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2章 卖国贼溥仪(1/2)

直奉大战,最后以吴佩孚的失败告终。

这个结果对于北洋时期的人来说,多少有些遗憾。

原因很简单,就目前的乱世而言,吴佩孚是最有能力统一全国的。

大家早就受够了连年战乱,无时无刻不期待着有人能够统一全国,让他们能够过上安定的日子。

现在最有希望横扫天下的吴佩孚败了,这也就意味着动荡的年代还将持续。

要是吴佩孚光明利落的败在张作霖手中,那他们还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毕竟技不如人,也怪不得他人,只能说吴佩孚没有那个能力结束战乱。

可偏偏并不是吴佩孚的问题,而是冯玉祥背后捅刀子,使得吴佩孚惨遭大败。

按照直奉双方实力分析,要是吴佩孚没有遭遇冯玉祥这一出,那张作霖肯定不是吴佩孚的对手。

所以千错万错,都是冯玉祥这個临阵倒戈的小人的过错,害得他们还将持续更久的战乱。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在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背刺直系,临阵反水,导致了直系的失败。”

“一般认为,冯玉祥背刺直系是为了自己上位,但其实冯玉祥临阵倒戈的原因并没这么简单。”

“而冯玉祥倒戈后,为了立人设,选择驱逐身在紫禁城的溥仪,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

“比如说,张作霖就非常生气。”

“按常理而言,张作霖出身草莽,他的伯乐是徐世昌。”

“溥仪只是前清的退位皇帝,对张作霖并没有提携之恩,两人貌似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张作霖对此为何会生气呢?这事说来话长。”

张作霖:冯玉祥把溥仪驱逐出京城,完全打乱了我的部署,让我如何能不生气。

虽然他没有承溥仪的恩情,但溥仪对他有大用,必须要善待溥仪。

当他得知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北京城,他对冯玉祥做的蠢事异常愤怒。

他在东北称王称霸,可并不安定,还时刻面临满清遗老遗少的复辟威胁。

当然了,凭借他手中的兵力,他自然是不惧那些遗老遗少的。

可问题是那些满清遗老遗少勾结小日本,想要复辟满清政府,这就让他不得不警惕了。

小日本虽然讨厌,但实力确实强大,他不得不忌惮。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才选择拉拢溥仪,就为了应对那些遗老遗少和小日本联手搞事情。

为了博得溥仪的好感,他不知道送了多少银钱给溥仪补贴用度。

可现在冯玉祥把这一切都搞砸了,硬生生的把溥仪推向小日本,他自然生气了。

“关于冯玉祥和直系的矛盾,要从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大战后开始说起。”

“直系大败奉系后,曹锟就对军事不感一趣,开始专心参选总统。”

“而参选总统需要竞选经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吴佩孚认为,与其把有限的资金浪费在竞选总统上面。”

“还不如利用这笔钱去买军火扩充武装,为日后统一全国打基础。”

“但曹锟对此不以为然,坚决要选总统,曹、吴始终谈不拢。”

“于是,两人就此闹掰。”

“吴佩孚一怒之下,不在北京待了,跑回洛阳大本营,让曹锟很没面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原本只是直系边缘人物的冯玉祥站了出来,他对曹锟大献殷勤。”

“为了能让曹锟当选总统,他忙前忙后,大肆张罗,最终赢得了大哥曹锟对他的信任。”

“而曹锟也是投桃报李,让冯玉祥一飞登天,搞得吴佩孚很没面子。”

“因为这件事,吴佩孚和冯玉祥结了仇,也导致身为直系二当家的吴佩孚没少挤兑冯玉祥。”

“比如,吴佩孚故意找茬,免去了冯玉祥的督军一职,改任为陆军检阅使。”

“冯玉祥丢了地盘,失去财政来源,手里仅剩军队,被吴佩孚卡住命门,发展受到限制,这也是他后来要发动北京政变的原因之一。”

曹锟:我后悔没有听吴佩孚的话,没有看出冯玉祥的不臣之心,结果导致如今这局面。

一想到冯玉祥的临阵倒戈,从而导致直奉大战失败,而他也被冯玉祥软禁起来。

他就后悔不已,痛恨当初固执己见,没有听吴佩孚的忠告。

当初冯玉祥在他跟前鞍前马后,为他竞选总统跑上跑下。

也正是这样,他当选总统后,就对冯玉祥大加封赏。

那时候吴佩孚就告诫过他,说是冯玉祥这人品行不行,不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可他以为吴佩孚只是忌惮冯玉祥才这么说的,就没有当一回事,依旧我行我素。

可万万没想到,他对冯玉祥有知遇之恩,却还是被冯玉祥背叛。

他此时此刻万分后悔没有听信吴佩孚的忠告,要不然如今也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更是让直系势力的大好形势付之一炬,彻底断绝了统一中华的希望。

“这件事站在吴佩孚的立场上想一想,貌似没什么毛病。”

“自家主公不务正业,自己做小弟的冒着被边缘化的风险死谏。”

