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2节(1/2)

这样的修辞非常奇怪,建筑哪里有什么精神可言。但此时此刻,周秋萍脑海中冒出的就是这一句话,眼前的一切充满了勃勃生机。

看,纵然雪花蹁跹,也无法否认春天的到来。

余成感叹道:“比深圳建的更好更气派。”

高女士挺起胸膛,抒发全国老百姓的心声:“那当然,这可是咱首都,可定是最好的。”

原本她想的是把买楼当成捐款,房子就是不好她也认了。但现在看到这么多气派的楼房场馆,她又觉得能有这么好的房子很骄傲。

亚运村相当于一座新造的体育城,面积蔚为可观。

车子在各个场馆间穿梭,有的已经全部完工,有的大年初一还有施工队在忙碌,可惜都不对外开放,不允许他们进去参观,只能在外面瞧瞧房子的造型。

开着开着,周秋萍就发现问题了:“这规划不太行。”

高女士护短:“你咋回事,这楼房盖得还不够气派?有啥问题,肯定没问题。”

周秋萍苦笑着解释:“我是说,它光考虑比赛功能了,可能没想到比赛技术后要怎么办。你看这些大建筑大项目之间空间太小,没有留下商业规划的余地。除非场馆改变功能,对外开放,不然中途没有休闲歇脚的地方,就没有社会发展和商业发展。但是场馆改变功能,又有些可惜那么多专业设施。所以说,很可惜。搞不好等到亚运会结束后,花大钱搞得建设会荒废掉。没商业收入做补充,维护场馆的成本太高了,财政未必能负担的起。”

卢振军听着有些茫然:“这话怎么说?”

周秋萍更茫然:“不怎么说啊,就是说规划的时候你得考虑到方方面面,人的全部需求。先不说考虑工作问题,我们就假设它是高档住宅区,没有企业,是睡城。大家晚上回来睡觉,白天去市区去其他地方工作。首先交通负担会非常大,它的道路系统能不能承受得起?高档住宅区,意味着他们很多人是开车出行,那对道路的压力非常大。其实,上班以外的时间,高档住在区的居民有休闲娱乐过往的需求。这么大的地方,配备了几家大型购物场所?有唱K的地方吗?有适合朋友聚会的场所吗?要是这些不配备,你让大家住在这里怎么过日子?唱个K 还得开几小时的车。”

高女士听得头晕,又想拍女儿:“你咋要求这么多,这么漂亮的房子还不够。就就爱鸡蛋里挑骨头。”

周秋萍赶紧喊停:“讲点道理啊,我这是实话实说。如果曹敏莉和苏珊在这里,肯定会赞同我的观点。朱莉,你说是不是?别把它当体育馆,想想结束以后生活在这里。”

朱莉仔细琢磨了回,摇头道:“是好单调,待着好无聊。”

卢振军笑了:“是规划的问题,主要考虑怎样尽善尽美地为亚运会服务了,后续问题没考虑那么多。这也是现在经济建设需要避免的弊端,不能光顾面上好看。”

话虽然这样讲,但亚运村在当下已经绝对是扎眼的存在了,因为现在放眼整个京城也没啥像样的商品房住宅。

高女士想买房,大学生歌手们也跟着凑热闹。他们当中有人想考京城的研究生,觉得到时候要考上了有个自己的窝不错。

当然,考虑到去年《人民日报》新闻里说京城房价每平米1600—1900元。若买两居室,最少也要六万块,他们决定合买。

也有人大方表态:“我不打算在这里买房,回头你钱不够我先借你。”

反正他年前刚拿了《青春:十二星座》的百万销量分红。

结果要集资买房的三人大笑:“不要了,咱们专辑已经破230万盒销量了。说不定等咱们回去就变成300万盒了。”

可惜买房的事暂时没谱。

卢振军辗转找到了亚运村运动员公寓的承建方,表达了他们想购买房产的意愿。对方大过年的还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委实辛苦,可惜面对上门的客人却一脸懵逼。

“买房?开玩笑啊,这是建给外国运动员住的。这怎么能卖?”

周秋萍解释:“那亚运会办完了,运动员也走了,房子空着可不得浪费了。当然得对外卖。”

对方坚定地摇头:“肯定不能卖,开完亚运会还得开奥运会。房子卖了运动员住哪儿?不仅不能卖,我们还要盖更多的房子。”

周秋萍脱口而出:“那你们有钱盖新楼吗?”

对方不高兴起来:“我们当然有我们的办法。你这位同志怎么说话呢,亚运会还没开,就要我们卖房子,也太不像话了。”

高女士急了:“我们买房也是想为亚运会做贡献。盖了这么多房子要花好多钱的,难道你们没有问银行借钱吗?”

那人脱口而出:“可以捐款的,我们这边可以接受捐款。”

周秋萍赶紧喊停,如此兜了一圈不是回头了吗?

她清清嗓子道:“那亚运会开完之后,你们这里肯定要出租吧。到时候收了租金维持开销,也好有钱开奥运会呀。”

这话倒是中听不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高兴起来:“我们也期待奥运会能在这里顺利召开。同志,你们要不要捐款?”

“捐。”周秋萍抢在高女士之前开口,“阿妈,你身上有多少现金?我这边全掏了。”

高女士这回其实是带着存折出门的。她在深圳经历过买房,没觉得这事有多难。谁晓得到了京城,反而不简单了。

不过她身上也有百八十块钱,这回一并掏了出来。

就连小星星和小青青别把自己拍广告画报的酬劳和压岁钱一道拿出来,奶声奶气地宣布:“我们要给亚运会捐钱。”

也是凑巧,刚好有记者大年初一都不休息,跑到亚运村的服务中心来采访。瞧见这一家子争先恐后地捐款,还给他们拍了照,做了现场采访。

高女士有一说一:“我就觉着吧,盖亚运村花了不少钱。房子空了可惜,到时候不如卖给大家,既还了盖房子的钱,还不糟蹋了这么好的房子。”

可惜记者也爱莫能助。

亚运村的房子要如何处理?起码得开完亚运会才有定论。

没能买到理想的房子,老太太有点惆怅,琢磨着要不干脆把存折捐出去,也算是了结一桩心事。

余成偷偷地看女友,琢磨着要怎样帮忙才能拦住老太太。

结果周秋萍却突然间想开了。她为什么要拦着阿妈呢?人挣钱不就是为了花钱的时候有底气,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吗?

钱是阿妈挣的,谁都没资格替她决定要如何花。

就算自己重生,知道将这钱投入到其他方面可以挣更多的钱,那又怎样?

阿妈不是她的傀儡,不需要按照她的意愿生活。

“行吧。”周秋萍松了口,“你要捐就捐,咱们现在回去就捐了。反正这也是好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