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节(1/2)

秋晚走出去了好远,才忽地想起来:“惠嫔娘娘呢?”

往常有这种事情,惠嫔必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凑热闹,这些天一直作为玉球被秋父缠着,秋晚也是现在才发现,惠嫔竟是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过来找他了。

“她去驻扎在江州的军营了。”萧云桓道:“那日你爹说的事情让她放在了心上,如果是真的,距离她出宫也不远了,她手痒痒,便打算先去军中适应一番,等以后真的有了那一天,也好有个准备。”

和微服私巡比起来,还是军营更得惠嫔的喜欢。

秋晚点了点头,便没有再问。

她前天变成玉球的时候,已经被秋父带出来看过了一眼,走过熟悉街头,秋晚的兴致倒没有前天那么高,只是在经过陌生的秋父没有停下来过的摊位时,才会多看几眼。

相比起她,反倒是萧云桓兴致勃勃的,几乎没经过一个摊位,便要停下来看一看,看一看不说,还非要招手叫一叫她。

他们停在那个中年男人的首饰摊前,萧云桓在摊前兴致勃勃的看了许久,对着那些木制首饰挑挑拣拣,又不时地拿起一根木簪在秋晚头上比划比划,看看合不合适。

中年男人好奇地看了他们好几眼,才忍不住出声问道;“夫人是秋大人的女儿吧?”

秋晚讶异地抬起头来,惊讶地道:“你怎么知道?”

男人憨厚地笑了笑:“夫人头上戴着的簪子,就是秋大人从我摊位上买走的,那是我亲手做出来的簪子,我能认得出来。再说了,夫人与秋大人、秋公子长得有几成像,我才认出来了。”

秋晚回头看了兄长一眼,这才无奈。

在青城县中,有谁不知道秋父和秋晚兄长的呢?

虽说是微服私访,可带上了秋晚兄长,反倒是还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萧云桓对此浑然不觉,总算是在摊子里挑中了一根合心意,他让秋晚将头上的簪子换下来试了试,见十分合适,顿时满意无比,动作利索地掏出了钱袋。

“这根木簪多少银子?”

摊主连忙摆手:“前几日,秋大人在我这里订做了铃铛,已经是多给了我钱了,这根簪子就送给夫人吧。”

萧云桓扬眉:“这是我送给我夫人的,和秋大人有什么关系。”

摊主:“……”

摊主和他大眼瞪小眼,见他坚持,才道:“八十文。”

萧云桓这才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  五两银子有点多,我给改一改

第138章

秋晚头上的木簪都没有戴多久, 就换了一根新的。

这使萧云桓亲手买给她的,意识到这个, 秋晚的脸也有些热,很是羞涩。

萧云桓却是浑然不觉,拉着她左看看右看看, 满意地不得了,又拉着她继续往前走。

“这青城县我还是头一回来, 倒是以前听你说过许多次这儿的特色小吃,如今既然都来了, 不如带我去尝尝这儿的口味。”

秋晚软声道:“相公方才刚用过早膳,如今肚子里还饱着, 想来就算是去吃也吃不下, 不如等中午时,我再带相公去他这儿最有名的酒楼里。”

萧云桓没有什么不同意的。

众人往前走了没几步,便有一群书生打扮的年轻男人走了过去, 一边说着笑着走进了路边的茶楼里。萧云桓又停下脚步,抬头望去,就见茶楼里已经有了不少人, 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恐怕是青城县周围的所有书生都聚集到了这里。

萧云桓回头问:“今日是?”

秋晚兄长连忙道:“回……今日是书生们聚在一块儿辨诗的日子。”

“辨诗?”萧云桓来了兴致。

秋晚兄长解释道:“是家父之前提出来的主意, 说是读书人每日只知道在家里读死书, 不如出来交流,刚开始办了一届辨诗会,后来他嫌麻烦, 便放弃了,只是这个习惯却留到了现在,因此每月都有一日,附近的读书人会赶到这个茶楼里来辨诗,又或者辩论四书五经,这个惯例已经保留了许多年,如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如果有兴趣的,每月十日,来茶楼底下等着就好。”

萧云桓打量了一下周围,果然,除了书生打扮的人之外,还有许多穿着普通的人,他们已经在茶楼底下等着了。进了茶楼就要有消费,书生们会在二楼的平台上辩论,声音洪亮,不用进去也能听的到,因此也有很多人愿意在外面等着。

见他脸上有些兴趣,秋晚兄长便立刻提议道:“您难得来这儿一回,不如进入瞧瞧吧,这在我们青城县,也是有名的景色了。”

萧云桓欣然应下,牵着秋晚的手,抬步走了进去。

众人在二楼找了一个雅间,位置很好,正好能看到那些书生辩论,听得也是十分清楚。

萧云桓一坐下,茶楼里的负责人便立刻敲门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冲着秋晚兄长问好。

秋晚兄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实不相瞒,这栋茶楼也是家中的产业。”

萧云桓:“……”

不得了。

他现在觉得那些来辨诗的书生,都是被秋父利用的棋子了。

有书生们在这里举办辨诗会,便有无数人慕名而来,来的人多了,酒楼的生意就好了,单这一日,就是往常不知道几倍的利润。

萧云桓沉默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假装自己是什么也没有发现。

茶楼里的点心味道也不错,秋晚兄长做主将茶楼里有名的点心都点了一份,等那些点心陆续送上来的时候,辨诗会也总算是开始了。

一位书生站了起来,率先吟了一首诗,抛砖引玉,很快,所有的书生都参与了进来,辩论声不停,偶尔激动之处,那些书生还引经据典,情绪激动,气氛也很是热闹。

茶楼内外,来听辨诗会的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不管是读没有读过书的,都津津有味地听着,偶尔那些书生停下时,还会配合地拍掌叫好,十分热闹。

萧云桓也听得兴致勃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