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33(1/2)

往后,楼兰国将死心踏地为天朝臣属,永无二心。

叶依雪既代表楼兰国,也代表整个西域三十六国,献上大批各国献给天朝皇帝的礼品,包括不少西域物产,和来自极西之国的希罕宝物,在中土甚为少见。

萧若见多识广,涵盖东西,倒不觉得有多希奇,其中一批打造精美的弯刀引起了他的注意。

叶依雪解释说,这些乃是西方最有名的大马士革出产的弯刀,共一百柄,价格昂贵不说,还很难买到。她拔出一柄大马士革弯刀当场试刀,轻易便将普通钢刀劈断,而自身丝毫无损。

端的不愧是名刀,都快赶上天朝的宝剑神兵了,朝堂上一片赞叹之声。

萧若对西方这种享誉千年的名刀也有所耳闻,心中欢喜,高兴的接受了。将其中五柄拿去军备部分析研究,五柄在宫中收藏,剩下的分发给大内侍卫使用。

西征军中倒是没看见“赛李广”易秋疾回来。萧若问起他,柳长风解释道,易秋疾在军中当弓箭手教头兢兢业业,十分称职,后来与大食军交战时,他大展弓箭神技,箭不虚发,一连射倒了一百多个冲在最前面的敌人。使敌军胆寒,壮我军军威。

不过战争结束后,他醒悟到以往助封为虐罪孽深重,无颜回京见皇上。自愿留在西域驻守军中,继续当弓箭手教头,为国守边疆,同时也是赎罪。

柳长风说他曾言道,等日后有朝一日,他自觉以往的罪孽赎清时,便会挂印离去,远走天涯,继续当他的游侠。

柳长风等几个将领谈到易秋疾。惧都唏嘘不已,及对他的端方人品感到可敬,又为他一身本领最将却要埋没江湖觉得可惜。

萧若暗说可惜了一个人才。不过,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他若游走江湖行侠仗义,早晚会明白行侠仗义只能帮助数人,是小侠:而投效朝廷,却能造福于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那才是侠之大者。没淮儿他又会回来。

至于留守西域的五万官兵。封赏也半点不少,萧若派人将赏银运送去西域驻军处。待半年之后,萧若会调派另一支军队去西域轮换,届时,他们就可以回来了。

当天下午,将士们还未从升官领赏的喜悦中恢复过来,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内容是命他们稍事休整一日,后天也就是大年初三,五万精锐再奔赴高丽作战。由皇帝亲自统帅。

将士们得知高丽军情后,尽管身体疲惫,仍然非常兴奋,完全支持朝廷的决定,何况军情紧急,皇帝都不等过完年就御驾亲征,他们还有什么好说地,一个二个摩拳擦掌,只等着去高丽狠狠教训狂妄的东洋矮子。

萧若让他们加紧准备,损坏的装备该修的修。该换地换,还有就是好好休息。作好出征的一切谁备。

五万返回的西征军,带回了全部大炮,以及大部分护国努,除了损坏和报废的之外,还有大炮七十七门护国努一千二百多具。

而西征军出征的这大半年来,军备部又铸造出了八十门大炮,护国弩一千七百多具,萧若决定全部带上要让扶桑倭人尝尝超越时代的强大火力。去年炮轰倭人时,无知的倭人还以为是打雷,这回他们该要以为天崩地裂了。

此次皇帝御驾亲征,三万最精锐的御林军也出动。再包括在高丽地十万铁骑,共计十八万大军。天朝军队的精华基本上都投进去了,在这个时代,放眼整个地球,只怕再也找不出一支这么强大的军队。

萧若就是要以泰山压顶之势,将东洋扶桑人压个粉碎,永绝后患。

不料,第二日,南边又传来十万火急的军情:大理城已被安南军攻陷,大理国主阵亡,大理国灭亡。

胡廷大为震动,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

大理国的突然灭亡,无疑打乱了天朝的军事部属,天朝要么按受既成的事实,承认安南人对大理的占领要么就只有派遣大军前去征伐,可是目前正值非常时刻,天朝全力用兵朝鲜半岛,实在没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南方。

不过,随着大理城的陷落,无数大理人不愿臣服于残暴地安南人,便蜂拥去投靠正在南方边境等候时机的贾续,请求天朝的庇护。

贾续如今是天朝货真价实的平南将军,名正言顺,便来者不拒,大肆收留大理国难民,甚至不少大理残余军队也来投靠。

到后来,天朝平南将军简直成了绝望中的大理人眼中的明灯,不甘当亡国奴的大理民众潮水般涌来。安南军队也禁止不了。

贾续所部于短时间内急遽鼓胀起来,加上响应天朝号召的土着部落蛮兵,以及南方边镇两万天朝官兵,贾续所部竟达到了五六万兵之多,令安南为之侧目。

安南王深深忌惮,不敢轻易来挑衅,何况贾续背后是强大无比的天朝。

萧若见南边局势有惊无险,短时间内应该不至于有太大问题,便决定暂时不派援军,因为正要前往高丽的八万兵马当中,五万步兵是要强攻倭人城池地,不能抽调,而御林军是皇帝的亲兵,无论什么时候都该跟着皇帝行动,也不便调往南方,所以出兵计划不变。待到了高丽后,再从高丽的十万骑兵中抽出一半,去增援南方贾续。

考虑到贾续聚条的兵力越来越多,贾续虽深通谋略,足智多谋,却不怎么精通军事,特派柳长风都往南方边境,指挥全部兵马,贾续专门负责外交事务,以及用阴谋诡计算计敌人,充分发挥他的长才。

萧若胸有成竹,调兵遣将,一样样布置妥当。群臣一齐叹服。

次日一早,五万禁军步兵与三万精英御林军出城北上,前往高丽增援前线部队。

军中精锐尽出,皇帝一手提拔栽培的将领,除柳长风之外,全在军队中。而且包括一百五十多门大炮,三千余具护国努,实力空前强大。上至将领,下至小兵卒,都具有必胜的信念。

剩下的十多万非精锐禁军则继续留守京城,以备不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