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3节(1/2)

本想看一眼过稿说明的赵德培伸出的手僵在原地,又默默地收了回去,沾了口水的过稿说明,他还是算了吧。

还是孟杰看出了校长和院长的心思,在傻笑了一会后,将自己的过稿说明递给了两人。

两人赶忙接过,一字一句看了起来。

卢学科是最先发现样刊的封面的。

“未来医疗与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

封面!封面是李教授和无限时器官贮藏技术!

加上上回的体外器官再生技术,李铮赫然连续登上两个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的封面了。

外媒对于科研方面的嗅觉远在国内媒体之上。

体外器官再生技术和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李铮名下的两样技术摆在一起,他们很快发现了李铮对未来医疗的布局。

“华国科学家与未来医疗。”

“华国已然走在了国际医疗技术的最前段。”

“未来医疗的门票已然出现。”

瑞士主流报纸登出“人类寿命与器官技术”的标题,代表着李铮的医疗技术正式进入了诺贝尔评审团的目光。

当国内媒体反应过来,大片大片赞美之词不要钱地往外撒的时候,李铮也接到了鲁伊斯的电话。

“李,厄洛替尼的第一阶段试验非常顺利,fda已经基本肯定了它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的作用,这就意味着靶向打击癌细胞的方法被官方所公认!国会已经基本松口了,我想我们可以开启前期准备工作了。”鲁伊斯电话里的声音充满着愉悦。

一项癌症新药,一项崭新思路的癌症新药,这足以让鲁伊斯的名声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当然是和李铮一起。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铮的心头还是一阵激动。

“那真是太好了。”他终究是改变了世界医疗史,生物学里最伟大的一次研究计划,在他的推动下,比前世早3年启动。

1987年10月,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并宣布他的总体目标是:在十五年内,以30亿美元的投入,搞清人类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到2002年底彻底解开人类遗传特征之谜。

既美国之后,欧共体、加拿大、苏联、巴西、印度等也纷纷提出了类似的计划,国际人类基因组织(hugo)宣告成立,而李铮实验室及第九实验室众人以独立机构名义加入hugo。

一时间,李铮在国内外的声望达到了最高峰。

**

“李,我看过你的论文。体外再生技术和器官无限时贮存技术,很了不起。”沃森说道。

他和李铮面对面坐在阳台上,面前的小桌子上摆着两个杯子,一杯倒了咖啡,一杯倒了清茶。

“这两项技术在学术上并不是太深奥。”

“但它们勾勒出了未来医疗的蓝图。我致力于研究基因,想要实现基因疗法,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当下医疗水平下,你的医疗蓝图更现实。”沃森摊了摊手。

基因疗法,通过编辑基因,来完善甚至完美人体,这是所有遗传学家甚至所有生物学家的愿望。

在李铮上辈子的时候,这种基因疗法基本完成了理论上的演绎,但从理论到实践,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李,我想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沃森说到这里,面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李铮挑了挑眉。

“比如呢?”

“诺贝尔,你知道的,我今年提名了你,还有我很多朋友。厄洛替尼和你的未来医疗都是候选,但我想若是获奖,会是前者。”

听到这个消息,李铮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许是因为已经站在了这个高度,诺贝尔对他来说已经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他摩挲了一下下巴,“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这确实是个足以影响诺贝尔的重量级原因。

沃森耸耸肩,“或许吧,它也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你的两项技术拥有者都是华国人,而厄洛替尼的话,至少还有鲁伊斯,这对那些瑞士人来说,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哦,不要误会,他们同样歧视我们美国人,只是打交道久了,对于美国人获奖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高了些。”

李铮哑然,这里理由虽然荒谬,却还真的现实。正如沃森所说,欧洲人的心理优越感好强,诺贝尔奖成立之初,那些奖项几乎都是欧洲人的,直到美国逐渐强大,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强国。

诺贝尔实在不能昧着良心忽视美国在科研上的世界性影响,才陆续有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是的,有一就有二,有了第一个美国人获奖,后面就容易很多了。

李铮摩挲了一下下巴,有第一个华国人获奖,那后面的也会容易很多吧,他嘴角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第一个获得诺奖的华国人?这个称呼似乎不错。

不过不管体外器官再生和无限时贮存技术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但其科研和商业价值却不在任何项目之下,甚至可以说,它是李铮手头上现有的最有潜力的项目。

“生物科技公司?”梁哲的右手轻轻弯曲,敲打着桌面。

“对,体外器官再生和无限时贮存技术,后者已然是个成熟的技术,能立刻产生商业价值了。已经有不少药企甚至技术公司来要求合作。你知道的,技术和药物专利不同,它更复杂。”

“李铮实验室已然不足以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生物公司运营这两项医疗技术。”

这是李铮斟酌许久的结果。

“理论上是可行的,你做个方案出来,我看一下。”

李铮……

行,商业方面你是专家你说了算。

最终,还是梁哲亲自做了这个方案。郑玲玲已然毕业,她毕业后没有进入家族企业而是选择继续呆在李铮实验室,臻赭生物成立后,她成了第一个加入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