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章 买自行车和被套路(1/2)

晓市现在几乎就是苏木的副业。

逢市必到。

因为睡眠充足所以头脑更加清晰,再加上金手指的作用,能够让苏木更容易得到买卖双方的心理底价。

操作起来简直犹如神助。

三点多的时候遇到了陈大奎。

两人碰头后都没开口,眼神交流一番就各自忙碌。

晓市别看只是一条街上,但人流量很大,商户的流动性也是一样。

大多数卖家都是一锤子买卖,手头的卖掉就会拔腚。

买东西的也差不多。

像苏木、陈大奎这样的二道贩子在晓市的市场保有率很低。

目前而言,属于绝对的蓝海市场。

哪怕再小两号的晓市,也能轻松扛得住苏木和陈大奎双剑合璧。

没有丝毫影响。

五点多,苏木和陈大奎又默契的在附近相约。

“大奎,你手里有自行车票吗?”

大奎摇头。

“哥,你要买自行车吗?要不板车我给你骑回去吧。”

“不用,还是你先骑着吧,照计划,我怎么都得弄辆自行车的。”

苏木的主意很正。

毋庸置疑。

大奎从兜里掏出五六张工业券,递过来。

“我这里有几张工业券,哥你先拿着,攒够了也行。”

工业券苏木今儿也想着来着,但毕竟不是长期摊位,也还没弄到太多。

不过,加上陈大奎给的这几张,刚好够了。

这运气,碰巧了刚刚好。

两人去吃了早餐卤煮火烧。

这一顿自然是苏木请。

凡晓市附近,必有小吃摊位。

就像写字办公楼附近必有小吃一条街类似。

都是基本的商业生存密码。

饭后陈大奎有事要去忙,苏木让大奎顺路把他送到耿叔家附近。

苏木原本是要先去大珊栏找陈雪茹的,但恰好大奎去的地方路过耿叔家附近,索性就又改变了计划。

反正苏木时间大把,内容是既定的,顺序之类的,倒也无妨。

谁让碰巧了呢。

耿叔两口子在家。

其他人都出去忙活去了。

小孙子也上小学了,家里就老两口清闲。

耿叔这几年身子骨没那么利索,所以板车也转了出去。

性质跟苏木的情况类似。

‘租’给了同院一个邻居的孩子。

“……那说好了,晚上去前门小酒馆喝一壶……”

“成,就这么定了,耿叔,要是遇着牛爷,咱就一起拼个桌。”

“我懂你意思,到时候我喊他一起过去。”

苏木当年能够拿下小酒馆拉酒的活,耿叔是直接推荐人。

而实际跟小酒馆徐掌柜联络的,其实是牛爷。

双重关系推荐才会让苏木进了徐掌柜和蔡经理的法眼。

所以苏木承牛爷一份情,既然要去小酒馆聚一聚,那自然喊上牛爷,更为合适了。

从耿叔家出来,苏木去了大珊栏的绸缎店。

从前面绕到后院,进了门打算直奔二楼去敲门。

“嘿,爷们儿……”

片儿爷从店铺的后门探出头来。

“片儿爷,雪茹姐回来了吗?”

苏木随口问道。

既然碰到了片儿爷,那就问一问,也省的自己上去胡乱敲门。

片儿爷很热情,熟络的把苏木让进铺子里,还张罗着给他倒水。

大冷天的,苏木不差那一口热水,但心里很暖和。

“没呢,往常她要是这个点儿都不回,八成得年后再回来了……”

既然雪茹姐没回来,苏木也就没了在这里待着的心情。

“片儿爷,您忙着,我先回了啊。”

“不再多坐会儿了?”

“不了,回头要是雪茹姐回来,您记得跟她知会一声。”

“放心吧,保准落不下,

片儿爷把苏木送到铺子门口,目送苏木走远才转身进了店内。

越是临近年底,铺子里越是忙碌。

从大栅栏出来,苏木顺路去了前门自行车商店。

这家店已经开了有30来年了,过去都是扎辫子穿袍子的爷们来买车子骑。

苏木在店里还看到了几张照片,感觉挺新奇的。

不过照片是正在从墙上摘下来,要不然苏木也没太注意。

毕竟是来买自行车的,又不是浏览参观的。

“伙计,这种见证历史的老照片咋摘下来不继续挂着了?”

店员对此笑而不语,随即岔开了话题。

“就……这辆吧。”

别人买自行车,都得挑挑拣拣,或者按着自行车票上的固定样式,从好几辆车里选一辆,还得试骑一下子才下定决心买。

而苏木则不然。

对于自行车,对于很多人喜欢的大链套十三型锰钢自行车,苏木没什么特别的购买冲动。

在他的理解中,自行车在种家的变化如同段子一般。

代步工具而已,看顺眼就足够了。

半链条的其实更顺苏木的意。

掉了链子再装上也比较顺手,起码不用拆链盒。

没多逛,就在店门右侧挨着门边的位置,随手选了一辆。

上海自行车三厂生产的1102型凤凰男式自行车。

店员嘴里扬声让开票时,喊的是‘凤凰牌28吋脚踏车一辆’。

142.8元。

店员态度很好,跟供销社那群嘴脸态度凭心情的销售员不同。

而且一点也没有瞧不起苏木‘腿瘸’的意思。

刚才上小台阶想去推自行车出来,店员还伸手想要搀扶来着。

小伙子心性挺好的。

苏木很满意,所以也就又多买了点配件,几乎是将店员的推荐,全盘接纳了。

51型永字自行车锁2.76元。

自行车前叉镀锌保险叉(俗称保险杠)2.68元。

自行车前后轮轴上的圈0.14元。

自行车圈是那种在自行车行驶中自动去掉黏在轮轴上灰尘的小物件,既实用又美观。

最后就是车灯。

这个年代,自行车是一件重要的交通工具,按规定晚上自行车行驶要有车灯。

车子出厂时在车龙头上就有专门安车灯的装置。

苏木买的是最高档的摩擦车灯,6.3元。

这种车灯是利用自行车行驶时,车胎转动带动摩擦车灯的电机自动充电,点亮车灯。

比使用2节一号干电池的方形车灯贵了不老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