“结果这时候跳出来一个弄臣,诱导主公继续在那条邪路上飞奔。”

“如此不靠谱的人,也难怪会修理冯玉祥了。”

“然而冯玉祥不这么想,他不是吴佩孚的嫡系。”

“见吴佩孚容不下自己,便在暗中策划倒直。”

“于是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夕,冯玉祥就主动派人去联络张作霖。”

“而张作霖也知道,虽然奉军这时候已经改头换面,飞机、重炮、坦克、军舰一应俱全,战斗力大大增强。”

“但真要打起来,奉军未必有把握战胜直军。”

“在这种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两人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关系。”

“接下来就有了战场上戏剧性的一幕,当直奉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冯玉祥突然倒戈。”

“连夜带兵杀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当年被他自己捧上了总统宝座的曹锟。”

“这一突如其袭来的变化,导致直军全线溃败。”

“吴佩孚战败后,冯玉祥和张作霖很快又产生了矛盾。”

“张作霖强势入关,摆出一副以大欺小的架势。”

“冯玉祥打不过张作霖,为了制衡奉系,拉拢革命力量。”

“便拿溥仪开刀,让部将鹿钟麟带兵进宫,把溥仪给赶出了紫禁城。”

溥仪:我招谁惹谁了,凭什么违背《清皇室优待条件》把我赶出去紫禁城。

想他堂堂一大清皇帝,如今虎落平阳被犬欺,现在更是连家都回不去了。

当初他的额娘和袁世凯谈得好好的,只要同意退位,民国政府就优待他。

答应得倒是挺好的,可最后却一再违反优待条件。

先是民国政府答应每年给与固定的银钱养活紫禁城,可后面要么拖延付钱,要么减少额度。

而且优待条件规定紫禁城属于他的家,可现如今他被赶出了家。

张作霖之前一直送银子接济他,让他对张作霖的印象大好。

而冯玉祥和张作霖是一伙的,让他怀疑他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是不是有张作霖的授意。

现在回想起来,张作霖之前讨好他,肯定是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的。

“驱逐溥仪后,冯玉祥干了一件很缺德的事。”

“那就是卷走了不少紫禁城中的宝物,用这些财宝补贴军费。”

“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因为鹿钟麟后来也承认,如果不是靠变卖紫禁城的财宝,国民军单靠西北几省的税收也撑不到北伐军北上。”

“听说冯玉祥驱逐了溥仪后,张作霖当时就怒了。”

“张作霖之所以会勃然大怒,倒不是因为冯玉祥借着铲除封建余孽的名义,背着他抢宝贝,吃独食。”

“张作霖不缺那点零花钱,他真正动怒的原因是想利用溥仪,想把博拉到自己一方。”

“张作霖为什么要拉拢溥仪呢?这说来可就话长了。”

“袁世凯死后,张作霖费尽心思终于坐上了东北王。”

“但是东北的满蒙复辟势力很大,经常在东三省搞一些复辟运动。”

“比如肃亲王善齐、恭亲王溥伟就重建宗社党,在辽东一带召集土匪,悄悄地组织勤王军搞满蒙独立运动。”

“这些人如果只是自己干,张作霖倒是不怵。”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背后有日本人的支持,历史上著名的川岛芳子就是善齐的女儿。”

“日本支持满清复辟,这就让张作霖很苦恼了。”

“为了压制这股势力,张作霖便想到拉拢溥仪,希望借助溥仪在满蒙贵族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夯实自己东北王的地位。”

李世民:小日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知,竟敢觊觎东北的领土。

从小日本发动甲午海战那时候,他就知道小日本也想瓜分中华大地。

现如今过了这么长时间,清政府都已经倒台了,小日本依旧还惦记着侵吞中国领土。

小日本之所以支持复辟,他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就是为了扶植傀儡政府,要不然肯定不会这么好心。

他也很清楚小日本的战略,无非就是在东北地区帮助溥仪复辟清政府。

而溥仪因为是在小日本的支持下复辟的,就必然会依赖小日本,从而不得不听命于小日本。

如此一来,小日本就可以通过溥仪这个傀儡大清皇帝控制中国东北地区。

然后再以东北地区为根据地,一步一步向南方推进,以便于实现最后侵吞整个中国的狼子野心。

而他也明白,溥仪肯定会忍不住接受小日本的帮助,寻求复辟清政府。

从那些满清遗老遗少背后有小日本的支持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些满清宗室完全不顾中国利益,彻底倒向了侵略中华大地的小日本。

他不相信那些满清遗老遗少不知道小日本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可依旧选择投靠与虎谋皮的小日本,可见满清宗亲俨然变成了卖国贼。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前,为了讨溥仪的欢心,张作霖没少在他身上砸钱。”

“比如1919年,张作霖就给溥仪的老爹载沣汇了一笔巨款,以资助溥仪的日常开销。”

“那时候正是溥仪比较困难的时期,开支全靠北洋政府的施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