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节(1/2)

他们这么辛苦的做浮床,栽水稻,点麦子,种空心菜,现在还有水芹菜和豆瓣菜。金莲湖一被填掉,那他们还搞个屁的水上种植。

薛秀琴犯难:“那这事可不简单,大家都在围垦造田呢。”

她的亲朋好友昔日的同学,有好多已经下放了。大家说到日常工作,冬天的重点就是挑圩跟填湖造田。

高卫东信心十足:“那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水面种庄稼的好处。”

陈立恒出来了,表情有些微妙:“你们进去吧,吴处长喊你们进去。”

田蓝大喜过望,立刻推高卫东:“快点,打好腹稿,好好说。”

高卫东没想到自己要挑大梁,顿时腿软:“我说啊?”

薛秀琴原本还懊恼田蓝怎么老把露脸的机会推给别人,现在听了高卫东的话,她又立刻翻白眼:“是个爷儿吗?男子汉大丈夫,你好意思躲在小姑娘后面啊。吃饭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让田蓝先吃?”

高卫东被挤兑的不行,这人会不会说话?这是一回事吗?

可惜田蓝根本不给他唧唧歪歪的机会,直接强制营业:“好好说,金莲湖能不能保住,就看你今天的表现了。”

一个金莲湖背后有千千万万个金莲湖。在这个时代,军垦农场具有示范效应。因为人才济济,拥有自己的一套专业班子,他们搞农业的效益也高。地方上的生产队也经常向他们取经。

况且现在全国正处于“三支两军”阶段,中央为了维持社会基本稳定,好继续推进文化运动,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派部队进驻地方支农支工支左,实行军管。

倘若部队放弃了围湖造田,那么地方上也会有样学样,被迫消失的湖泊会大大减少。今后各地遭遇洪水内涝的机会也会相应降低。

这是她唯一的机会,能够改变既定命运的机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高卫东瞬间挺直了脊背,感觉自己身上压着千斤重。挑过担子的人都知道,分量越重越是不能弯腰,否则会被直接压垮掉。

田蓝感觉他精神可嘉,假如不是同手同脚的话,效果会更好。

不过现在这情况没鱼虾也行,也顾不得挑剔了。

吴处长瞧见这几个知青就眼前一亮,伸手招呼人进会议室:“来来来,你们刚好给领导们介绍一下水面种植的情况。”

田蓝不吭声,只示意高卫东说话。

高卫东不得不清清嗓子,硬着头皮介绍了他们的水上实验田。

亩产700斤,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用的全是农家肥和生物肥,也不担心会毒死水里的鱼。今年实现了水稻和鱼虾的双丰收。

主持会议的人开口问了句:“这样的水上稻田,你们能搞多少亩?”

“3万亩。”高卫东信心十足,“我们已经开始全面动员做浮床,入冬前就能种下3万亩麦子。明年夏收之后再种水稻。”

坐在会议主持人旁边的谢将军眼睛微微眯着,听到3万亩的数据之后,他猛然睁开眼,露出精光:“10万亩,我要的是10万亩良田。填了金莲湖就能获得的10万亩良田。”

这实在是强人所难。

金莲湖的水面积的确有10万亩,但水面种植只能占据水面的1/3,不然难以保证植物根系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运动,也会影响水中鱼虾的生长。

高卫东不愧是大学生,富有急智。他立刻强调:“整个三江平原除了青年湖之外,还有大小湖泊来自乃至,它们都可以变成水上麦田。大家一起种植的话,面积绝对不行。”

先前发话的会议主持人又开了口:“有10万亩吗?这10万亩你们打算怎么种呢?是分散到三江平原的角角落落里去种吗?”

这这这,这的确很难回答。要说管理,肯定是成片的农田最方便。有没有10万亩的水面种植面积,也的确不好讲。

会议主持人满脸严肃:“围垦造田,是我们与大自然的斗争,是新时代的愚公移山。它意义深远,我们责任重大。广大官兵战士以及农场职工都不能松懈,不能畏惧困难,必须得打好备战备荒的硬仗!这是原则,谁都不能违背。”

田蓝看着吴处长焦灼的面色,咬咬牙,主动出列:“10万亩良田的产量,我们可以达到。”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她身上,每一道都力度十足,仿佛带着火光的箭矢。

妈呀,田蓝现在是明白了,什么叫做被盯得说不出话来。

她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才让自己强行镇定下来,开口说话:“10万亩良田,按照目前的粮食产量,标准应该是小麦跟水稻加在一起,一年亩产800斤。这个数据就是8,000万斤。”

主持会议的人点点头:“对,你从哪儿弄这8,000万斤粮食?”

田蓝正色道:“我们的水面稻亩产700斤,3万亩就是2,100万斤。预估小麦每亩600斤,加在一起的话就是3,900万斤。剩下的4,100万斤,我们打算问冷浸田要。”

高卫东眼睛一亮,立刻强调:“没错,我们的冷浸田改造成功了,已经种下了麦子,亩产可以增加50%,甚至更多。三江农场加在一起有五千亩冷浸田,假设每亩增产200斤,就是10万斤粮食。除此之外,我们军垦农场附近的县加在一起有数十万亩冷浸田,但是它们增加的产量,就远远超过了4,000万斤。我们没吹牛,这些冷浸田都是只种一季庄稼,我们改造后可以种植小麦了,亩产300斤都是往少里算的。”

话说完之后,他们就紧张地盯着会议桌上的大领导。

谢将军一声不吭,主持会议的那位不知道是政委还是谁却露出了笑容,满是欣喜:“真的?那实在太好了,赶紧弄,全部都动起来,好好改造这个冷浸田。争取明年粮食产量翻一番。”

高卫东欣喜若狂,差点儿没绷住,当场跳起来。

田蓝却暗叫不妙,立刻追了一句:“那我们需要人手,水面种植以及改造冷浸田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必须得在入冬前将工作做完。”

组织会议的政委却摇摇头,满脸严肃:“这个事情要往后推一推,重点做好填湖造田大会战工作。”

高卫东急了:“我们已经弄出了10万亩田啊,怎么还要填湖?”

政委严厉地盯着他,当场批评:“良田会嫌少吗?备战备荒,当然是田越多越好。”

田蓝忍无可忍:“领导,我有话要说。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面积,而忽视了农田的质量。大量湖泊的消失后果非常严重,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旱灾涝灾。……”

她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政委抬起手来,直接下令:“好了,小同志,你们可以出去了。我们下一步讨论泻湖造田大会战,这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必须得如期完成任务。”

高卫东还想再说话,吴处长拼命朝他们使眼色。陈立恒和另外一位执勤的战士则干脆将他们请出了会议室。

人一出来,高卫东就发作了:“搞什么?要10万亩,给了10万亩,还嫌不够,要全都榨光!踏马的,就是听不懂人话吗?”

陈立恒看了他一眼,田蓝开口呵斥:“好了,请注意点。”

高卫东露出了老卫兵的派头,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的反他都敢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