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7(1/2)

入定期间无须进食,适才悟得的妙谛也使他满心喜悦,体力的消耗却几乎到了极限。

道上正走来一名牧羊女,蜜色肌肤,眸若莲子,不过十四五岁,头上顶着一个陶罐,脚步轻捷如小鹿,头上的陶罐却毫不摇晃。

牧羊女看眼前的这名僧人脸色苍白,摇摇晃晃,取下头上的陶罐,递向前来,“吃吧。”

“多谢。”瞿昙合十,接过陶罐,将满满一罐牛乳粥一灌而尽,气力稍稍恢复,再一合十,“多谢。”将空空的陶罐递回。

牧羊少女抿嘴一笑,接过陶罐,向远处的村庄走去。

瞿昙缓缓举步,走入尼连禅河,河水洗去了他一身的污垢,满河摇曳的夕阳里,瞿昙走上岸来,精神奕奕,大步而行。

霄汉高远,凡人目力难及之处,风雾腾腾,一望无边,一头金翅大鹏鸟翼展百万里,卷动滚滚云海,正从东方飞来,背上负着一座高山,雄峻之极,正是灵鹫山。燃灯道人站在金翅鸟鸟颈处,回首观望东方故土,感慨万千,忽见下方祥光宝华,缥缈透上,燃灯含笑点头,将手中藜杖一摇,杖头上生出一朵青莲,含苞待放,道人轻轻将青莲摘下,抛向下方,霎时间满天花雨缤纷,空中无数天人密迹齐声赞叹。燃灯将鸟颈一拍,金翅鸟长鸣一声,双翅稍稍一扑,掠过西牛贺洲,飞入西方极乐世界。

尼连禅河之畔,五名苦行者持杖从北方走来,见到这名昔日曾被他们抛弃的昔日主人,只觉得瞿昙浑身上下都焕发出无比莹润的、包容一切的宝光,不由自主抛下手杖,上前拜倒顶礼。

二十九岁出家,至今六年,三十五岁的瞿昙终于在今日成就正等正觉,从此在南北天竺的广阔大地上传经讲道,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

第三节莲华色尼

王舍城。

木台已然搭起,台下堆满了木柴,莲华色女坐在台上,有几个白须的长者正在周围忙碌,将香油泼在木柴上,而更远的地方,人们围成了一圈,看着将要自燃的莲华色,有惋惜,有仰慕,而更多的则是鄙夷。

所有的人都知道,莲华色的年纪已经不轻了,可是她的容颜依然如初开的青莲华那样美好,像一轮秋月那样皎洁而苍白,她娇嫩的身躯散发出芬芳馥郁的异香,她的长相完美无瑕,她这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与不幸,很难用语言述说。

太阳升上了中天,时辰到了,长者们在四面同时用火把点燃了柴堆,火焰很快随着一阵阵黑烟腾起,升上天空,渐渐卷向中央木台,莲华色紧紧闭着美丽的双眸,长长的睫毛颤动着,豆大的泪珠从眼角滚落下来。

火焰更猛烈了,火舌已经燎到了莲华色的身畔,她乌黑亮泽的长发开始发黄,卷曲,细小的浅黄色火苗在她周身的衣物间冒出。

这个时候,人群中突然起了一阵骚动。

“阿逸多尊者”人群发出阵阵的礼赞声,像波浪一般分开两边,一名白衣的年青僧人缓缓从人群中走来。

台上的莲华色也睁开了眼睛,她看到了世尊释迦牟尼座下智慧第一的尊者,阿逸多,他在向自己走来。

莲华色空洞的眼眸中射出了希望的光芒。

尊者向前走来,身周仿佛散发着淡淡的光晕,使他看起来夜空中的星辰那样高远而圣洁。

莲华色在火光中合十向尊者施礼,可是眼泪却止不住地滚滚而落。

尊者已经来到木台前,他慢慢迈步走上火堆,随着他轻缓的脚步,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柴堆上的火焰开始萎缩,减弱,最后跳动了一下,完全熄灭了,只剩下几处余烬还微微散发着热气和青烟。

“尊者,我罪孽深重,我厌恶这个尘世,我也厌恶我自己,请让我死去吧。”莲华色抬起了头,绀青色的大眼睛饱含着悲伤的泪水,这时阿逸多已经站在了她的面前。

“莲华色,我们都会在生死与爱欲的大海中迷失方向,身外的烈火无法焚去心中的烦恼,死去并不能让你得到解脱,只会让你沉入更深的苦海。”阿逸多柔声说道。

“那么,该怎样做才能得到解脱呢”莲华色低声抽泣。

阿逸多并不直接回答,合掌缓缓诵念: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证觉自此始。”

他的声音很轻,但是周围所有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这样污秽不堪的罪人,也可以亲近正法,得到清净么”

阿逸多微笑点头,伸出莹白如玉的手掌,覆在了莲华色头上,继续念诵:

“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忧。

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阿逸多提起手掌,莲华色满头青丝纷然落下。

“今兹而往,世间再无莲华色女,唯有莲华色尼。”

“是,尊者。”莲华色的身体微微颤抖,合起双掌,深深低下头去。

一刻钟后,她再一次抬起了头,青莲般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悲伤,只有无比的清澈,仿佛能够一直看进人心底的清澈。

阿逸多见了,心头不由轻轻一动,他随即将这个念头抹去,低声说道:“莲华色,我们走吧。”转过了身子。

莲华色尼低低应了一声,合掌低头,跟在他身后,走下木台,走出柴堆,走过人群,向天边走去。

世尊释迦牟尼坐在苍翠的贝叶林下,他的弟子们围坐在身旁。

当年在尼连禅河边冥思苦行的年青人,今年已经百岁有余了,他虽然已经成就了正等正觉,知道了世间真正的道理,却不准备用修持之力保持自己的色身,他想和世间的众生一样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和无常的烦恼,因此现在他的身体已经衰朽不堪,像冬日的枯木一般了无生气,只有低垂的眼皮底下仍旧闪着隐约的、不属于尘俗的光芒。

阿逸多带着莲华色尼从远处走来,莲华色尼上前向世尊恭敬地合十顶礼,释迦牟尼温和地微笑,叫她起来,和比丘尼们坐在一起,然后他的目光转向了阿逸多。

“阿逸多,你可以度脱他人,为什么自己的心却动摇了呢”世尊说。

“是弟子道心微浅。”阿逸多躬身作礼。

“一念动时,便堕十世轮回。”世尊轻轻叹息。

阿逸多合掌微笑,坐了下来。

释迦牟尼右手虚拈,低声诵偈: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阿逸多闭上了眼睛。

大众同声诵念: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