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节(1/2)

兴隆饭店的这顿饭,总共吃了三块钱,在那时已是不菲的数字。而吃的,其实也都是平平常常的东西,大约也就佐料丰富些。

吃完了饭,李佩雯又带着蒋珂蒋卓和蒋奶奶去了照相馆。蒋珂也是人生头一次见电视剧里那种搭在木架子上,拍照还要蒙头盖脸的照相机。摄影师嘱咐你别眨眼要微笑,在一阵闪光里照下你的样子来,就没得改了。

因为照相不便宜,他们一共也就照了两张相片。一张蒋珂穿着军装的单人照,一张全家福。

照完了出照相馆,李佩雯跟蒋珂说:“暗房冲照片得要几天,冲好了,我到时候给你寄过去。”

蒋珂点头,单人照倒没什么所谓,她想拿着那张全家福。到了军队,不能常回来,想家了,还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照完相片蒋卓便上学去了,李佩雯把自行车给蒋珂骑,自己骑三轮板车。这也没回去,她又带着蒋珂去商店买了一些零食,麦乳精、蜂蜜和水果罐头什么的,都是为了让她带去南京。

蒋珂在看着李佩雯买这些东西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她要和这个家庭分别了。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伤感起来,竟又有些不太想离开这老北京的四合院儿了,开始的时候明明那么的不喜欢。

蒋珂想起她穿越之前上大学那会儿,要走之前在家窃喜了一夜,想着终于可以离开家出去自由自在没人管了。那时候不懂伤感,也就突然穿越到了这里,才知道思念父母家人的滋味。

现在呢,大约是懂了。

第19章

蒋珂把麦乳精和水果罐头一堆零食抱在怀里, 看李佩雯还在东挑西选。她里头穿着白底印碎蓝花的褂子, 外面套了件深棕色的绒线衣。绒线衣是她自己亲手织的, 胳膊肘的地方被什么勾了起来,窝了一团照光便透的绒线。

蒋珂看她还要拿东西,腾出一根手指来勾她的绒衣, 跟她说:“妈, 够了, 不要那么多,走那么远带过去,怪累的。”

李佩雯回一下头, “再好的东西买不起了, 就这些, 给你多带几样。到了那边儿不能常回来, 别的人肯定也带了。部队里的日子一定也好过不到哪去,带着吃腻了还能改改味儿。”

李佩雯这么说着,又要了些蜜饯果脯。没付钱的先放柜台上放着,在瞧柜台里的东西。瞧一阵, 她默默伸手又去指住了玻璃柜台里的巧克力, 这么隔着玻璃看半天儿,忽跟蒋珂说:“要不给你拿一块尝尝?”

这年代, 谁家平平常常吃巧克力这东西?就是不平常的时候,吃得人也没几个。那得家境特别好些的, 才能吃上这口。

蒋珂看李佩雯真有要买的意思, 便使劲勾一下她的绒衣, 冲她摇摇头,“苦味太重了,我不喜欢。”

李佩雯这就笑了笑,心想她那样一个时代里过来的,什么没吃过。她吸口气,这也就把手缩了回来。然后觉得买的东西也差不多了,便付了钱出商店。

蒋奶奶还等在外头的板车上,屁股下坐一小板凳,手里拿着拐杖正发呆。瞧见李佩雯和蒋珂从商店里出来,回了回身微嗯一声,问蒋珂,“都买什么好吃的了?”

蒋珂把买的东西送去蒋奶奶手里,“奶奶您看看,爱吃什么就吃。”

蒋奶奶伸手拨了拨蒋珂拿过来的东西,布包里装着,都是些平常过日子不大买的东西。她拨罢了,看向蒋珂,“奶奶不爱吃甜口,都给你带走吧。”

蒋珂笑笑,转身去推自行车,就知道她不会吃。

从商店买完东西到家,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钟。到家后,还是赶着时间的,蒋奶奶坐在床沿儿上拄拐杖瞧着,李佩雯和蒋珂翻箱倒柜地收拾行李。

明儿就要走了,一旦入伍,头三年是没有探亲假期的,回不了家来。这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得准备,不能到了那里除了军装没别的换头。

蒋珂平日里穿的也都是些棉麻普通衣服,灰蓝白为主。偶尔有两件大红色的,都是原主喜欢的,她倒是没怎么穿过。但李佩雯收拾到大红色的线衫和褂子时,手上动作还是滞了滞,目光微暗。

蒋奶奶或许瞧不出来李佩雯这细致的举动,但蒋珂瞧得出来。她心里也知道,自己和李佩雯这半路母女的缘分,肯定是比不上人家亲母女的感情。李佩雯不知道在多少个寂静无声的夜里会想自己没了的老公,和突然不知去哪儿了的女儿,就像她会想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家人一样。

蒋珂瞧出来了,但也不说什么。她看着李佩雯把两件大红色的衣裳收回家里的箱子里,并没有放进她的行李里面。不一会儿,又看着她从箱子里拎出一件白裙子来。

拎出白裙子的时候,李佩雯眼里的微暗色彩已经没有了,她这会儿是满脸高兴,像揣着一肚子的欣喜,然后看着蒋珂问:“过年的时候裁新衣,给你多做了一件连衣裙,好不好看?”

