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380节(1/2)

做生意这种事,运气跟胆色一个都不能少。在这方面,陈文斌是标准的冒险家。

陈凤霞双手一摊,态度坦荡得不行:“我欢迎啊。”

“啊?”郑国强瞪大了眼睛,这回他可真是要对妻子刮目相看了。看样子人家是真豁达,连陈文斌都能拉上一块儿发财了。

陈凤霞完全无所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冒着被夹的风险。第一个进入某个行当的人往往不是做的最大的。为什么?趟路子得付出惨痛的代价啊。后来人汲取了他们的教训,避开了踩坑,自然就有条件越做越好。你看,那个香港的大老板七十年代拿了地,八十年代再开发,前年香港房价到巅峰的时候,他才出手卖房子,几千万变成了几百个亿。人家怎么做到的?因为周围配套开发都齐全了,自然房价就上去了呗。这周围的配套,也不是他做的。他就相当于白享受了人家的红利。”

一直竖着耳朵听动静的陈文斌新中国燃起的小火苗又熄灭了。

嗯,陈凤霞没骗他。在她眼中这是好事,因为这人一向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做买卖的恨不得能替政府规划。她有心思开疆辟土,他可没兴趣陪人花钱烧出一条路。

对,那个玩意头估计能挣钱。可十几二十年后挣到的钱有什么意思,前面烧掉的钱又要怎么算?

她还是自己一个人慢慢玩吧,最好把高桂芳也带上。反正她们女的是天生的同盟军。

郑国强其实也没能get到陈凤霞的点。

既然短期内盈利不容易,那她为什么要在这事上烧钱?陈老板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啊,平常连掏个电视广告费都龇牙咧嘴。到今天上地摊买衣服也跟人讨价还价,为着一块两块钱能扯半天。

况且小院的生意不错,每个月都能给他们家带来好几万的收入,可以说利润相当惊人了。

再没有开源必要的情况下,硬是拿钱去砸更多的路,真的有必要吗?

这个问题,对着丈夫跟家里人,陈凤霞的回答是:“我又没精力管小院的发展。现在是时间短,人家搞鬼的心思有限。等再过段时间你就瞧着吧,能交上来的钱只会越来也少。这很正常,换一批人也一样。所以,我得有我的紧箍咒。”

大家齐齐点头,认为的确有必要。就算前面要花钱,细水长流的进项后面总能挣回头。

同样的问题,曾老师提出来后,陈老板又是另一套说辞:“你知道去年有多少厂倒闭多少人下岗吗?政府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已经进一步开放夜市,也就是说做小餐饮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就这么大,小院挣钱,其他人也会有样学样。这种经营模式简单的很,周围人一学即会。如此一来,卖方市场要是比买房更热闹的话,小院的生意还怎么做下去?”

曾老师想了想,感觉老板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做生意就是这么回事,必须得未雨绸缪,跑在人家前面。不然你真指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关键时候你也得有将领和土能拿出来用啊。

陈凤霞笑了笑:“所以这步棋,咱们得赶紧下。你看技术上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是可以的话,咱们尽快预热起来。”

说话时,余佳怡敲门进屋,递给她一张单子:“老板,这是医院欧主任根据健身需求定的适合中国人的健身餐。”

陈凤霞扫了眼菜谱,最后再看成本的时候,吃了一惊:“哎哟,这东西有点贵啊。这一个月吃下来,要上千块咯。人家要吃不起的。”

要是他们自己补贴吸引顾客,那投入又是笔不小的开支。虽然早就知道做这个要烧钱,但她真没那么多钱可以烧。

曾老师却笑了:“便宜货人家还不敢买呢。能计划健身的,有没有时间不知道,手头谈不上紧基本可以肯定。这算是奢侈的生活品质,一般人还没能力花钱办卡健身。”

陈凤霞一愣,想起幸福里网上商城卖的好的东西价格都不菲。

她笑着拍自己脑袋:“是我想岔了,意向顾客群受众不准,的确得走高端路线。行,这事听你们的,咱们就打造出个高端团队来。要有营养师长期指导。”

她双手一拍:“ok,定下来了就行动吧。曾老师,加油,我看你的。”

没想到曾老师却摇头,正色道:“老板,这事我能帮忙谋划,但暂时真接不了。上元县那边的网上销售得一点点地摸,很费人。你这个网上外卖,也需要人盯着一点点扒着理顺了。我这边精力跟不上。”

陈凤霞一愣,得,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人才。1999年也缺人才啊。

这会儿,她上哪找合适的人去?

第294章 前浪与后浪

找什么人?有什么要求?

这个人必须得熟悉幸福里网站的运营模式,了解妙妙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以妙妙用户为主体的外卖销售平台。

曾老师到现在都没有考虑好要不要单独成立公司自己单干,所以对于老板压下来的担子,他也态度坚决地表示自己真是没能力接。他得把上元县产品的网购平台搭建起来看运营情况,才能做进一步评估。

陈凤霞磨不过他,就只好开始考虑要如何招兵买马的问题。

现在,春节刚过,招人应该叫春招吧。民工市场火爆,学校应该也不差。赶紧的,去学校找几个专业人士过来帮忙才是真的。

陈老板当场拍板,又给人派活:“那行,曾老师你把招聘启事弄出来,咱们也赶紧壮大人马。”

结果她拿着曾老师草拟出来的招聘要求回家,准备跟女儿再讨论下需要完善的内容。好歹这个外卖平台还是她家明明最早构思出来的呢,当然得听人家的意见。

哪知道她和女儿没有商讨出个三四五来,倒是上她家吃饭的黄霄宇扫了一眼就下意识地皱眉,主动询问:“这是什么?”

陈凤霞没瞒着人的意思,直接示意女儿:“你跟小宇说说吧。”

说起来,周围这波人当中,除了曾老师团队是专业搞电脑的,其他也就是在信息竞赛中拿过奖保送大学的黄霄宇对这些最熟悉。

而且他年轻,最信息潮流的敏锐度多半也高于其他人。

陈凤霞正想听听他的建议和意见呢。

这个外卖平台几乎是她和女儿拍脑壳做下的决定。虽然她清楚以后这会是个巨大的市场,可时间差意味着很多事不一样,最起码二十多年后平台烧钱补贴抢占市场这一套,现在就完全行不通。

可要走高端路线的话,具体又要怎样迈开步子呢?

黄霄宇听完他们的构想之后,沉吟片刻,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小院那边有人懂电脑吗?”

硬件问题好解决,二手电脑他就能批发提供,拿货价不过几百块。上网费用也好控制,因为提供的是餐点服务,只需要专人定时搜集好点餐需求,然后统一发给小院的工作人员即可。

但现在问题来了,在小院做事的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年龄也不小。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到今天都没见过一台电脑,又要如何在网上接订单呢?

陈凤霞直接被问哑火了。

没错,因为带着重生的近乎于先知的目光,她常常会习惯性用既有思维来看待这个时代的一些事。有些点,她真想不到。

郑明明却不觉得这是问题,她还相当疑惑:“他们都不上电脑房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