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节(1/2)

没想到,她这个问题却惹得薛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农忙?农忙时候当然是回家待着呀,到时候二郎和三郎也会回家一起收粮食的。”

赵桂枝:……

啥玩意儿?农忙居然是放假吗?

随着薛氏的解答,赵桂枝总算是明白了,这年头的学生是没有寒暑假双休日的,但每一旬都有旬假,也就是上九天课休息一天。另外,像春耕秋收这些日子,都会给学生放假,让他们回家帮忙种地去。当然,先生自个儿也要忙活地头上的事儿,农忙时没人能歇下来。

了解到全部情况后,赵桂枝傻了。

她顾不得羡慕孩子们假期多,先想到一个问题。今年的春耕她是逃过去了,那秋收呢?算算日子,到时候薛氏的肚子肯定很大了,应该会留在家里做些轻省的活儿,那她呢?

天要亡我!

薛氏也不知道自家这个妯娌怎么说得好好的,突然就露出了一副绝望的表情来,她纳闷的问道:“桂枝你怎么了?农忙放假不是很正常吗?”

“我没事儿……嫂子你刚才说到哪儿了?对了,让扁担爹负责接送。”赵桂枝想了想,“那咱们也不能完全把虎头甩给人家,是亲戚,可到底是已经分了家的。”

“唉,我也明白,可大郎有把子力气,每年农闲都会去码头上打零工。你不知道,给船东干活可来钱了,运气好的话,一天下来能赚百来文钱。”薛氏叹着气,“我总不能叫大郎别干活了,回家带孩子吧?”

赵桂枝原先并不知道江父、江大郎所谓的去镇上打零工是什么意思,她就没追究过这个。

现在,她知道了:“在码头扛大包?爹也一起?”

“是啊,爹年轻时候力气也大了,现在就有些不太能干了。好在大郎力气大,他十岁就开始跟爹一起去码头上干活了,刨去吃喝,他俩一天能攒下差不多一百文钱。一年干上半年,能攒下十贯钱呢!”

薛氏算起账来,那叫一个眉飞色舞,也不忙着扒竹笋了,掰着手指头笑得满脸放光。

她高兴的道:“咱家后院养了两头猪,养得可精心了,到年底出栏,撇开自家留下的那些肉,剩下的能卖七八贯钱。鸡卖不上价,一般都是自家吃了的,鸡蛋可以攒下来去换盐巴,地里头的蔬菜一家子够吃了。粮食多半是吃一半卖一半的,好年景的时候光是卖粮食就能攒下三贯钱,这还是咱们家人人都吃饱了。要是像我娘家那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攒下五贯钱不成问题。”

江家是乡下地头的富裕人家,七间大屋十几亩良田,屋后养着猪屋前喂着鸡,家里劳动力又多,要不是因为供着两个读书人,日子绝对会更好过的。

赵桂枝刚进门一个月,对于家里的财务状况,自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的。

等听了薛氏的一席话后,她大概的算了下。

因为不知道二郎和三郎的念书开销是多少,这个先不算在内,单把家里人吃喝用度刨去,田里的出产能得三贯钱,两头猪能卖七八贯钱,还有就是江父和大郎打零工赚来的十贯钱。

乍一看,田里的出产好像不多,但因为解决了家里所有人的口粮问题,像二郎先前在镇学念书,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粮食过去。这次是没拿,可那是因为没过几天,江父和大郎就要送三郎去镇学,粮食是一并带过去的。

因此,田间出产其实还挺多的,只是刨去全家人的吃喝嚼用后,才显得没那么多。

养猪的话,因为小猪崽是需要本钱的,还会扣掉一些。

这么算下来,不考虑二郎、三郎的读书开销,江家每年能积攒下将近二十贯钱。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地里的收成那是完全看天意的,风调雨顺时,老庄稼把式能比寻常人多收一些粮食,可假如碰上坏年景,再能耐的庄稼汉子都没法跟老天爷作对。

