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8节(1/2)

说明你这人厉害呀,厉害的人不都大嘴吃四方吗?

要是老板还问你要钱,那就是不给面子。老板也小气,连朋友的钱都收,说出去多丢脸。

原本不冷不热的芳芳鸡,生意一下子就红火起来,天天高朋满座。里面吃着洋快餐,喝着啤酒划拳的人比比皆是。

老板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时候,冲着洋快餐优雅的就餐环境而来的客人已经渐渐消失。花大价钱装修的芳芳鸡逐步和普通餐馆没啥区别。

除了总是收不到饭钱。

周秋萍从芳芳鸡的大招牌前走过,还没到饭点,里面已经高朋满座。

祝他生意越来越兴隆吧。

以她上辈子的经验,这种被“朋友”“领导”吃垮的饭店不胜枚举。出来混的,总归要还。

她脚步不停,一路往公交车站走,坐车去音像公司。

刚走进2层楼的大门,她就听到“砰”的一声响,然后彩带在她头顶炸开。

周秋萍真是满脸大写的囧字。这种建筑模式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公鸡头一块儿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标志,她只能顶着满身金光闪闪的塑料彩纸往里走。

胡经理毫无平素的沉稳之气,眉飞色舞道:“100万,咱们终于有一盒真正意义上突破百万销量的磁带了!”

虽然何谓和欧小飞之前录制的磁带还在热销中,但后续销量的确赶不上刚推出的那两个月,到现在虽然有大几十万盒,但谁也没能真正突破百万销量。

反倒是《红太阳》,这盒仓促上阵的革命老歌翻唱磁带,明明参录的歌手当中最有知名度的也就是初出茅庐的何谓和卢潇潇,其他参与的大学生都是头次录歌,但磁带还是疯狂的大卖了。

从6月底推出到现在,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就大卖超过百万盒。

火爆到什么程度?经销商就在外面等着,磁带一做完,立刻就被拖走。批发5块5的出厂价,到了海城市场,10块钱一盒,还经常被卖断货。

以前音像公司主要销售途径就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以东部和中部地区为主。可这一回,甚至有新疆的经销商主动托人找上门,要求销售《红太阳》。

注意,为了抢货源,确保自己能拿到磁带。这回他们拿的是现金。也就是说直接拿钱从音像公司把磁带买走,而不是像这几年流行的模式那样,先拿磁带,卖出去再付货款。万一卖不掉,那就干脆退回头。

现在,看到一箱现金时,胡经理差点没当场晕过去。他已经很久没感受过这种美好的时光了。被人追着捧着,粘在屁股后面要货。

实在太爽了。

大学生歌手们也个个激动的够呛。他们参与了一个销量破百万的磁带录制,简直赶得上华语群星的成绩了。杂志上说,去年台湾卖的最好的唱片是王杰的《忘了你忘了我》,也就是35万张而已。

他们这盒磁带都赶得上三倍了。天哪,简直难以想象。

胡经理赶紧让大家冷静。

他摸着良心说,其实这盘磁带的质量真的谈不上有多优秀。因为这些大学生都是业余歌手,非要和专业的相比,无论演唱技巧还是天赋,都只能说是平平。况且他们也没什么知名度。

《红太阳》能大红大紫,甚至引起了社会关注,连专业音乐杂志都特地跑过来采访,只能说明选材精准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选了革命老歌联唱,至于卖这么好吗?

对,通过火车广播的方式打广告,的确大大促进了磁带销量。但和《红太阳》一道采取这种广告模式的,还有《青春》。政治两盒磁带的录制歌手都差不多。

但《青春》的销量到目前为止才堪堪突破40万张,甚至比不上《红太阳》的一半。

可见,还是选材的问题。

“你们看啊,全省职工歌手大赛优胜者录制的《咱们工人有力量》8月份才出版,目前销量已经超过了10万盒。”胡经理认真的强调,“可见老歌有市场,很受大家欢迎。我建议呀,下一盒磁带,咱们继续录革命歌曲,再下一盒,就录制苏联老歌。比方说《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肯定还受欢迎。现在中苏关系恢复正常了,正是苏联歌有市场的时候。”

可大学生们不乐意。

他们是从校园原创歌手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比起翻唱,他们更加喜欢原创作品。

老歌再好,那也是拾人牙慧,有什么意思?

重新编曲过又怎样?他们唱的再好,也不可能比得上那些老艺术家。因为他们不曾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他们难以真正理解歌中的感情。

相反的,他们,他们的朋友创作的校园歌曲才是他们熟悉的生活,他们更加能够领会歌曲的内涵。

胡经理皱眉毛:“可《青春》很可能连《咱们工人有力量》都卖不过。这一盒都这样,下一盒说不定会更糟糕。”

他也是飘了。

一盘磁带卖出40万盒,他居然还嫌销量不高。肯定是最近的日子过得太好,让他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放眼全国,不,放眼全世界。哪个大牌歌手一盘磁带卖掉40万盒都绝对不好意思说成绩太差。

这才卖了两个月呢。

大学生们不高兴了,弹吉他最好的那位男生直接表达不满:“你这人怎么这么俗呢?张口闭口就是磁带销量好不好?你有没有对艺术的追求啊?满身铜臭味。”

胡经理差点没被气晕过去。

屁话!他作为音像公司的老总,他不关心磁带的销量,他关心什么?

一个个说的风光霁月,活像喝仙露长大的一样。也不想想看,每个月不给他们生活补贴,他们能活这么大吗?

居然说钱俗。

周秋萍看他脸色糟糕,赶紧打圆场:“那你们最近有没有创作歌曲?原创的确不容易,好歌可遇不可求。如果还没成熟的作品,我们也不用密集地发歌。人家国际上大牌歌手也不是隔三差五就发歌,有的几年才磨出一盒作品来呢。”

学生们好歹被转移了注意力,没再跟胡经理硬杠,而是陆陆续续地交了他们最近的作品。

周秋萍又不懂音乐,自然评价不了好坏,只点头微笑:“那请老师帮你们看看吧,如果合适的话,我们再打磨打磨,争取出一张精品专辑。上一盒磁带,说实在的,我们大家都没经验,都是第一次做校园民谣,肯定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这回我们得吸取经验教训,越做越好。”

她的态度取悦了学生歌手们,大家都笑容满面。

何谓其实和这盒磁带的关系不大,他又不是大学生。但作为专业歌手、大赛的评委以及师兄的身份,让他古道热肠的十分积极:“我觉得吧,可能还是推销的力度不够。现在大学生坐火车也就是寒暑假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平常很少坐车。坐车的主要是出差的中年人还有出门做生意的人。他们对《红太阳》里面的歌曲更加亲切,这时他们的青春回忆,所以他们愿意购买。《青春》倒未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如果我们加大推销力度,说不定《青春》会卖得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