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5节(1/2)

木材厂也有他们的不容易,全场1100来号职工,退休工人就近500名,负担实在太重了。好不容易来了个肯接手的,他们当然得把负担最重的人员给踢过去。

所以厂里塞给房地产公司的124位退休职工差不多2/3以上都是年老体衰的,他们每年的医药费支出要比退休工资还高。可以说,把这些人踢过来,厂里每年医药费支出能够砍掉90%以上。

卢振军等人当然不可能答应了,这买肉的时候还要肥瘦相搭,不能净给大骨头呢。硬塞这么多退休职工他们也就捏捏鼻子认了,哪有羊逮着一只往死里薅的道理。

后面怎么办?当然是靠黑魔法打败黑魔法。

他们也不着急,趁着木材厂内部撕的时候,还去拜访当地政府,寻求政策支持。

就跟周秋萍预想的一样,现在各地都欢迎外资,政府给的优惠政策相当可以,除了常规的规定减免之外,后续税收方面也有优惠。那个力度,让周秋萍瞬间就理解了为什么九十年代会瞬间冒出那么多改头换面的假外企。

谁跟钱有仇啊。

待他们谈完了回头,木材厂这边也扯的差不多了。实在扛不住的厂领导班子终于做出了让步,124位退休职工还得房地产公司接收,不过人员有所调整,来的大部分都是年富力强的人。

因为房地产公司发了话,退休员工只要工作能力跟得上,有想继续工作的意愿,他们可以返聘,额外再发一笔工资。

那些提前退休的职工无一不是为了给自家孩子腾岗位,才早早离了职。他们的家庭条件也普遍不太好,当然希望挣到更多的钱。

所以一分场在职的工人闹腾,那边被留在原厂的以前退休职工也闹腾,两边嚷嚷之下,事情就成了。

到后面木材厂自己也不扛了。算了算了,留下这些年富力强的也麻烦,他们能天天堵你的门,甚至还能做出你家吃饭他也上桌吃的事,早点把人送出去干活,好歹省了一桩事儿。

双方最大的分歧一解决,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鉴于无论是木材厂还是当地政府亦或者木材厂都想尽快敲定此事,后面合同谈得飞快。

曹敏莉特地请过来的律师都差点儿没赶得及上谈判桌。

木材厂和市政府的代表都挺稀奇的,他们头回看到签个合同还要律师跑来。要知道现在整个大陆也没多少律师啊。

最后双方签字盖章后,看着大红色的印章,周秋萍可算是长长地舒了口气。OK,一件事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找设计院做规划。几千万砸下去,盖出来的商贸城肯定实用又安全,最大限度地满足商户的需求,不然岂不是盖了个寂寞。

这钱坚决不能省。

卢振军也没舍近求远,直接在新疆找了设计院。

周秋萍和曹敏莉都没意见,一来她们说不干涉房地产公司的具体经营,那就真不干涉,最多提建议;二来她俩也觉得新疆的设计院没啥不好。人家老牌子,都成立三十多年了,经验丰富。况且人家长期扎根新疆,对这里的气候等各方面条件都心里有数,做出来的设计未必最精妙绝伦,但不出意外肯定是最合适的。而商贸城的本质就是小商品市场,走实用路线,还真不需要多高大上。

这一桩事也敲定了,接下来大家各司其职。

卢振军托老白往外递了消息,想找人安保的可以报个名,还真叫他拉到了两单生意。两边客人商量了下,决定索性结伴走。

曹敏莉则趁着离开乌鲁木齐之前去考察棉花。

按照她俩和卢振军的约定,卢方持股51%,其中公司资产主要是技术和人员入股25%,剩余的26%以资金入股。

一开始卢振军还不太同意这点,主要是他觉得公司没啥资产,一没土地,二没厂房,三没设备,根本不算什么资产。

还是曹敏莉拿深圳蛇口科技开发公司的例子说服了他。三年前,他们在广东开技术入股的先河,总共21位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和香港等地的技术专家,用电脑硬盘磁头技术和销售渠道作投资,共同持有了这个公司34%的股份。

所以,不要小看无形资产的威力,往往它才是决胜的关键。

至于她和周秋萍的合资公司,则持股49%,而按照合资企业持股不得少于15%的规定,商贸城的投资项目曹敏莉只需要出资300万即可,对她来说压力不大,并不影响她进军新疆纺织业的野心。

此时到了抢收棉花最繁忙的季节,棉农必须得赶在落雪上冻前采收棉花,不然棉花一沾雪,品质立刻大打折扣,收购价格也会大幅度下降。

曹敏莉表达了想去棉田看看的愿望,他们住的建设兵团旗下的招待所立刻就给安排了。反正也不是难事,建设兵团本身就是种棉花的大户。

虽然知道这季节的新疆已经在下雪边缘徘徊,但说实在的,这几天他们一直在市区在屋里在车里辗转,裹着皮袄感觉倒还好。

可这回到了棉田边上,风一吹,几人就明白啥叫寒风萧萧了,冷啊,真冷。但就这寒风凛冽中,田里居然还有不少孩子在专心致志地摘棉花。

苏珊于心不忍:“他们应该在教室里学习。就算没钱,也不能这么小就辍学。”

陪她们过来的兵团干部赶紧解释:“不是,他们是学生。我们这边抢时间,每年到收棉花的时候,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所有机关干部工作人员都要下田摘棉花。这是大事,忙了一年的收成就看这个把月。”

曹敏莉伸手抓了朵棉花,轻轻地往两边拉。瞧见拉出的长丝时,她满意地点了点头:“这里棉花品质真不错。”

周秋萍好奇了句:“这就是长绒棉?”

曹敏莉点头:“没错,这种棉花纺纱织布做衫触感非常好,我很喜欢。”

兵团干部瞅了眼,摇摇头道:“这种棉花产量不行,这几年种的越来越少了。”

周秋萍瞪大了眼睛:“为什么?这是你们的优势啊。”

她重生前正值“新疆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谁都知道新疆的气候条件适合长棉花,能生长世界上最优质的长绒棉啊。

第303章 生意不好做

三人围着兵团干部问了半天, 可算是搞清楚了其中的奥秘。

很简单,就是因为长绒棉的产量比不上陆地棉,种植成本高, 收购价格却上不去。而且由于棉花采摘劳动力太大, 很多种植户都在申请购买采棉机。而这采棉机吧,它适用于陆地棉, 长绒棉得靠手摘。

这一来的话, 同样是申请打上去,上面肯定批复种植陆地棉的人。周围人再一看,没二话,种啥长绒棉,不如种陆地棉。

兵团干部就是常年干这个,肚子里一本账门儿清:“我实话实说吧, 也就是出口。长绒棉的好, 高端家纺什么的都靠它, 但有多少地方需要高端货呢。咱们老百姓也就是刚填饱肚子穿暖和衣服,没这么高的需求。”

这是商场亘古不变的真理, 卖方市场永远要适应买方市场。

曹敏莉在棉田里走了一圈, 难掩失望。这里长绒棉和陆地棉是混种的, 即便是长绒棉的品质也肯定受到了污染。

“有纱厂吗?加工棉花的纱厂,我想去看看。”

充当向导的兵团干部十分积极:“没问题,走, 上车。”

建设兵团从成立开始,建设任务就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内地来的军企房地产公司找了港商一块儿在乌鲁木齐地方上投资商贸城的事, 合同还没签订时, 招待所的人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