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68(1/2)

更约长安一醉眠。”

他年过百岁,历梁、陈、隋、唐四代,几废几兴,此诗颇合身份,嘉祥、道信、帝心、玄奘,纷纷称赞,此时五人已到了接仙桥头,见那石梁十分狭窄,百余丈长短,却不过尺许宽阔,更兼雾气沾润,十分湿滑,玄奘年轻还可,智者、嘉祥、帝心、道信四僧俱已年过耄耋,平生都只是精研佛法,无有神足,这接仙桥如此狭窄湿滑,几个老和尚筋骨衰迈,石桥窄小,也不能容弟子从旁搀扶,却如何过去一众光头宽袍的和尚无可奈何,看着石梁发呆,合掌诵佛不已。

正在为难之际,一道银光如匹练一般从凌云峰上飞坠而下,落在众人面前,现出一名鹤氅羽衣的中年道士来。

道人将手中青拂一甩,躬身施礼:“五位宗师远来,家师特命贫道前来接引。”众僧连忙还礼:“有劳简寂先生亲迎,贫僧等愧不敢当。”这简寂先生是葛洪的大弟子,论年龄已经两百多岁了,比智者大师还年长百岁,众僧在佛门之内固然德高望重,见了这堪称陆地神仙的灵宝大弟子,怎敢居长因此都忙不迭地还礼。

“贫道为几位宗师引路。”简寂道,转过身去,大袖一拂,风雾漫漫,四面涌来,将众僧裹住,往凌云峰头飞去。

这简寂道法果然惊人。众僧心中都十分忧虑,端因六朝以来,中土神僧如佛图澄、鸠摩罗什、道安、慧远等人忽然消失,佛门自此失去性命双修之法。佛法浩繁,深入思维,便不能兼修神通,而修神通者,往往又因道心不凝,进境艰难,常有走火入魔,害人害己之事,因此神通一道渐渐为大乘佛门弃去。而莲华大会与丹元大会一般,不但要论道,而且要斗法。

谈经论道,今日在此的各位高僧都是佛法深湛、口才便给的大德之士,自然不惧,这斗法一项却着实为难,百余年来,莲华二度,佛门两度败北,因此到了本朝开国之时,道门便稳居佛门之上,号为国之正法,势力之大前所未有。

佛门为应对三十年后莲华大会,也拣选僧人,专修神通,这些弟子日夜闭关用功,却无暇前来观礼。

今天看这简寂先生乘云摄雾,携多人飞赴万丈峰头,这等道术实非中土佛门所能,玄奘与嘉祥、道信等人都暗中摇头叹息。

耳边风响,无移时,众人脚下一顿,已踏上实地,抬眼看时,眼前宫殿巍峨,高书五个金精大篆:万寿崇真宫。在日光下发出璀璨的光芒。

“众位法师这边请。”简寂引着众僧,在西首高台入座。

此时崇真宫中金钟连鸣,道门诸大宗师联袂走出崇真宫元始殿,遥遥向佛门众僧作礼,众人连忙还礼。

不论灵宝、清微、正一三大法坛及其他小宗支派,都是东昆仑玉虚宫元始天尊阐教源流,因此钟声响过,众道人先朝上拜礼,颂赞天尊宝号: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赞毕,众道人方才或坐云床,或占蒲团,分门别派,一一在宫前广场上坐下。

六十年一度的丹元论道大会,正式开始了。

第二十章 长春真人

楼观道嗣法宗师岐晖长居终南山,出入于京师大内,自不必说,清微派嗣法宗师王远知、正一派嗣法宗师张应韶、灵宝派简寂先生与天下道家诸宗派掌门多在世间往来,玄奘等人大都认识,唯独葛洪这位灵宝传箓嗣法宗师闭关已垂百年,足迹不到凡尘,今日逢六十年一度丹元嘉会,方才开关,休说玄奘等年青僧人不认识,就是嘉祥、智者等年过百岁的佛门耆宿,也都从未见过这位当今道门名声最盛的抱朴真人。

一众僧人打量这抱朴真人,见他穿一领葛袍,苍形古貌,两道长眉垂下双肩,却浑然漆黑,不见丝毫斑白,端然凝坐,气度俨然,其余各派宗师高士或黄衣、或青衣、或紫衣,都是眉朗目秀,顾盼精神,一派仙风道骨,其中又有黄衣女真一人,与岐晖、葛洪等人并坐一处,身边带了一名十八九岁的小道士,众僧都不认识这女真,但既能与诸大宗师同列,想来绝非常人,众僧抿了一口清茗,且举目而观。

楼观道向不参与诸派论道斗法,因此丹元大会向来便由楼观宗师主持,众人坐定,都把眼来看岐晖。岐晖微微一笑,轻摇麈尾,朗声吟道:“六龙齐驾得升乾,须觉潜通造化权。”王远知接道:“真道每吟秋月澹,至言长运碧波寒。”张应韶接道:“昼乘白虎游三岛,夜顶金冠立古坛。”葛洪手抚须髯,含笑结句:“一载已成千岁药,谁人将袖染尘寰。”王远知、张应韶听了,心中不乐:你这老道,你这是讥讽我等兀自在尘世中打滚,不能霞举飞升么耳边岐晖已宣布论道开始。

论道不涉神通法术,无非是些纸上谈经,玄之又玄的道理,群道人摇头晃脑,吟诗作歌,互相批驳,不亦乐乎,却往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空自争得脸红耳赤,众僧看了,不禁莞尔而笑。

论道三日已毕,终究是三大宗坛门下弟子正法源流,见识高人一等,兼之人多势众,其他小宗派哪里辩得过他们,只有愤愤而已,不过论道终究只是口言,不过循例而已,并不能真正见出优劣,终究还是要在手底下见出真章,岐晖为大会主持,也不过略略指点评论几句而已。

自第四日开始,便要斗法了。当今天下道门,除了楼观道以玄都法脉自居外,不论大宗小宗,都是昆仑山玉虚宫支派,认真说起来,都是一教所传,因此上代祖师立有严规,斗法只定优劣,不可互相残害,若有互害之事,天下道门可共击之。

因为有这样的规矩,所以这丹元斗法颇有别开生面,别出蹊径之处。崇真宫广场之前,参与斗法的道门各派精英足有五六千之众,岐晖将一面小小铜钟执在手中,轻轻一击,一声清响。场上数千道人手抚双膝,端坐不动,身躯却都飘了起来,离地约有三尺,就那么悬空而浮,瞑目入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