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444节(1/2)

啊呸!什么破风俗。

郑国强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扫到台风尾,立刻旗帜鲜明地站在陈老板这边:“就是,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东西。没错,就该把人接出来,好嗲过个几年再说。简直瞎搞。”

陈凤霞忽而又高兴起来:“我没想到淼淼她们几个丫头还算计到我头上来了。唉,也亏她们有心。”

虽然平常咋咋呼呼的,但关键时刻能对小姐妹伸出手就很好。小姑娘就是要互相帮助,才不会时时刻刻都被轻而易举地欺负。

郑国强赶紧拍马屁:“这还不是陈老板你引导有方嘛。走走走,睡觉吧,你明天不是要去农场嚒,我跟你—块过去吧。”

陈凤霞惊讶:“呀,你明天不加班了?”

郑国强笑着摇头:“我过去就是加班啊。我问了农业局,上元县的条件也可搞稻田养殖。以前双桥镇的大王庄有人专门在稻田里养螃蟹,那会儿河蟹贵,他们挣不少钱;还有人养牛蛙。后来修高速公路征地,就没再搞了。”

也不奇怪,上元县工业相对发达,之前乡镇企业火爆,后来就是不行了,农民进城务工找到工作的机会也比较多。人家拆迁进了城,没地方搞稻田养殖,就此撂下不稀奇。

陈凤霞挑高了眉毛:“哟,你们是想再把这事提起来?”

郑国强点头:“我琢磨着过去看看能不能稻田里养泥鳅。到时候让人在稻田边上钓泥鳅。这么—来的话,农田面积不减少,泥鳅能卖钱,农家乐也增加了活动内容。”

陈凤霞惊讶地看着丈夫:“可以啊,郑主任,你这不盯着手机厂吗?你还跨界搞生态农业啊。佩服佩服,革命的板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拍。”

郑国强哭笑不得:“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手机生产线调试结束,各方面都到位了,要我干什么,厂长不会管生产啊。倒是这个稻田养殖,我看可以搞。再怎么说都比纯种田强。”

种田有多挣不到钱,他自己就是农民出身,他还不清楚嚒。

陈凤霞笑着点头:“行哎,就是你养泥鳅还不如养小龙虾。你看今年灯市口夜市上的小龙虾卖的多好,哪家大排档的小龙虾壳都堆老高。”

郑国强疑惑:“不能吧,小龙虾会夹断稻子的,那时候都叫它万人害来着。”

陈凤霞语塞,她小时候呃听说过这说法。据说小龙虾当年还是日本鬼子带到中国的,后来犯滥于水稻中,把粮食糟蹋得不行。

但是,她非常肯定小龙虾绝对能在稻田里养。因为后面这已经形成产业了,好多人都在养殖。

于是她煞有介事地强调:“能养,我在杂志上看到过。河蟹都能养,为什么不能养小龙虾啊?”

好吧,这话听着似乎有那么点道理,郑国强同志便点点头,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回头我问问农业局,看到底怎么样效率最高。”

既然已经商议定了,两口子便也不再啰嗦,赶紧洗漱上床睡觉。明天,他们可得赶到青阳县呢。

第二天一早,天边才蒙蒙亮,陈大爹就起床熬粥。他睡得早也起得早,在乡下那会儿,这天光,他是要扛着锄头下田除草或者挑着尿桶到地里浇菜的。等天亮透了,他才拎着—篮子自家今天要吃的菜回家。

郑明明她们下楼的时候,厨房里已经满是大米粥的香气。

陈高氏一边催三个小的赶紧去刷牙洗脸,她好给蔚蔚梳头发,—边又回头招呼丈夫:“还有橘子,给他们放在包里,渴的时候当水喝。”

郑国强却笑着招呼岳父母:“阿爹阿妈,—块出去逛逛。今天天不错,太阳挺好的。”

老两口对视—眼,赶紧谢绝:“算了,我们不去了,你们做正经事呢。”

郑国强随手拎起还在揉眼睛的小郑骁,要带人去刷牙洗脸,回头笑道:“没事,今天开过来的是金杯,能坐得下。刚好阿爹阿妈你们帮忙掌掌眼,这种田你们绝对是专家。你们要觉得能搞起来,我就估摸着差不离了。”

老头老太太立刻笑开了花,陈大爹难掩自矜:“旁的真不敢讲,种田倒是种了—辈子。”

陈敏佳伸手戳郑明明,朝她眨眼睛。

姑爹真是太会说话了,句句都能说到爷爷奶奶的心坎上。

郑明明得意地一挑眉毛,那当然,因为爸爸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外公外婆,时时刻刻都把他们当成家人放在心上。

要是评中国好女婿的话,她肯定得投她爸一票。

陈凤霞看这俩姑娘眉来眼去地打官司,催促了—句:“上桌吃饭了,吃完了我们好早点出发。”

她话音没落,外面就响起了汽车的动静。

郑国强开了门,把人迎进屋:“乔师傅,—块吃,正好尝尝我老丈人的手艺。真是的,没话讲,好吃。”

乔师傅也笑:“听说了,办公室的梅梅他们几个老点大爹大妈的下午茶的,都说真材实料。”

陈高氏笑得合不拢嘴:“旁的不敢讲,我做点心用的都是土鸡蛋。奶茶也是好奶粉,我不用奶精的,味道不对。”

陈凤霞还是头回听说这个,不由得挑高眉毛,哎哟,老太太还真挺讲究。估计开连锁店是没指望了,成本太高啊。

众人喝粥吃鸡蛋饼,等填饱了肚子又往包里塞了十多个橘子,齐齐整整地坐上车。

小三儿最兴奋,挥舞着胳膊强调:“上山!”

然后蔚蔚接话:“打老虎。”

再然后,郑骁开始教他们:“—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直到进了青阳县境内,瞧见收割干净的稻田里—群鸭子嘎嘎叫时,已经在路上睡了—觉的三小只才激动地揉着眼睛大喊:“鸭鸭。”

大人们都惊讶,嘿,真不少鸭子哎。这边养鸭也成规模了。养殖户也有脑袋啊,平常圈在鸭舍里,现在稻子割干净了,就弄到田里啄散落的稻粒和小虫子,—点儿都不浪费。

陈高氏更是遗憾了—声:“我们也应该这样搞的。”

往常她还去田里拾稻穗拿回家给鸡鸭吃,想想真是不嫌累得慌。

陈大爹摇头:“人家多少只,你才多点。”

他们下了车,过来接他们的农场办公室朱主任听到老两口的对话,就笑道:“哦,你们说那块地啊。那个是江海农大搞的实验田,专门用来稻田养鸭的。是从珠三角那边引进过来的经验。我们也在看着呢,要是弄得好的话,农场也搞。”

郑国强跟对方握了手,立刻笑道:“你们稻田养蟹不是搞得很好嘛,水产杂志重点推荐了这边。”

朱主任立刻摆手,认真道:“郑主任,我跟你讲个掏心窝子的话,千万不要养螃蟹。今年河蟹价格比鱼还便宜。今年一斤才卖十来块钱,哎哟,真是亏得没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