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节(1/2)

百姓们挖出第一窝土豆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挖出了剩下的土豆,一亩地挖完,堆在田边的土豆都堆成了小山,再一称重,有九百多斤。虽然距离一千斤还差点儿,但已经差不了几斤了。

所有种植了土豆的百姓都迎来了大丰收,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笑容,而那些犹豫着没种的人顿时后悔不迭,连忙跑去官府领种子。

不过土豆种植季节已经过去了,他们只能领玉米和红薯种子,还得等到六月中旬才能种植红薯,七月中旬才能种植玉米。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种了新粮种的人迎来大丰收。

而这些种了新粮种的百姓高兴归高兴,同样有些后悔,后悔早知道产量这么高他们就该多种几亩地的。

至于新粮种好吃不好吃,那都不重要,能有得吃就很好了。

等玉米和红薯都成熟了,产量也高得让百姓们喜笑颜开,原先都不愿意种植的人现在都抢着想种新粮种。

试点种植新粮种迎来大丰收的消息传开了,各地百姓都盼着什么时候自家这边也开始发新粮种。

天下间对新帝的赞扬声不绝于耳,这个时候若是再有人提新帝逼宫篡位的事,周围听见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给淹没了。

百姓最是实在,才不管是谁当皇帝呢,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俞珏推广新粮种之后又推广了棉花,并且将棉花的价格进行官方把控,禁止高价贩卖棉花,让百姓们慢慢都能穿上平价棉衣棉袄。

能让百姓们吃饱又穿暖,俞珏在民间的声望是极高极高的。

就算有些迂腐之人看不惯俞珏逼太上皇禅位,也不敢在民意之下对俞珏进行抨击了。

俞珏的声望可比林宥这个提出去海外寻找新粮种的人要高多了,因为新粮种的出现,官方是这么宣传的:

陛下为自己的子民饿肚子而感到伤心痛苦的时候,就有一个叫林宥的人前来为陛下出主意,说海外有高产量粮种可以为陛下解忧。

于是陛下大喜,派邓洑带人出海寻找高产量新粮种,陛下受天意垂青,有陛下保佑,邓洑终于成功的找到了新粮种带了回来。

陛下亲自派老农培育新粮种,还亲自日日观察新粮种的培育情况,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新粮种培育成功,可以大面积推广,让陛下的子民再无挨饿之忧。

而关于棉花的来历也有一个故事:陛下为自己的子民受冻而死感到无比的伤心,悲痛欲绝之际,有大贤隐士被陛下爱民如子感动了,特意送上棉花种子,可以用来制作棉衣棉袄保暖。陛下大喜,遂种植推广之。

这两个故事都是朝廷官员对百姓宣传新粮种和棉花时编出来的,基本属实,只是重点主角放在了陛下身上,就好像是陛下的爱民如子,为天下百姓挨饿受冻感到伤心,他的这份心意感动了上苍,所以才借着林宥和大贤先生之手为陛下排忧解难的。

天下百姓作为受益人,听到这两个故事都是深信不疑的,甚至在传播过程中,故事还被神化了。

林宥意外听说了新版本的传说故事之后,气得脸色发青:“什么鬼?献上新粮种消息的人明明是本侯爷,怎么就成了什么仙女了?”

新版本已经变成了陛下为天下百姓挨饿受冻痛哭不止,于是天上降下了两位仙女,一位送来了可以让天下百姓吃饱肚子的高产量新粮种,一位送来了可以让天下百姓保暖的棉花的种子,为陛下解决了难题。

对此,林宥和邓洑:“……”所以他们的功劳呢?

俞珏:“……”被当成仙女的是那个不知名的大贤先生,跟朕有什么关系?

但到底任凭民间这样传多了有抹除功臣功劳的嫌疑,于是俞珏还是派人辟了谣,百姓在知道不是仙女送种子,而是男人送的,于是神化版本就把两个仙女改成了两个神将,这两个神将一个叫邓林,一个叫大贤。

邓洑、林宥:“……”好家伙,我俩这是直接合体了呗?

