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5(1/2)

“二哥。奖杯在哪里呢,拿出来给我们看看吧。”许贯英也催促道。

“不要急,不要急,我马上给你们拿。”许贯武说着。将行李箱中的奖杯拿了出来。一座是金球奖最佳影片奖。另一座则是奥斯卡金像奖的奖杯。

“哇金闪闪的啊”许贯英拿起来一个。放在手中掂了掂,“还挺沉的呢,二哥。这是真金的么”

“真金的话,奥斯卡组委会早破产了,是镀金的而已。”许贯武笑道,“再说如果是真金铸造,你一个人未必能拿的起来。”

“它代表的是荣誉,是地位,那是用真金都买不到的,傻仔。”许贯文拍拍许贯英的头,“这座奖杯是我们华人赢得的第一座奖杯,是无价的,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是啊,二哥就是棒,帮我们香港人增光添彩。”许贯杰也拍手叫好道。

许贯武脸上乐出了一朵花,此刻的感觉就是大字四个叉,爽

一家欢庆完后,第二天,许贯武正式上班。

走在公司里,所有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许贯武则抱拳拱手,“托福托福”,看起来颇有些趣味。

“许先生,金像奖的奖杯什么时候拿过来,让我们大家也见识一下”巨星经理人公司的职员大声喊道。

“回头我弄个展览柜,就摆在公司里面,让你们看个够。”许贯武笑着说道。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走进办公室,片刻之后,梁淑仪小姐就走了进来,“恭喜恭喜”

“托福托福,你怎么也像他们一样这么说话”许贯武拱手说完,忽然笑着问道。

“大家都替你感到高兴嘛。”梁淑仪笑了笑,“对了,这是你不在的几天里,院线的票房收入记录。”

“好。”许贯武接过来打开一看,主要还是流星蝴蝶剑、大哥成的票房纪录,上映快一个月的时间,都有三百多万的票房,实属是大不容易。

而邵氏上映的则是张彻大导演拍的八道楼子、杨权导演的大毒后、以及华山导演的飞龙斩。

这三部影片有现实题材的大毒后,有武侠题材的飞龙斩,还有功夫题材的八道楼子,可以说是三面齐发,尽可能多的吸引观众。当然反面来说,邵氏也似乎越发颓势了。

之前每个档期同时上映的影片最多两部,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左手打右手,但现在在观众都被许氏抢走的情况下,也只能一次多推出几部电影来抢观众。

只是这样一来,上映影片短时间内可能获得高票房,但新鲜期一过还会产生回流。所以邵氏如果要持续吸引观众,就必须持续不断的上映新片。

一个档期之内同时上映三部影片,一年下来至少要多产出二十部影片,这就带来巨大的投资成本。如果这些影片全都收得回成本,自然就是多多益善越拍越有。但如果出现票房惨败的情况,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效应。

事实上在好莱坞,六零年代末期到七零年代早期,因为受到新型电视产业的影响,所有影业公司的票房都受到严重冲击。观影人数迅速下降,票房收入急剧减少。

在此情况之下,有电影公司就采取缩减投资,大批量上映小成本电影的方法,期待能够获得盈利。

但是这样一来,电影的质素自然下降,不仅没有召回失去的观众,还让本来喜欢看电影的人赶到了电视机前边。

观众也有自己的道理,“电影拍得和电视一样了,干嘛还要花钱去影院呢”

后来,电影公司意识到这种错误,知道选择低成本大批量的上映影片。并不能振兴电影产业,反而会让他持续不断的萎靡下去。

于是改变了以前的种种谬误,选择高成本大手笔的投资,然后尽量延长电影的上映档期。

果然大成本投资的电影场面宏大,明星众多,故事曲折,再电视机前根本享受不到这种视听盛宴。

于是观众又被吸引,重新回到了荧幕前,虽然与四零、五零年代的观众数目不能相提并论,但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回升。

现在的邵氏其实就好像六零年代末的好莱坞影业公司。希望用低成本大批量的电影来获取盈利。但这样一来反而会让观众感到厌烦。

之前邵氏平均投拍一部戏的成本在五六十万港币左右,这样一来票房只要有七八十万,就已经算是赚钱的了。

但许氏现在投资拍戏的成本,却基本都在八十万港币左右。洪京宝、元飚师兄弟的败家仔、程龙的醉拳、楚原的流星蝴蝶剑。成本都在百万港币左右。

虽然演员成本相比邵氏来说的确增加了不少。但是同样在道具、摄影、场面等铺排上,许氏所拍的电影也的确比邵氏高上一筹。

邵氏到现在为止都还是在影城内搭棚拍摄,这是大片场大影城的好处。但也是他受局限之处。

邵氏影城再大,一年拍几十部片子,该取的景也都取到了。一个布景这部片子拍完,下一部片子继续拍,让观众还以为花钱看了同一部片子,怎么能让人觉得这钱花的值

而许氏因为舍得花钱,所以可以远赴韩国、台湾、日本、罗马等地取景,实景拍摄自然要比棚内布景来的逼真,而且坐飞机去国外拍外景,也让观众潜意识的就觉得这部戏投资大,花钱买票看得值。

这就会导致邵氏观众越来越少,而许氏观众越来越多。不过这个道理,好莱坞的诸位电影人也是吃足了苦头儿,足足想了好几年才琢磨透了这个道理。邵艺夫爵士如果想堪破这个谜团,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也不知道等他醒悟过来之后,还能不能来得及变更举措了。

“邵氏要麻烦了。”许贯武一看邵氏连着上映三部影片,就知道它挺不了多长时间了。

在七零年代末,八零年代初,邵氏就用过这种手段,在那段时间内,邵氏影城产片量堪称香港第一,每年推出七八十部影片,数量当真是吓人得紧,但是票房收入方面却不理想,并且很快就淘干了邵氏的家底,逼得邵爵士不得不关门歇业,将精力转移到了方兴未艾的电视产业。

相对于邵氏的急躁,嘉禾倒是稳扎稳打,由王羽主演的独臂拳王大战血滴子以及黄风导演的密宗圣手,票房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的主演王羽,就是当年主演独臂刀,创下香港本埠票房百万纪录的明星。后来离开邵氏投奔嘉禾,先拍了一部独臂刀大战盲侠,结果邵氏与嘉禾大打官司,声称独臂刀是邵氏独家的版权,不允许任何其他公司未经授权便使用。

嘉禾则也以当年拍摄时,王羽也有参与塑造人物为由,争夺“独臂刀”这个头衔的所有权。等双方花了几十万打完了官司,电影早就上映完毕,并且还获得了百万港币的高票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