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节(1/2)

侯厂长又被怼的说不出话。他想说自己算好的了。起码他还拿床单抵工资。多的是厂子卖不出东西就不发钱,工人空手回家。

可再想想他们厂都是女同志,现在的女同志又一个比一个厉害,动不动就上他老娘家去堵门,他又无比头痛。

周秋萍趁机砍价:“八块钱一条,我就拿两万块钱的货。”

阿妈虽然反对她做被单生意,但阿妈不敢把挣的钱都揣身上,除了拿几百块钱方便进猪油渣之外,剩下的钱都交给周秋萍存银行。

这几天下来母女两个倒卖油渣和知了猴,又凑了2000块,正好是2万块的整数。

侯厂长本来理都不想理她,一听到2万块,他又忍不住心动。

有这2万块,别的不说,起码能抵工人几个月的工资。

他这种乡镇企业的负责人算不上资本家,厂里的工人也都是乡亲。大家平常低头不见抬头见。欠着100来号工人的工钱,他自己心里也不舒服。

周秋萍看他没一口回绝,估摸着这事有戏,赶紧趁热打铁:“怎么样?侯厂长,你要觉得可以,那你就帮我叫辆车把货拖走。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都别耽误。”

侯厂长还想再垂死挣扎一下,8块钱太便宜了,起码9块。

两边正锱铢必较呢,仓库隔壁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侯厂长担心有事,立刻冲周秋萍做了个手势,匆忙赶回去接电话。

结果话筒一拿到手里,听到里面传出的声音,他就想砸了电话机。

打电话的是谁?当然是干部。这年头一般人还没资格装电话呢。

隔着话筒,侯东平都能感受到对方醉醺醺的酒气冲天。

镇领导老大不痛快,恶狠狠地咆哮:“没钱,一个个都说没钱。教育乃百年大计,我跟你讲你搞清楚了,盖学校必须得掏钱。”

侯东平强压着火气:“厂里的确没钱。上次贷的款被镇里拿走用了,说是3月份就给我们的。现在马上都要7月份了,我也没看到钱。”

对方恼羞成怒:“侯东平你给我搞清楚了,这厂子是水湖镇的厂,不是你的一亩三分地!厂里的钱就是镇里的钱,当然得花在刀尖上!”

侯东平忍了又忍,花在刀尖上?那是花在酒桌上了吧。镇里的招待费抵得上厂里一年的利润了。

可他没咆哮,不意味着领导就能消气。相反的,镇长的气势恨不得掀翻了整个工厂:“没钱就不要办!占着茅坑不拉屎,明天就把厂房给清出来,不要耽误我们招商引资。”

侯东平气得浑身发抖,妈的,好好的厂子就是被这帮畜生折腾成这样的。

一天天吃拿卡要,把厂子当成他们的小金库,三天两头要钱,生产资金都叫占光了,工厂还开工个屁!

改革,首先应该改的就是把这帮干啥啥不行,伸手第一名的东西。

一通电话打的不欢而散。双方撕破脸,都将桌子拍得砰砰响。

听的周秋萍特别担心侯厂长会顺着电话线传过去,直接和对方大干一场。

好在这个世界除了她的重生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其他任何玄幻元素。两边吵得再厉害,最糟糕的结果也就是砸掉电话机。

周秋萍看着侯厂长气呼呼地走出来,犹豫着自己是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赶紧敲定这桩买卖;还是给对方时间,让他平复下心情或者充当回树洞,听他好好吐槽一番。

她真没想听被单厂和镇政府之间的龃龉。但侯厂长打电话的声音实在太大了。也许是天太热了,他甚至连办公室的门都没关。周秋萍就是捂住耳朵,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嗐,这种产权不明晰造成的纠纷在眼下乃至今后十几年都没消失过。

即便改革开放了,眼下的国家政策也是扶持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之所以能起来,一个依靠的是能人厂长,另一个就是地方政府的支持。

在动不动就打击投机倒把,傻子瓜子的年老板被抓了三次的80年代,私人办企业就算自己掏了全部腰包,也要挂靠在乡镇和村级两级单位名下。只有这样,工厂才有机会获得贷款以及政策扶持。

端人饭碗服人管。你套了人家的红帽子,享受了人家带给你的红利,你怎么可能放纵不羁爱自由。

侯厂长鼻孔呼呼喘粗气,活像在拉风箱。他阴沉着脸走了好几步,才想起自己还有客人要招待。他又折回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周秋萍:“你准备了多少钱?”

“2万块,只要验过货,货送到宁安卫校没问题,我直接把2万块钱的存折给你。”

1988年的存折没密码,谁拿着活期存折都能直接从银行里取出钱来。

“这样啊。”侯厂长来回踱步,沿着仓库前后两个门足足走了三个来回,才突兀地开口,“20万,你拿20万过来,整个仓库的货都是你的。”

周秋萍傻了,脱口而出:“我没那么多钱。”

第29章 空手套白狼

话音落地, 周秋萍就感觉自己错失了一个亿。

20万的被单,眼下的市场实际价值其实可以达到30万。再捂上两个月,这个价钱还能再翻倍。

可惜她没钱啊。她要有钱, 她绝对敢一口全吞下这批货。

侯东平难掩失望, 说话跟叹气似的:“这样啊。”等到尾音消失之后,他才又想起来一般, 追问了一句, “那你要不要跟你的朋友合伙,凑20万过来包圆?你们端公家饭碗的,家底子厚的很。”

说话时,他的眼睛扫过周秋萍手上拿的包。

电光火石时,周秋萍突然间反应过来,眼前这位侯厂长可能是误会了。

她手上拿的包印着卫校的名字。这是王老师用来拎水果送给她做回礼的。因为包质量不错, 周秋萍也就拿着当随身包用了。

结果倒是让侯厂长闹了个乌龙。

周秋萍并不打算说穿这件事。她不会主动骗人, 但她也不会打破别人误解的光环。

80年代的人挺有意思的, 一方面10亿人民9亿倒,还有1亿在寻找, 大家都在谈论金钱和买卖。另一方面, 社会主流又看不起个体户, 还是以身为公家人,端铁饭碗为荣。

跟铁饭碗做生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心里都踏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