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4节(2/2)

“是爷爷,爷爷让我们陪他喝的!”延安举手。

“行了,小娃娃都爱喝这个汽水,你就别管了。”袁正清用下巴点了点自己旁边的座位,“你坐下,跟我说说那个人造皮革箱的情况。”

宋恂将省外贸局发过来的资料内容,详细地讲了讲,又说了目前国际市场上这种人造皮革箱的走俏形势。

“不过,市场这个东西还挺不好掌握的。我最近还接触了另外一家工厂,就是在纸箱厂对面的市第三线厂,他们几乎每年都在追赶国际市场的潮流,但是市场变得太快了,前两年还受人热捧的产品,今年就没人要了,连收购计划都没有。很多产品能在咱们国内流行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是到了国际市场上可能不出一年就无人问津了。”

“纸箱厂和第三线厂的情况其实有相似的地方,他们现在最紧要的是赶紧赚钱,给工人们发工资,但是搞外贸的话,回款是很慢的,解决不了他们当前的问题。还是得先以内贸为主,兼顾外贸。”

袁正清点点头,转而说:“你现在都当副局长了,怎么还在做这么具体的事务?既然当了领导,就不能只是埋头做事了,还得抬头看看路。一些琐碎的事情可以交给下面的同志去做,你要掌握好大的方向。”

宋恂跟他讲了局里正在动员所有同志积极寻找新的外贸增长点,人手不足的情况。

“再说,纸箱厂的业务放在全地区,也不是什么大事吧,您还不是亲自去厂里做调研!”

袁正清叹口气,摇头道:“其时维艰,其事也难啊。”

宋恂闻言一怔,赶紧问:“是出什么事了嘛?”

双胞胎乖乖地捧着茶缸喝汽水,竖着耳朵听爸爸跟袁爷爷说话,这会儿齐齐将视线转向袁爷爷,好奇地望着他。

给他们一人夹了一块香酥里脊,袁正清说:“纸箱厂的问题不是个例,全地区像纸箱厂这样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效益差到濒临倒闭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还有很多。我上个礼拜刚去省里开会,会议内容马上就会公布,我先跟你说说也没什么。全省范围内,将会清退一批国有企业的临时工,为企业减负。我在省城开会的时候,还犯愁不知要亲手砸了多少人的饭碗,没想到刚回到地区,就听说了纸箱厂被清退的临时工来地委请愿的事。”

“您想把纸箱厂当作一个为国有企业转型的试点?”

袁正清轻点了点头说:“清退临时工为企业减负,说起来简单。但现在的政策又不像十几年前,那会儿老百姓要是没有工作,还可以挑个扁担去集市上卖点小玩意。无论买卖大小,最起码能够糊口。我们要是真的把临时工全部清退了,届时没有工资收入,又没有其他可以养家的手段,你让这些人怎么生活?将这么一大批无业人员撒手放出去,是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那您的工作量可不小,给企业转型,可不容易。”

“给企业转型不容易,但是可以先从容易的转产开始。只要企业效益上去了,临时工自然就能有一碗饭吃。虽然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最起码在我的任上先稳定住局面吧。”

老袁深觉如今的工作比过去难做,他其实非常想将主要精力放在国有企业的转型上,但是当下的形势又不允许他操之过急。

地委已经按照上级要求逐步开展清查工作了,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情况被报上来,他有时候不耐烦听这些,恨不得不当这个书记了。

他这个年纪顶多再干两三年就要退休了,要是不能干些实事,让他整天在这些不知所谓的事务里打转,还不如回家抱孙子呢。

老袁很愿意听宋恂讲的外贸局的工作,喝了两口酒后,又很感兴趣地询问他打算如何解决线厂的问题。

“我去他们厂的生产车间看过了,也跟市纺织局的同志确认过,利用他们现有的这批设备,可以加工出口用帆布。不过,咱们地区今年的外贸任务中并没有帆布这一项,所以我想让他们厂跟省城轻化工进出口公司合作,为他们提供出口帆布。”

“但这个外贸收购额就不能算在咱们地区了吧?”

宋恂笑了笑说:“要算到省城那边去了。”

“好啊!”袁正清一拍桌子说,“这个想法不错,眼光不要总是拘泥于地区这一亩三分地,领导干部就是要看得更远更广!这个外贸收购额虽然不算在咱们地区,但是从全局来看,有利于第三线厂的生产,能够稳住他们厂岌岌可危的局面。这笔买卖做得好!”

宋恂谦虚道:“这笔买卖还没做呢,就是有个意向,还得看线厂和省城轻化工进出口公司双方有没有合作意向。”

“他们的合作你好好跟进,要是真的做成了,对咱们全地区的企业都有一个示范作用。”见小哥俩吃完了,袁正清又给他们夹了香酥里脊,“地区的盘子只有这么大,不要总守在家里,城市间,地区间的合作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

小哥俩在袁爷爷家吃得肚皮滚圆,打着饱嗝跟袁爷爷一家挥手告别。

“这个时间已经没有公共汽车了,我打个电话让后勤派车送你们吧。”孙君华作势就要去打电话。

宋恂赶紧拦住:“我们就住在先锋路上,距离地委家属院还不到两公里,他俩今天吃多了,我们步行回去消消食。”

目送父子三人离开,孙君华还在奇怪,外贸局的家属院怎么弄到先锋路上去了。

“小宋刚在先锋路上买的私产房。”老袁背着手说。

“先锋路上的洋房啊?”孙君华蹙眉道,“那一带的房子可不好定性,他现在买不会出事吧?”

“正常买卖能出什么事?”老袁转身回屋,端起桌上的水杯说,“问题的根源向来在人身上,与房子有什么关系?”

孙君华跟在他身后进屋问:“你觉得小宋家的两个儿子怎么样?”

“哈哈,挺好玩的。我跟小宋谈事情,他俩就坐在旁边听热闹,也不知道能听懂个啥。”

“这么大的孩子能坐得住的可不多,”孙君华凑过去小声问,“你说咱们跟小宋结个娃娃亲怎么样?”

“……”老袁放下茶杯无语道,“你好歹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念头?”

“也不算荒唐吧?你看吉安和延安多机灵,还很有礼貌。才这么一丁点大,就已经会说英语了!”孙君华羡慕地说,“延安在吃饭的时候,还给我表演唱字母歌呢!小宋说,他俩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就每天晚上都听广播里的英语讲座了。”

“你有工夫想结娃娃亲的事,还不如赶紧让儿子把小轶和苗苗送到咱们身边来。你现在退休了,也可以好好培养一下这两个孩子。”老袁拿过书桌上的文件,戴上老花镜说,“小轶已经六岁了,正是入学的年纪。让他回海浦读书,教学条件肯定是比兵团要好的。苗苗的年纪跟小宋家那两个差不多,你与其给她结个娃娃亲,不如好好培养一下你孙女!”

“我是觉得这两个孩子真是不错,小宋本身就挺好,他爱人不是播音员嘛,父母条件都摆在这里,两家又知根知底的,咱们结个亲家不是挺好嘛!”

老袁翻着文件“哼”了一声,问:“既然你觉得是知根知底的,那他父母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吗?”

被他这么一问,孙君华还真有点卡壳。

以前只听说他岳家是下面生产队的一个队长,还真没听说小宋父母是干什么的。

“小宋的父亲是省军区的宋成钧。”

孙君华:“……”

“你要是喜欢他家的两个小子,可以让他们经常来家里玩。”老袁叮嘱道,“但是结娃娃亲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哎,可惜了,我还挺喜欢他们呢。”

“那就得等我退了休再说。”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