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北晓市之旅(1/2)

夜深人静。

一道身影从鼓楼东大街的某条胡同角落一闪而过。

苏木早有计划,办完了事儿没有回家。

而是直奔雍和宫附近的那个晓市。

这边的晓市也挺知名的。

规模几乎跟德胜门的晓市并驾齐驱。

京城早些年的晓市有南北之分,建国前后又有东西之别。

其中的南晓市,最初是在崇文门外药王庙西、半壁街以南附近,建国后移至现如今的东西晓市街。

也是苏木常去的东晓市。

它既是早些年的南晓市,又是现如今的东晓市。

而西晓市起初在德胜门外桥东的北河沿儿上,现如今的位置,据说就在醇王府西墙外段家胡同附近。

北晓市,就是雍和宫附近这个。

其实京城的晓市非常多。

在物资匮乏和计划经济模式下,老百姓有‘自我调剂易货’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会有市场。

但晓市之所以被称为鬼市的原因,除了破晓即散外,另一层含义就代表着‘隐蔽’。

除了周边附近居住的人们外,也就是通过同事、朋友、亲戚等私密关系口口相传获取消息来源。

所以隔远一点,闻其名不知其位的情况居多。

苏木知道东西南北晓市的‘典故’,还是托了行业的福。

‘板爷儿’圈里同行,可不像苏木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整天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称一声‘京城通’不为过。

耳边听着各种消息,再经过苏木自己脑海中对信息的去重、排列以及汇总,得出准确的结论。

过程虽然有些复杂,但结果却相当准确。

从一开始翻墙入户,到最后苏木从那个独门独院离开,前后不足二十分钟。

效率惊人。

从翻墙走人到来到雍和宫附近的北晓市,也用了差不多二十分钟。

这还是苏木畅意奔跑的结果。

来到北晓市,苏木

接着,便从心底涌出一丝期待感来。

雍和宫这片的晓市,其规模远比东晓市差的多。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北晓市和西晓市不仅每周聚集两次,且还延长了一个小时的原因了。

市场所需嘛。

晓市的存在,建立在老百姓供需诉求的基础之上。

从商业角度理解,老百姓的供需,就等同于商家的利润。

当利润达不到商家心理,那么能采取的传统手段,就是增加经营周期,也就是每周从一次变成两次,每次从三点开始改成两点开始……

而商家利润在无法增加商品种类的情况下,除了延长经营周期,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提高客单价。

也就是说,苏木

这就是商人的洞察力。

找了个没人的角落,苏木拎出他的晓市专用大麻袋,一头扎了进去。

晓市的氛围,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让苏木倍感亲切的地方。

原始落后,好面儿又纠结。

秘而不宣的砍价方式避开了价格信息透明化。

好面儿又缺乏经验的那群可爱的‘客户同志’们,

更是给了苏木‘见人下菜碟’的底气。

一群无法遮掩对物资渴求的客户,遇到了身经百战能够将坐地起价融入骨髓的苏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