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603节(1/2)

陈凤霞看过他们学校举办的书法绘画作品展。虽然她没啥艺术细胞,但她觉得挺好的,瞧着像模像样。

只可惜不知道是方针政策变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两年,学校的兴趣班也停了,周末孩子都是回自己家。

如此一来,倒是给陈文斌腾出了空间。

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一个小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况且这年把,大家伙儿改种经济作物,家家户户的年收入都是万元往上跑,也有余钱拿出来好好培养小孩了。

陈文斌想在镇上搞个少年宫,还真不愁生源。

就是这人吧,把这事当成生意做,就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了。

陈文斌振振有词:“呀,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我把少年宫办起来,收费肯定要比人家培训班低。”

陈敏佳高兴极了:“是啊,爸爸,培训班实在太贵了。按照国民收入,大部分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得费用低一点,大家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少年宫。”

陈文斌点头:“那当然,我办的可是少年宫。”

郑明明看了眼舅舅,偷偷跟妈妈咬耳朵:“私人可以办少年宫吗?舅舅该不会是为了少年宫的国家补贴吧?”

呵呵,自信点,姑娘,把该不会和问号去掉。

你还不了解你舅舅吗?私人是不可以办少年宫,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点小事怎么可能难得倒陈文斌。

他现在就是陈家庄的一把手呢。

算啦,他真能办起少年宫的话,也算是造福一方。别的不说,让孩子们有机会培养兴趣也是好的。

唉,就是吧。人生苦从识字起,估计有不少小孩要被兴趣了。这天底下的事情,就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

也好,有个地方让孩子待着,安全系数也高些。省得每年都要发生小孩子游野泳,结果被淹死的事。

陈凤霞就在心里左右开工记账,最后到底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感觉办个少年宫也不错,是相当不错。

她看着还不知道少年宫意味着什么,只跟着欢欢喜喜的三小只同学,有了结论,很好,以后她再带小朋友们回乡,就可以把他们塞进少年宫,半天求学半天在田间玩耍。

省得他们一天天地疯玩,作为95后同学的家长,她的压力也很大的。

大家一路往家走,都要到院子门口的时候,迎头又撞见了人。村里的会计瞧见陈文斌就喊:“哎哟,文斌,快点快点。拍电视的过来了,正找你呢。”

大人孩子都面面相觑,郑明明更是瞪大了眼睛。

呀!真的要拍电视剧啦。

夏天那会儿,舅舅让她写网剧来着。只可惜当时她的灵感全都奉献给了涌泉县,没顾得上这事。

不曾想,舅舅居然还没放弃,夏天开不了机就换冬天,愣是将这事提上了日程。

第497章 谁才是主角

众人赶到农家乐时,摄制组刚好吃过午饭,已经拉开架势准备开启拍摄工作。

托王月荣同学的福,郑明明他们大小六个孩子早就拍过戏,不至于对着镜头像看西洋景。不过大家也没心思再要一桌饭菜慢慢吃,索性拿着锅巴填肚子。

千万别觉得陈老板虐待崽崽们了啊。农村大铁锅刚出来的锅巴外焦里嫩软乎乎的,里面卷上同样油汪汪热气腾腾的香肠,一口下去,那滋味,请参考煲仔饭的锅巴。后者的美味,差不多面前能达到前者的一半吧。

大锅饭的锅巴可吃香了,这要不是自己人,他们还吃不上呢。

大人孩子个个吃得满嘴油晃晃,眼睛盯着摄像机方向看。剧组高效,这会儿协调完毕,开始准备拍摄了。

导演亲自给上阵客串的非职业演员陈文斌同志说戏,这幕戏冲突剧烈,热血激情的主角回乡创业的第一天,就和因循守旧的大队书记因为发展理念不同大吵一场。此后主角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成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尊重,被选举为新一任村书记,带领大家发展特种养殖与经济作物种植致富。

陈文斌同志本色出演大队书记,对,就是剧中因循守旧的那位村干部。

没办法,他没演过戏,非专业演员挑大梁那是在折磨整个剧组。首先进度慢的话,经费烧起来就吃不消。再者他在陈家庄田野里摸爬滚打好几年,脸上沧桑了不少,加上人上镜胖十斤的定律;演个不思进取的废物村干部实在太合适不过了。

刚好跟容貌俊朗气质端庄的主角形成鲜明对比。

陈文斌无所谓,他亲自上阵除了想要宣传陈家庄之外,更重要的是省钱啊。

虽然他葛朗台附体,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游说了县宣传部门和镇政府都拿出钱来投资这部被他称为本地明信片的网剧;但资金缺口还得陈家庄出啊。这但凡是花大钱,陈书记都能省则省。

别说,尽管陈文斌没演过戏,可他好歹接受过大大小小不下十次电视台采访,面对镜头时,那种松弛的自然感还真不逊色于专业演员。

陈凤霞瞧他和主演对戏都感觉很像那么回事。

陈敏佳跟吴若兰开玩笑:“我爸不会一炮走红,直接当明星吧。”

之前明明写的那部《走出大山的女孩》里,本色出演的布哈现在热度就不低,楚导都相中他扮演自己新戏里的男二号,一个大特务头子了。咳咳,据说楚导就是要找个看上去就像个好人的演员。

吴若兰认真地点头:“还真有可能,主角太光伟正了,坏一点的反面角色更有生活感。”

她俩转头想获得郑明明支持时,却发现自己的小伙伴正若有所思地盯着那边正在排戏的人,微微蹙额。

两人不由奇怪:“你怎么了?”

郑明明摇头:“错了,完全是想当然。就跟我们以为村里的小孩不补课,童年就是满山跑一样的想当然。舅舅当初是老书记请他当大队书记的,上元的毛叔叔也一样。爸爸他们连哄带骗,他们村里的老人都上他家门坐着了,才把人忽悠回村里搞建设。老一辈的村干部不是反面角色,他们并不眷念手中的权力。在他们发现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让村子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是积极想办法找本村出去的能耐人回来带领带领大家致富。他们一直再积极帮助自己的继任者,而不是充当搞破坏的丑角。”

陈敏佳和吴若兰面面相觑,好像还真是。

起码就她们知道的,很多进驻妙妙商城的农业以及手工业合作社梦开始的地方都大同小异。进城务工人员奋斗多年,积攒了笔不小的财富。村里老人找上门,要求他回去主持大局,带领大家伙儿共同建设家乡。因为他在大城市待过,见识过更先进的东西,他知道往哪个方向走能挣钱。

不仅仅是现在的农村,往前数十年的乡镇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像那部电视剧《外来妹》里的场景一样,去南方打工的人看过了人家怎样管理企业,回到乡里就管理起当地的工厂。

城市在飞快地往前跑,日渐凋零的乡村感受到了危机。后者并非如同眼下主流思维想当然地那样瘫在原地随波逐流,农村人也在想办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脉络,绞尽脑汁自救。

找本村出去的能耐人,就是他们努力的第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