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节(1/2)

梁哲……

李铮和肯特一起出了机场,一路上,肯特向李铮讲述了亚胺培南的现状。

亚胺培南已经成功通过了第一轮药物临床,fda已经批准默沙东做药物上市准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款号称抗生素领域革命的药物,将在1985年年底与世人见面。

“亚胺培南是一项十分伟大的药物。李,你知道的,术后感染一直是现代医学中的一大难题。而数据显示,亚胺培南的现世,能使得术后感染的死亡率下降两个百分点。”

“你可不要小看这两个百分点,全球那是数以万计的人口。”肯特显得十分得意。

“肯特先生是个非常伟大的人,他一手推动了亚胺培南的上市。”前面开车的司机突然开口道。

若是平日里,肯定必然毫不谦虚地接下这个赞美,然而今天,坐在他旁边的是李铮,一个独自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天才生物学家。亚胺培南的进一步改进意见还是人家提出的。

肯特面上少见地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李,你不要不高兴。皮特的女朋友因为术后感染,其他抗生素使用无效,自愿加入到亚胺培南的药物临床实验中,上帝保佑,这个坚强的姑娘最终战胜了病魔。所以他对我十分感激。”

“皮特,这位是李铮先生。香江那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发现者,他和我一样对亚胺培南的面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肯特认真地说道。

李铮莞尔,“亚胺培南是默沙东的亚胺培南,这个事实永远不会改变。”

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生物人,这个由联合国卫生组织颁发的奖项,好似后世娱乐圈里那些明星的金奖银奖,在本身实力背后还有许多隐性的因素。若是你空有实力,没有势力,那对不起,也许七老八十了组委会会良心发现,给你一个成就奖。

李铮相信,他荣获这个头衔,除了最近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体外器官再生”技术外,默沙东这个美国地头蛇应该出了不少力。

肯特闻言,哈哈大笑。

国外顶级学者的生活条件比华国国内好得多,譬如肯特这种,挂着默沙东技术顾问的头衔,除了大笔工资外,各种专利费也没少拿。于是这位布莱尔先生在离纽约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拥有一栋独栋的大别墅。

哪怕是三十年后,华国的学者们也没有获得与他们贡献相匹配的物质回报。那些在台上载歌载舞的明星的片酬动辄以亿计,而科研人员们兢兢业业,却仅仅只是富足而已,这还是在科研中混出头的学者,那些没混出头的呢?

大概三十年后的人,很难想象当初的华国学者们,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才选择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回到落后的祖国。

李铮在肯特家吃了午饭,随即婉言谢绝肯特提出的在他家留宿的建议。

“那好吧,我明天来接你。哦,是了。我或许没有说,我明天也是仪式见证者之一,我感到非常荣幸。”肯特这样说道。

李铮回到了联合国卫生组织替他订的酒店——珍珠酒店。

李铮走进酒店大门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群亚洲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略显消瘦的青年女人。

李铮脸上少见地露出一丝错愕,他认识这位女性。

或者说,后世稍微关注一下亚洲时事新闻的人,都不会对这位女性陌生。

仰国某位将军的女儿,后世仰国的领导者,这位女性命途多舛,却是个极其了不起的人物。

想起郑玲玲提到的联合国一般性辩论的主题,李铮的眸光沉了沉,难道华国也会有人参加?

他礼貌地为这位后世仰国的领导者让开了路,苗昂登对李铮微笑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在珍珠酒店里,李铮再次见到了梁哲。

?好巧,我是2104。”说到这里,李铮的眼睛眯了眯,他狐疑地看向梁哲,这真的是巧合吗?

李铮的房间是卫生组织替他定的,若是有心,并不难查到。

梁哲沉默了三十秒。

“异国他乡,我觉得我们还是在一起好。”

李铮摩挲了一下下巴,好像蛮有道理的样子。

经过一整天的长途飞行,李铮已经非常累了,下了飞机又要强撑着到肯特家吃了午饭,因此被午间的暖阳一照,整个人都困顿起来。

他打了个哈欠,拍拍梁哲的手臂,“我先去睡了。有事拨内线。”说着一边用手掩着嘴,一边向酒店电梯走去。

这一睡就睡到了下午四点,饥肠辘辘地起来,李铮本想叫客房服务,却想起梁哲房间就在自己隔壁,于是他起床,拖着拖鞋向旁边的房间走去。

只是他刚走出门,就和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人撞在了一起。

李铮被撞得后退两步,肩膀还有些隐隐地疼痛,他揉揉自己的胳膊,抬头打量了这个青年人一眼。

平头,黑框眼镜,一身还算得体的西装,面上带着极其紧张慌乱的神色。

“对不起,对不起。哦,不,扫雷,扫雷。”慌乱之下,青年人的中文脱口而出,随即又立刻改成了发音不怎么标准的英语。

李铮还真是佩服自己的好运气,两次出国,两次都能遇到同乡。

“有事吗?”既然是同胞,自然是能帮一把是一把。

那青年人听到李铮标准的华语,眼睛里一下盛满了兴奋的光芒。

“你……你是华国人。你有药吗?退烧药!我们书记烧了一夜了,但是一时找不到退烧药。”青年人紧张地问道。

药?李铮自然是有的,作为一个生物制药行业的学者,不,就算是后世普通人,也会有随身携带常用药的习惯。

“你等等。”李铮说着,转身走进房间。

他从药瓶里导出五六粒白色药丸,用白纸包起来。

“一次一粒,温水送服。一天两次,烧退下去后,最多再吃一次巩固。”李铮说着,将纸包递过去。

青年人激动地连声道谢。

“你是华国人,应该知道华国铁业吧,我们书记就是华国铁业的书记,如果你回了华国,有什么事可以去铁业大楼找我们。”青年说着,打量了一下李铮的穿着,随即挠挠头,“不过我想您应该没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