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55(1/2)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在陌生的环境中,沈穆清还是翻来覆去了好半天才勉强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明霞就端了燕窝粥进来。

沈穆清望着晶莹的白粥问道:“是三堂嫂送的燕窝做的吗”

昨天临走前,大家送了不少东西给她,就连对她一向很是挑剔的四太太也送了一包天麻给她。

明霞笑道:“不是。这是店里做的。”

沈穆清点了点头,喝了燕窝粥,有伙计来秉:“掌柜的来给七奶奶请安。”

她微微有些吃惊。

明霞在一旁低声地道:“听您是要去岩州卫陪姑爷,那个掌柜的非要来给您请个安不成”

沈穆清却想到这连升客栈的东家是服侍过大太太父亲的遂道:“请他进来吧”

掌柜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相貌俊雅,恭敬地给沈穆清请了安,问了问沈穆清吃饭可习惯。沈穆清见掌柜的这样客气,自然不会有什么抱怨的,连声说好。掌柜的听了只是微微笑,然后和沈穆清寒暄了片刻起身告辞了。

沈穆清让明霞送了掌柜,收拾了一番,和庞德宝重新上路。

一路行来,他们都是歇在连升客栈的。

沈穆清渐渐发现,只要她在上一家连升客栈多吃了什么菜肴或是喝了什么茶,下一家连升客栈就会想办法做这一道菜,渐渐的,客栈所有安排的吃食和用具都变成了她最喜欢的。

因为庞德宝安排的行程很慢,她反而有点像在游山玩水,只是一直没有萧飒的消息,让她很是担心。尽管这样,她写给沈箴的信中却不敢流露出半分,只是着墨描写沿途的风景和连升客栈对自己的殷勤。

日子平静的让沈穆清时常怀疑那天和萧飒的离别是不是自己的虚幻,可车外变幻的风景却让她明白自己离京都越来越远。

七月底,她们终于入川。

迎接她的是郑家的三太太。

她是个中等个子的女子,雪白的皮肤,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穿着银红色的绣花褙子,举手投足间十分的撩人。

看见沈穆清,她高兴地拉了沈穆清的手:“我日盼夜盼,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沈穆清却惦记着萧飒:“可有我相公的消息”

三太太连连点头,笑道:“小七是八天前从容城北上的想来已到了岩州卫。他也惦记着你,特意让我来接你。还让我带信给你,让你放心,不用那么急的赶着去岩州卫,让你到锦州玩几天。”

沈穆清直言拒绝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四川,什么时候不能去锦州我还是先去岩州卫吧”

三太太听了也没有劝她,笑着应了,陪着她往岩州卫的所在地沪定县去。

越往沪定县走,景致越粗犷,沿途的人群穿着也越褴褛。

沈穆清想父亲的嘱咐“未必有钱就买得到”,她不由紧张地吩咐明霞把时静妹送的药材带好了。

八月初,她们终于到达了沪定县。

岩州卫在沪定县的西北边,离沪定县县衙不到三十里地。郑家给萧家和沈穆清找的地方就在县衙的后街,在沪定县最繁华的街道上。

沈穆清望着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屋子,向三太太谢了又谢。

三太太不停的还礼,笑道:“七奶奶久居京都,也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茂咸米铺的掌柜那米铺是我们郑家的产业。”

沈穆清应了,叫庞德宝来,让他去趟岩州卫,跟萧飒说一下自己已经平安到达,又叫李妈妈去酒楼叫几个菜来,留三太太吃饭。

菜又辣又麽,沈穆清不是很习惯这样的口味,只是尽主任的职责陪三太太吃了点。

三太太就劝她:“沪定县湿气重,吃点辣,可以去湿气。”

以后需要习惯的地方还很多吧

沈穆清想着,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太太留下来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借口家里还有很多事,在郑家的护卫护送下回了锦州。

沈穆清则开了箱笼布置屋子,到了晚间庞德宝回来:“七少爷说知道了。他还有点事要和岩州卫的千户说,等得了闲就过来看奶奶。”

流放的人是要在岩州卫千户的监视之下过日子的,没有千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哪有自由可言。

沈穆清想着,开了箱笼拿了一千两的银票给庞德宝:“给少爷带去。”

庞德宝笑着应声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沈穆清收拾好了房子,就梳了个普通妇人常梳的圆髻,穿了一身蓝粗布衣裳和李妈妈去街上逛了一圈,还特意去看了看茂咸米铺。

还散发着生漆刺鼻的味道那间米铺竟然是新开的。

沈穆清心里不由有几分感动。

郑家为了这个没有名份的外甥可真是用尽了心思

大致把沪定县的布局了解清楚了,沈穆清回了家。

郑家为他们找的这间宅院与后街的其他宅院相比,外面看上去甚至有点陈旧,但进了门,花木扶苏,粉墙灰瓦,简洁中透着大方,沈穆清十分的喜欢。

进了屋,全是红漆描金的家具,显得富丽堂皇。

她不禁怀疑这是不是郑家的一惯作风大周王朝对商贾的吃穿用度都有些压抑,所以那些巨贾就想办法在内宅的装饰上做文章。

外院由庞德宝管着,他向郑家要了四个护院,一个赶车的。又看着内院除了大丫鬟明霞和凝碧外,一个李妈妈是原来沈穆清的母亲留下来的,是个不能支使的,一个月桂虽然有手好厨艺,可她一个人,最多也只能帮着内宅做些点心夜宵之类的,遂又清郑家的三太太要了两个粗使的妈妈,两个灶上的妈妈,两个做针线的小丫鬟,两个给明霞和凝碧使唤的小丫鬟。家里渐渐有了些气象。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初次待客

没有了临窗的大坑,沈穆清很是不习惯。

梳洗一番后,她犹豫半响才坐到了堂屋的太师椅上。

明霞笑着走了进来:“七奶奶,听郑家的妈妈们说,她们这里有竹床,消暑最好。我们不如托庞管事买一件来,您晚上也睡的安稳些。”

京都的秋天风吹在身上都是凉爽的,没想到沪定县的秋天依旧很炎热。

沈穆清听了很感兴趣,笑着连声说“好”。

明霞就跑去找庞德宝买竹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