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节(2/2)

除了用胡萝卜替代了红泡椒,其他配菜都很像,味道虽与望海楼的有些出入,但家常菜能做成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刚回来哪有时间做,这是前进帮着做的。”

闻言,宋恂并没有其他人表现得那么惊讶。

他们平时吃的一日三餐都是项前进做的,这小子的手艺确实不错。

只是没想到,按照项小羽的口述,他就能把这道菜还原出个五六分来。

看来以后去了部队,哪怕训练不成,也能去炊事班当个炊事员了。

项队长招呼着大家吃饭,吃到半饱时,才与大家碰了杯,提起今天要商讨的话题。

“这个海带养殖场的申请报告,到底要怎么写呀?”

他在一众大队干部里,算是有文化的,但是写这种大项目的申请报告,还是头一回。

回家以后,他将瑶水村的优势捋了一遍,才发现确实如贾支书所说,他们原有的那些优势,对于开办海带养殖场没什么用。

“你要是觉得咱们队里争取不下来,不如联合隔壁的云水村大队,反正咱们的海岸线是连在一处的。”贾支书停住筷子出主意,“这样申请成功的机会更大吧?”

项英雄只觉这不是发扬风格的时候,要是可以由自己的生产队独自吃下这个项目,干嘛要跟别的队分享?

“支书,这样恐怕不行。两个生产队合办养殖场,跟公社与生产队合办养猪场是两码事。”贾红梅是个会计,最先想到的就是利润分配的问题,“到时候养殖场的管理权归哪个生产队,利润怎么分配?光是扯皮就能扯好久,闹不好是要跟隔壁结仇的!”

刚刚做饭时,项小羽已经听她娘讲了事情的原委。

见她队长爹竟然被这种事难住了,不禁插话说:“爹,咱们之前是怎么争取养猪场的,现在就怎么争取海带养殖场呗!当时咱们的目标就是先请来专家呀!这养殖场选址的事,肯定也得听专家的意见!”

瞅瞅闷头吃饭的宋恂,她又把话题抛给人家,“对吧,宋主任?”

宋恂点点头,放下筷子问,“我的包呢?”

“……”

项小羽起身给他拿包去了。

“海带的收购价格高,我们渔业公司之前也想过养殖海带的事。不过,既然公社已经号召了,那这事就由队里去办吧。”宋恂从包里掏出提前准备的资料,递给项队长和贾支书,“这上面有养殖海带的环境要求,先跟咱们队里的情况比对一下。如果条件都能对得上,再谈下一步也不迟。”

之前去砚北港交货,注意到海带的收购价是海鱼价格的两倍多,他就对海带人工养殖的事有些心动。

不过,最近单位里的事情太多了,他只搜集了一些资料,就将这件事暂时放下了。

项英雄将那份资料来回翻阅了两遍,嘀咕道:“如果是按照这个条件选养殖场,那咱们公社的这些生产队,几乎都能选上。”

底质,水深,风浪,透明度和水质条件,他们这些生产队都差不多。

“县里既然能直接把这个养殖场放在咱们公社,八成是人家专家早就提前选好养殖场的地点了。”苗玉兰给宋恂夹了一块带鱼,嗤笑道,“也就你们这些糊涂蛋当真。到时候可别又像那个机械化养猪场似的,因着落了选,心里赌一口气,咱们再自己花钱办一个。”

所有人:“……”

还真有这个可能。

反正公社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多养殖海带。

项队长被媳妇说得心里一突,自我安慰道:“万一提前选中的就是咱们大队呢?”

“那你就等着呗。”苗玉兰斜他一眼。

宋恂最怕遇到这种情况了,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被人接连泼冷水……

眼瞧着大家的热情和士气瞬间萎靡了下去,他赶紧出言挽救。

“既然选址还没最终确定,那么在结果公布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即便专家心里的理想地点不是咱们瑶水,咱也可以想办法将它争取过来。”宋恂鼓励道,“争取的关键还在于争呀,争一争,兴许还有机会,不争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项小羽配合地问:“宋主任,你有啥办法不?”

“下午开完会,我跟红梅嫂子去了一趟水产研究所,找研究所的冯技术员咨询了他们最近在做的试验项目。”

贾红梅点头证实:“冯技术员应该就是这次给养殖场选址出谋划策的专家。他在做的项目几乎都与海带养殖有关。”

“这次投建海带养殖场,除了市县公社,渔业基地也是出了钱的。”宋恂意有所指道,“但是大多数生产队的干部都将重点放在了苗书记身上,根本就没注意到渔业基地和专家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建议权。”

渔业基地是出了钱的,你不把人家当回事肯定不行。

“为了最大限度地得到渔业基地和研究所的支持,我建议你们在申请报告上注明,瑶水大队可以为研究所在养殖场中划拨出一块试验用地。”宋恂继续道,“冯技术员最近在做藻类与贻贝混养的试验,他需要海边的试验田。”

项英雄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将他的话反复咀嚼了几遍,才问:“哪怕咱们不提,如果专家想去哪个生产队要块试验田,也没人会拒绝吧?”

海里地方大得很,想试验就试验去呗,咱们还能拦住人家不成?

宋恂将苗婶盛给他的汤喝干净,放下碗说:“他确实可以随便设置试验田,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生产队可以给出咱们这样的条件。你可以在申请报告上注明,只要他这套藻类和贻贝混养的试验成功了,我们省海洋渔业公司瑶水支公司,就会全力支持研究所,上马人工养殖对虾的项目!”

对虾的出口价值很大,一直是出口名单中的明星产品,供不应求。

收购价也比经济鱼类的价格高五成,如果能人工养殖对虾,走出口的路子,亏不了!

众人:“……”

海带还没养呢,咋又跑出来一个对虾?

贾红梅更是无语。

他们公司的财务状况她最清楚了,建工厂的钱还没筹齐呢,哪有余钱支持人家搞项目?

听他这财大气粗的口气,不像支公司的主任,反倒像是省渔总公司的主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