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16(1/2)

,是不是太不应该了?”潘小玲看着刚才说话的那个男青年。

那个男知识青年有些不敢面对潘小玲的审视,低下了头:“我就是随口说说,发泄一下心里的烦闷而已。”

“既然当初是自己决定下乡的,就不要怨天尤人。”潘小玲说道。

赵建国也趁机说道:“潘小玲同志说得没错。当初,我们是满怀一腔热血上山下乡,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打退堂鼓。其实从下乡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很多事,从这些事里面,我们得到了痛苦的教训,但是这些经历也让我们成长。我从来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而且要坚定的走下去。如果我们没来仙基桥,也许我们还在城里无所事事。在这里,虽然很辛苦,但是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建国说得对!我们有缘走到一起,就该齐心协力。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发挥我们的才能。为什么不能够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创造一片天空呢?”戴复东立即呼应道。

知识青年们一下子热血再次沸腾起来。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再次低沉,也许是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也许是经历种种磨砺之后,但是至少现在他们已经有了继续下去的斗志。

因为第一次插秧,为了让秧苗插得更好看一下,知识青年们特意让两人专门拉线,其余的人则将秧苗插在那条线上,插完一行,然后继续将那条线前移。这样插出来的稻田确实很美观,但是他们的进度却因此非常缓慢。一二十个人,一天的功夫竟然才插了三四亩田。这样下去,青年农场的稻田半个月都插不完。快要到秧门期了。

“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这秧不能够及时插下去,会坏掉的。”赵建国可没忘记周茂林的告诫。

“可是现在我们的速度根本提不起来。”戴复东说道。

“我看插田不要讲究好看,插下去保持一定的行间距就行,没有讲究那么美观。两个拉线的人完全就是浪费劳动力。另外因为对齐,也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这种情况,我们没办法讲究美观。”冯万林说道。

“我赞同冯万林的意见。禾苗只要保持适当的行间距就行了。排那么整齐也不会增加产量,反而是耽误我们的时间。仙基桥人插秧,就不像我们那样拉线对齐。他们速度快得多。”吴婉怡说道。

“他们本来就比我们熟练。比我们快不是很正常么?”周祥林说道。

“是很正常,但是他们一天一个人差不多可以插一亩田,我们才插了多少?这样下去,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够把所有的田都插好。”吴婉怡说道。

“都别吵了。这样下去不行,得赶进度。我同意不再拉线,但是行间距要注意保持。大家插秧的时候,自己估摸。”赵建国说道。

第230章 抛秧【国庆快乐!】

【节日快乐!十月的第一个五千字大章送上!求订阅!】

不是仙基桥的乡亲不去给青年农场的知识青年帮忙,而是他们自己也忙不过来。仙基桥的人虽多,但是里面有老幼妇孺,能够上田里干活的还不到一半。

现在生产队的稻秧也到了最适宜移栽的时期,耽误了农时,必定会受到惩罚。倒是像张喜来这样的半劳动力空闲得很。放了学就找张大雷和周红兵一道去常兴家里。

“你们不用去赶工分啊?”常兴看到这三个很是意外。

“赶什么工分!人家嫌弃我们在田里碍脚,像我们这样的都不让去抢工分。我就不信了,我再慢还能慢得过肖老四?肖老四不也要去抢工分么?”张喜来很是不满,他不是因为丧失了劳动机会而恼火,也不是因为丢了工分而懊恼,纯粹是因为被无视了。正是一个最看重被别人认同的年龄,却始终被别人当做屁孩,那种感觉是相当不爽的。

“肖老四手脚是慢,但是人家不是去插秧,而是拔秧。人家插秧手脚慢,但是拔秧的速度可不慢,而是手法轻,一点都不伤秧苗,洗得又很干净,挑起来轻快得很。喜来,你会拔秧么?那天让你拔了一下,断掉了一半的秧苗,照你那样干下去,咱们仙基桥的稻田至少要荒掉一半。”周红兵说道。

张喜来嘿嘿一笑,他不是不会拔秧,而是没有那个耐心。拔秧是个很枯燥无味的活,又很累人,长时间蹲在一个地方不动,总是做重复性的工作,一般的年轻人难以坚持。正适合肖老四这个年龄的人。

“我们去青年农场玩吧,那些知识青年也在插秧了,他们从来没插过秧,插秧肯定很滑稽。”周红兵说道。

“对,去看热闹去。”张喜来是唯恐天下不乱。

张大雷也喜欢看热闹,当然他更喜欢看女知识青年。他在四个人里面算是“懂事”比较早的人。

四个人一道去了青年农场,青年农场的稻田里,果然一个个手忙脚乱。

“快看快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插秧的时候把自己关在田里的。哈哈哈……”张喜来毫不掩饰地大笑起来。

常兴几个一看,也忍俊不禁。

张喜来说的是朱虹蓁,朱虹蓁懒得挪动脚,抓着一把秧将自己四周全插满了秧苗,等到想挪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禾苗关住出不来了。

张喜来的声音不小,常兴几个的笑声也很大。朱虹蓁被他们四个笑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你们几个也真是的。不晓得过去帮下忙,就知道在这里取笑别人。虹蓁第一次插秧,她不怕脏不怕累,就这一点就值得表扬了,你们还嘲笑人家,你说你们这样做合适吗?”吴婉怡走过去将朱虹蓁周围的禾苗清理掉,将朱虹蓁解救出来。

“常兴,要不咱们过去帮忙吧?他们确实是没插过秧,照他们这个速度,只怕等到他们插秧完成,秧苗都已经坏掉了。”周红兵说道。

“我也没插过秧。”常兴说道。

“怎么可能?你每年不都是自己插秧种田的吗?”张喜来不解地问道。他们还真是没见过常兴是怎么插秧的。

“我不是这样插秧的,我是直接把谷种点下去,让谷种长出来就行了。”常兴说道。

“啊?这样也行?”张喜来几个傻了眼。

“挺好的啊。”常兴说道。

“那我们三个去帮忙吧。你在一旁看着。”周红兵说道。

“我负责去给你们挑秧苗吧。我下田插秧肯定会碍你们的事。”张大雷说道。

张喜来与周红兵下了田,拿起秧苗开始插秧,他们两个在仙基桥肯定算不上手脚麻利的,但是在知识青年这里,绝对是最娴熟的。仙基桥的小孩子,哪个没去田地捣过乱?插秧自然非常有章法。

张大雷跑过去接过吴婉怡的挑子:“吴老师,我插秧慢,让我去挑秧苗吧。我的力气很大。”

吴婉怡没多大力气,便将手中的挑子递给张大雷:“常兴真的没插过秧?”

“他插过没插过秧我不知道,也从来没看到过,但是,常兴从来不会讲假话,我是知道的。既然他说他从来没插过秧,肯定是真的没插过。”张大雷说道。

“常兴,你不是在山上种了田么?怎么没插过秧呢?”吴婉怡奇怪地问道,她不是不相信常兴,而是很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