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76(1/2)

行,无久视,无久听。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侮于人当减算,杀害于物必伤年。行一善则魂神乐,搆一恶则魄神欢魄神乐死,魂神好生。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生录必书其名,死籍必削其咎。养生之理,尽于此矣。至于炼远丹以补脑,化金液以留神,斯乃上真之妙道。盖非食谷啖血者,越分而修之。万人之中,得者殊少,深可诫焉。老君曰:存吾此道,上士全修延寿命,中士半修无灾病,下士时修勉夭横。愚者失道摈其性,其斯之谓欤。隋书经籍世道家著录内篇二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记载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自序中说“凡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由此可见,内篇原为二十卷,今本二十卷,单独印行,与外篇分开,每卷一篇,略有残缺。现存抱朴子内篇版本计有:宋绍兴二十二年临安刊本,明正统道藏本,罗振玉敦煌石室本,宝颜堂秘笈本,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等。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列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为目前注释最详备的通行本。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人物介绍

葛洪公元28434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名医。其祖先是葛天氏,从祖是道士葛玄,祖父葛系是吴大鸿胪,父亲葛悌曾任晋邵陵太守。葛洪十三岁丧父,生活贫寒。但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常步行到外地借书看。他自己砍柴卖柴,用来买纸笔。晚上家里点不起油灯,就用柴火照明,读写抄录。他有时为了借书或请教问题,不惜跋山涉水达数千里,可谓精神可嘉。葛洪博览经史百家,多达万卷,以鸿学知名。二十几岁他立志要成一家之言,开始写抱朴子内外篇。他为人淡泊清静,不好名争利,不喜欢星书、算术、九宫、三棋、太一、飞符之类,却好学风角、望气、三元、遁甲、六壬、太一之法,追慕神仙导养之术。

生平

葛洪十六岁跟随郑隐字思远学道,学得炼丹诸术。后来师从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继承其师道法、医术,并娶鲍玄的女儿为妻。太守二年公元304年,吴兴太守征他为将兵都尉,命令葛洪参加镇压石冰的农民起义军。后来葛洪升为伏波将军。石冰失败后,葛洪到洛阳搜求异书。后来他避居南方,参与广州刺史稽含的军事行动。稽含遇害后,葛洪在南方呆了多年,后来返回家乡。司马睿当丞相时,任用他为掾,并根据他平守石冰起义的功绩,赐爵关内侯。后历任州主簿、司徒掾、咨议参军等职。他听说交止出丹,在咸和八年公元333年上书晋成帝求为句漏县令。到广州被刺史邓岳挽留,他就住在罗浮山炼金丹。在山久居,优游闲适,著述不已。后来他忽然有一天去信给邓岳,表示要出远门去寻师。等邓岳赶去告别时,葛洪已经端坐而逝。晋书葛洪传盛赞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颐,析理入微。”讲的意思是:著作很多,超过了司马迁和班超。他又善于辩论玄理,分析得非常精辟细致。葛洪著作甚丰,抱朴子内外篇一百一十六卷,碑、诔、诗、赋达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

道教成就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他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尊君为天。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葛洪在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的思想指导下,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在其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映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概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