俞珏:“……”大贤不是人名,谢谢。

民间的传说故事是越传越玄乎,俞珏这个皇帝都被传成是天上紫薇大帝转世下凡,才会有神将下凡献上粮种和棉花相助。

俞珏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本来还有心思想暗戳戳联系那些隐忍下来的保皇党动手拉下俞珏复辟皇权的太上皇,现在也没这个心思了,因为他知道,民心所向的俞珏不是他现在能撼动的,他成功机会太小了,就算是忠心于他的人也渐渐的不会跟他一起玩命了。

很多保皇党也转变了思想,反正陛下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室血脉,本来就是继位可能性最大的皇子,又是太上皇亲自交接玉玺禅让皇位的,他们保皇党保新皇也没毛病啊。

再说了,太上皇给的那点俸禄,一年才几个钱?值得他们玩命吗?现在给他们发俸禄的可是新帝,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才是本分。

自我安慰一番的保皇党们很快就心安理得的投靠新帝了。

俞珏彻底收复人心,然后他借着自己声望最高的时候,宣布允林太后入军中独立训练一支军队,让林太后掌管此军。

太后临朝参政,垂帘听政的事情没少发生,朝臣们对这个可以接受,但对林太后去领军就无法接受了,哪有让女人,还是一国太后去当将军的?

朝臣们都想反对,只是碍于俞珏如今声望正盛,他们不好明面上怼他,就只能拐弯抹角的说什么从无先例,拿祖宗家法说事了。

俞珏却态度十分强硬,一时间就这么僵持住了。

正好此时有游牧异族扣边,俞珏趁机下令让林太后带军队抵抗异族。

林太后虽然深居宫中多年,但从未放下过武艺,也从未停止研读兵书,曾经还有过上战场的经验,这一次她带着父兄送给她的经验丰富的副将上了战场,最终大获全胜。

林太后携大胜凯旋,又有千古圣君威望的俞珏鼎力支持,最终还是朝臣们败下阵来了。

林太后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整个人都似年轻了许多岁,又有林家父子在旁相助,竟是打得游牧异族节节败退,主动求和。

草原上地广人稀,又少有耕地,只能放牧,气候也不适宜大周人居住。如果非要一鼓作气的灭掉游牧异族,大周也必将损失惨重。

俞珏便又想起了林宥曾经写的那个经济制裁游牧异族的计划书,答应了游牧异族的求和,然后在游牧异族的使者团来京城签订和平协议的时候,派林宥去跟他们商量通商的事情。

因为游牧异族刚被大周给打怕了,自然姿态放得很低,在从林宥口中得知大周愿意拿丝绸棉布茶叶瓷器粮食与他们交易羊毛和牛奶时,他们大喜过望。

如果可以拿自己有的东西去与大周进行交易,他们也没必要南下劫掠了。

于是羊毛和牛奶进入中原后被制作成羊毛衣和牛奶糖,又被大周商人翻了许多倍的价格卖到了草原上。

草原人不是没想过来大周抢羊毛衣和牛奶糖的制作技术,只是刚被打怕的他们不敢这么做,只能老老实实的与大周交易,技术被碾压的他们只能成为原材料出产地,接受盘剥。

渐渐的草原牧民觉得养牛羊的利润比养骏马要大得多,养羊可以卖羊毛,养牛可以挤牛奶卖牛肉,养马能卖什么?部落首领不许他们把骏马卖给中原人,他们现在又不跟中原人打仗,骏马就只能留在他们手上创造不出多少利益,还得花资源养着。

慢慢的就没多少人愿意养了,而骏马的减少,也就导致草原上骑兵的急剧减少。

以前草原上骏马成群,草原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所有牧民只要上马就是一个骑术精湛的骑兵。现在草原人养骏马的都少了,骑兵自然就少多了。

底层草原牧民不愿意养马,而那些草原上的贵族,也贪图来自中原的美好享受,就让自己手下把骏马换成牛羊,然后用羊毛和牛奶与中原人交易他们喜欢的奢侈品,比如茶叶香料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