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0章 恐大汉无凉州矣(1/2)

张温、周慎、董卓等西征凉州失败,后果重大而恶劣,不仅预示着凉州从此陷入长时间混乱,还意味着从此丝绸之路几乎断绝。

整个凉州十郡、二属国,外加西域数十国,只有5个郡还受大汉中央控制,黄河以西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东西近三千里领土处于半失联,不在服务区;西域长史府东西四千里尽数丢弃,朝贡不再,来自西方商人、僧侣、香料、宝石尽数断绝,中原的丝绸、瓷器减少许多收入。

朝中批评弹劾的奏章如雪花一般上给皇帝,民间的批评建议则投递给公车属。

不论主战派皇甫嵩、杨彪、议郎傅燮,还是主和派司徒崔烈、关东世家,亦或是居中摇摆的大将军何进、袁隗,一致批评董卓擅自撤退,周慎畏敌败逃,张温指挥不利,然而却没多少人能提出解决方案。

西征凉州失败之后,张温深知必被弹劾,在给朝中的奏章上,首先写“当今天下遭涝之灾数年矣,朝中钱粮不济,而凉州之危局,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开支极为巨大,故有司徒崔烈弃凉州之议,满朝臣子未必无内心赞同司徒之议者。朝中诸官既无决心,西征士卒难免不因此心存疑虑。。。”

把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归咎于朝中没有决心。

“深究失败之原因,诚然有臣号令失措、属下将官进退失据之原因,亦有三个缘故,其一豪族与叛军里应外合非一日,断我驿道、通信;其二,凉州诸郡皆贫困,无以供军需,需从关中运粮,然而道路曲折,兵粮难运,冬季天寒,冬衣辎重缺乏;其三,郡兵不精,虽多而无用,徒费粮草。”

张温将失败的原因推到粮食转运不成,士卒不精上,之后提出方略:

“臣以为,平凉州之乱,首要在于运粮食,其次在于精练士卒,兵在精,不在多。首必运粮囤积于汉阳、陇西,必足五万人三月之用,然后遣上将帅精练士卒五万,效仿段颎故事,向西而征。

故臣只在陇西、汉阳、北地郡留下少量将吏、士卒收集溃败逃散士卒,协助汉阳太守盖勋、凉州刺史杨雍等修复守护城池。臣则率领大部分士卒翻过陇关回到扶风郡、京兆尹,发给过年慰问品,让士卒、壮丁各自归家,减少运输压力和运输损耗,减少国家开支以亿计。

羌乱非一年可平,请陛下听臣信臣,臣必守卫三辅,整顿士卒,来年再战。”

。。。

皇帝看了几封弹劾奏章,气得想将张温革职问罪,这会读了张温的奏章后却有些疑惑,问身旁中常侍:“卿等如何看?”

张温本是宦官推荐,赵忠当即维护:“都知道凉州是个火药罐子,没人敢去。故陛下用司空张温,也是不得已。

论作战,张温绝非行家里手,之前叛军攻入关中,张温一反常态,创纪录令关中各郡招募乡勇10余万人,倚多取美阳之大胜,将叛军撵出三辅,实在是莫大功绩。

10余万人啊,此时臣最担心军费入不敷出!

之后,张温只让使周慎、董卓挑选数万精锐,率领西征,同时让大部分乡勇归家,大大减少军费支出以亿计!”

张让亦道:“张温曾做大司农,理财能力极高,搞后勤实是一把好手。司徒崔烈说放弃凉州,当然不可取,目前张温能化最少的钱守住陇山,亦是一功。凉州乱军不过在数万到十数万间,待缓过这几年,以后打回来的机会多得是。”

。。。

卢植得到皇帝对张温、董卓免于处罚消息后,对次子卢正长叹道:“赏不信,罚不明,凉州之乱怕是没那么容易平定。”

卢正说:“怪不得刘备两次拒绝皇甫嵩、张温征辟。”

。。。

杨彪与皇甫嵩则对坐说:“陛下又用无能之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启用公为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