李佩雯知道她不太喜欢艳色系的衣服,譬如扎辫子的头绳儿都喜欢用黑色的。蒋珂不知道她给自己多做了一件衣裳,便有些发愣。倒是蒋奶奶先开了口,说:“就白的,好看什么呀?”

蒋珂听蒋奶奶这么说,笑出来,把那裙子接到自己手里,往身上比了比,给蒋奶奶看,“奶奶您看,穿起来好看。”

白裙子确实什么都没有,简单的棉质布料子,只有袖口裙摆的地方掐了褶皱。但比在蒋珂身上,也就看出那么点感觉来了。蒋奶奶看下来,这就点了点头,“这么看着还可以。”

李佩雯也笑,把裙子拿过去叠起来往行李包里塞,嘴上说:“我想着你这夏天肯定能考上了,所以提早做了这裙子,打算你走的时候给你带走。没想到,比我想象得还早。还好赶早了做的,要不这会儿也没东西给你带走了。”

蒋珂心里觉得感动,嗓子眼儿像塞了棉花。她忽伸手上去抱抱李佩雯,说了句:“谢谢妈。”抱完了又去抱抱蒋奶奶,说:“谢谢奶奶。”

蒋奶奶摸摸她的头,“谢奶奶是应该的,但在谢你妈之前啊,得跟她算算账。瞧那时候她给你逼的,好好的孩子都快逼疯了。”

蒋珂从蒋奶奶怀里出来,抬头擦掉眼角氤氲出的眼泪,说话鼻音却重,“那时候妈当我胡闹呢,她不怪我,后来还支持我,我已经很开心了。”

蒋奶奶还是摸蒋珂的头,“仁义的闺女哟。”

而旁边李佩雯看着蒋珂流眼泪,自己也被勾得鼻尖酸酸的,眼眶不禁微湿。蒋奶奶摸着蒋珂的头,手上动作滞了滞,看着眼前的母女俩这样,自己也觉眼角要流咸水。

要分别了,一家人心里都有不舍。其实离家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蒋珂这时候就是矫情得要命,想哭,想抱着这几个“亲人”说舍不得他们。

蒋奶奶眨巴眨巴眼,先说了话,“大喜的事儿,别哭哭啼啼的。赶紧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没收拾落下的,别到时候临走了再手忙脚乱的。”

听了蒋奶奶的话,李佩雯先吸吸鼻子转身去再整理行李。蒋珂也把眼泪擦干了,喑着嗓子说:“我想好了,入了伍,我就努力表现,不犯错误,扎扎实实把舞跳好,搞好了业务,争取早点入党提干,然后再努力调回北京来。”

蒋珂对于文工团的了解,也不是全来自《芳华》,至少她对一些国家的歌舞团还是有所了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军师一级的文工团是不是真的都撤销解散了,她没那么了解。但是她想,不管解散不解散,她的目标是把舞蹈跳成一辈子的事,那么她就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南京军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她有更远大的目标,和穿越前的理想一样——进中央总政歌舞团,入中国舞蹈家协会。

她心里的这些事,和她之前要考文工团一样,说出来没人听得懂,所以她不说。她跟蒋奶奶和李佩雯说最简单的——入党提干,调回北京。

蒋奶奶和李佩雯这都听得明白,自然附和她,说:“好好好,我们可儿是有出息的丫头。等明儿回来了,也带奶奶去你们团里看看。”

蒋珂抓着蒋奶奶的手应,“到时候一定带奶奶去。”

李佩雯就这样把行李收拾,倒数着时间,等蒋珂要离开北京的点越来越近。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聊天,开心的不开心的都摆在桌面儿上说了透底。除了蒋珂的身份没说,其他的好好坏坏,都给说尽了。说到最后一句话歇的时候,一家人的心也就更近了。蒋珂把下午买的蜜饯儿也拿出来些,让一家人都泡在稀粥里吃了。好东西,哪有一个人独吃的。

第二天,李佩雯上班仍去上了半天班儿,下午请了假。蒋卓也就上了半天学,下午和班主任老师请假说要送姐姐。他现在在学校可得脸了,谁见着都要问问她姐姐的事情。一提起他姐姐蒋珂,谁都夸两句,说成大家伙儿的榜样了。

还有人说笑话,说蒋珂考上了文工团,把街头杏芳儿气得这两天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都饿脱相了。

这个是真胡说八道,哪有两天不吃饭就把人饿脱相的?

到了中午,李佩雯和面剁肉煎了鸡蛋皮,和蒋珂蒋卓一起包了茴香猪肉馅饺子和韭菜鸡蛋饺子。李佩雯说,家里的老传统了,有人出远门必须包饺子,这叫弯弯顺。北方人又爱吃饺子,所以忙活起来也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