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7(1/2)

种下意识的抵触和优越感,但后来越发觉得道理之深,根本不敢有丝毫的轻视,这些理论道理,和前世那些叫兽砖家一堆伪儒们所说的话语,简直就是云泥差别。

一堂课听罢,只觉得犹意未尽,不禁摇头感叹,怪不得多少人挤破头也想要进入天启书院,不仅仅是资历与关系,更是这种教学的大能贤才,对于知识的增益之处,难以想象。

这天启书院,并不仅仅只教儒学,还教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此六项很是重要,考举人的春闱时,便有关于数学以及礼学方面的考题。至于其他,虽然没有考到,但在以后,同样也会用到。

这个世界的制度不错,特别对数学的态度。

中国古代打压商人,最主要的原因,很简单也很可笑,就是那些当官的不会数学。

这并不是笑话,不会就一味的打压,将整个社会的经济体制拖的缓慢,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而在这个世界,科举涉及数学,当官懂得如何管理,就不可能再打压商人,虽然经商就不能科举的规定依然存在,但至少抱有鼓励的态度,这直接导致整个大夏王朝的经济体系蓬勃发展,海外贸易,西域贸易,源源不绝的带来了巨额利益,将国祚延长。

而在中国古代,虽然也有考数学当官,但却有严格的规定,只是选择专门人才才会进行,录取后,只能在和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并不掌握太多实权。

一日很快便过去,黄昏将至,难免有些疲倦,眨了眨眼睛,前面的祝英台回过头来:“奉常,过几日我们去寺庙祈福吧。”

“寺庙祈福你也相信这个”柳凭拖着下巴,有些无聊的说道:“再说我可是道士,和那些秃驴”可看着那变得哀怨的眼神,也只能改口了:“算了,我去还不行吗”

祝英台立刻笑着说道:“嘻嘻。我就知道奉常你肯定会答应,你这个人啊,吃软不吃硬。”

柳凭有些郁闷的道:“你这是吃定我了”

转眼三日过去,这一天是书院小考放榜的日子,学生们全部挤到一面巨墙的下面看着自己的成绩。

柳凭和祝英台还有王宏也去了,定睛一看,果然不出柳凭预料,祝英台的名字高高在上,位于第一。

而柳凭的名字则在第五。

“第五。”看着这名次,柳凭松了一口气,而后情绪又有些复杂,也不知是失落,还是高兴。

“我是七十九擦放松过度的结果吗”王宏十分郁闷。

祝英台见自己竟然是第一,微微皱眉,看着柳凭说道:“怎会如此我竟然是第一”

柳凭笑着道:“我早就说你是第一了,你偏不信”

秀才们议论纷纷,显然对这个结果很是意外,祝英台这名字很是耳熟,细细一想,不就是那外表不凡,很是英俊的家伙吗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得到第一

不少秀才纷纷围了过来,和祝英台攀谈着,这让她很是不耐,和他们在这里废话,还不如和柳凭一起去寺庙祈福呢。但一时也推脱不得,那样容易得罪人,她还是知道的。所以很是为难。

这时黑脸汉子鲁亮走到柳凭的身边,讥笑一声道:“我是第二,虽然不想竟然被那祝英台抢了第一,他还真是有些本事,只是不想,堂堂少年奇才的柳兄怎么会在第五嘿嘿,莫不是那些教学们老眼昏花了”

柳凭板着面孔道:“柳某不才,只是侥幸得了案首,这很早以前就和你说过了,所以对这名次心服口服,怎么敢对教学妄言定论”

鲁亮刚想说些什么。突然,啪一声,戒尺抽中了他的脑袋。

“哎呦”一声,鲁亮有些恼火,是谁敢打自己作死吗不是忙转过头,心却凉了半截,竟然是李夫子,黑黑的面孔顿时变得煞白。

“我和其他教学夫子们老眼昏花了你再说一遍”教学严厉叱着,让周围诸多学子都噤声了。

“不敢”鲁亮低头说着。

教学却毫不留情:“手心拿来”

鲁亮伸出手心,啪啪啪啪的打了五六下,手掌的肿了,但却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李夫子道:“不敬师长,这可是退学的惩罚,但你是初犯,我只打你几下手心以示惩戒,还且问一问你,心中可服”

鲁亮连忙说道:“学生服,再也不敢妄言。还请先生原谅。”

哼了一声,李夫子转身离去。

鲁亮的脸很是难看,简直快要哭了,只是和柳凭的一句玩笑话,便在李夫子的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响,自己怎么就那么悲催狠狠瞪了一眼柳凭,不顾周围学子们同情的目光,转身快速离去。

这时祝英台才摆脱诸多秀才们的热情攀谈,来到了柳凭的身边,问着:“刚刚发生了什么”

柳凭笑道:“发生了一件小事”

祝英台道:“走吧,今日无课,我们这就动身去寺庙吧。”

柳凭点头,看了眼旁边的王宏,问着:“仲博去吗”

“不去我要好好苦读一番,这成绩,叫我如何面对爹娘呐”这王宏的表情和刚刚的鲁亮有些相似,也就不好盛邀,任由他去苦读了。

天启书院坐落在扬州的樟郡的郡城,而樟郡最有名的寺院莫过于仁和寺,香火极盛,香客无数,那里的和尚个个被养的肥头大耳,富得流油。而与仁和寺形成对比的,非青山寺莫属。当然了,也要有人知道青山寺这个名字才是。

本以为会去那香火昌盛的仁和寺,却没想到一路骑马,来到了一座有些偏远的寺庙。

坐落于半山腰的青山寺,几乎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倒也有些心灵虔诚的信徒不远路途艰难,每月坚持过来烧香拜佛,捐赠许些香火钱,才让这青山寺支撑了下来。

所以当方丈得知有两个穿着青衫的秀才来临之时,便立刻亲自出来迎接。

“老衲乃本寺方丈,法号戒嗔。见过二位施主。”穿着有些破旧的袈裟,一个干瘦的老头,双手合十,朝柳凭与祝英台行礼道。

“见过方丈。”柳凭与祝英台连忙回礼。

祝英台道:“方丈我又来打搅了,上次听闻方丈讲经,破去心中块垒,念头至此通达。真是感激不尽。”

方丈道:“此非老衲之功,本是施主悟性所致,何须道谢

祝英台道:“虽有悟性,但不得点拨,哪里能通达不谢方丈谢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