打零工这种事情更是看运气了,还是吃年纪的活儿,一旦年迈体弱,这活儿立马就不能干了。况且,就算赵桂枝上辈子没怎么接触过重体力劳动者,也清楚的知道,仗着年轻严重耗损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还有院后的两头猪,这年头的猪可不是她上辈子改良后的品种猪,一般的猪养一年都是没法出栏的,基本上得养一年半左右。当然,要是喂得多喂得勤,也就是薛氏所说的,养得精细,还是可以赶一赶的。但这样养猪人就会非常辛苦。

……

赵桂枝头一次清晰的明白了,古代的劳动人民过得有多苦。

甚至于,江家这个生活水平都是很好的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那些家里没有地的人,要怎么过活啊?”赵桂枝眉头紧锁,她想不来这样的情况。

薛氏惊讶的看了她一眼,不过想起她先前溺水时迷了心智,也就没啥好奇怪的了,只答道:“那还能怎么过活?赁了地主家的田,给人种地呗。不过那样的话,交了地租剩下的就刚够糊口的了。要是摊上坏年景,怕是连糊口都难了。你要知道,只要地是自家的,除非是遇上十几年难得一遇的特大灾害,一般来说,地里收成就算不好,还是够一家子嚼用的了。”

颗粒无收这种事情是很难遇到的,当然那种特别风调雨顺,大丰收的年景也一样难以碰到。

在绝大多数的年里,都是不好不坏的。收成肯定是有的,也够一家人吃喝,区别只在于能攒下多少来而已。

赵桂枝又问:“那要是家里没地,也没啥积攒,却又碰上了坏年景,然后家里有个什么闪失,像病了,受伤了这些意外,或者孩子多年纪还小。这样的人家怎么过日子?”

“卖儿卖女呗。”薛氏一脸的不以为然,“我娘家那个村子,每年都会有人牙子来村里收人。我有个堂姐就是被家里人卖了的,不过她运气好,卖到了镇上的有钱人家,等年纪大了,就嫁给了家里的门房。对了,她前些年生了个儿子,特别机灵聪明,叫主家看上了,喊去给小少爷当书僮。我伯娘说啊,她可算是熬出头了。”

赵桂枝感觉无法想象。

她就很庆幸,自己至少是个自由身,哪怕嫁了人,江家是个厚道人家,待儿媳妇也是很好的。万一要是……

那画面太惨了,她还是对自己好一点吧。

“对了,桂枝你回头做了泡椒春笋,能多给我一份吗?我拿去给扁担娘,他们家帮我接送虎头,我想送份礼。”薛氏有些不大好意思的说道。

她也想过送其他的,可她实在是没什么长处。看似好像屋前屋后的事情样样都会做,可仔细一算,她做饭的本事太寻常了,就是最普通的农家饭。也会缝补衣裳,针线活瞧着不错,但谁家婆娘还不会做这些事儿了?

反正寻思了半天,她就没想到能送啥礼物,除非是花钱去买,可她又实在是舍不得。

“成啊,百多斤的春笋,真要是咱们家自个儿吃,怕是能吃到明年去!”

这是下饭菜,又不是当主食吃的,哪怕一天吃半斤,都能吃大半年了。赵桂枝就琢磨着,回头多做几个口味,家里放一些,送给亲戚一些,然后她再带去镇上给二郎他们送一些。

还有江父和江大郎那边也要送一些,他们是去码头上当苦力的,想也知道不可能吃得太好。

赵桂枝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又提议道:“咱们家的坛子肯定是不够用的。干脆这样好了,反正是要送一些给大伯家的,就先跟他们借坛子,回头连坛子带泡椒春笋一起给他们。”

“这个主意好!等下扁担娘要是来找我,我让她帮我带话。”

说扁担娘,她就迈着大步子,风风火火的冲了过来。

还没走上院坝呢,就听到扁担娘扯着大嗓门嚷嚷道:“虎头娘,有个大消息!”

幼娘起身把小板凳让了出来,她又自己去屋里拿了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