了,资产缩水了2/3都不止。

偏偏田蓝还要打击大家:“我们既然要办企业,那就必须得留下流动资金。1万块钱是底线,否则一旦有什么变故,我们就只能停产。”

呵呵,5万块变成5000块,直接砍掉了一个0啊。

田蓝笑眯眯的:“剩下的5000块钱,我们15个人每人分150块,34位中学生,每人拿50块。剩下的1050元,作为大家的资料费,后面我们买书买资料,先从这个钱里出。”

众人一开始还有些垂头丧气,听到买书买资料的时候,他们才猛然回过神来。

是的,最初大家为什么会来知青点?不就是为了迎接高考吗?现在,他们怎么能把重头戏给忘了呢?

田蓝笑道:“我们和食品厂还有酒厂说好了,货就供到腊月二十八。然后正月十五重新上工。希望在休息的日子里,大家也不要放松,好好复习,争取起码过了预考。”

她对这个时代的高考也毫无经验可言,自然无法组织大家应考。能不能考上,还得看他们自己的。

知青们收了神,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150块钱听上去不多。可他们才过来干了多久的活呀?每天又不用去挖水渠又不用做大坝,能到手这么多钱,还有30来斤猪肉分,够叫人眼红的了。

年纪大些的知青在心中也有了思量。说不定兰花花他们之所以如此分配,就是为了防止其他社员有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