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9(1/2)

世深、胡海等一众破军营的老将了。左手边第二列的军官,则是一张脸白的下人的李节,紧随他后面坐着的是他的六个部下,接着就是军中的其余团级军官。

而在陈克复的右手边第一列,却是坐着头一次参加会议的毛伯,在他之下,是陈家庄来的十七位同样儒袍的南朝旧臣。后面是军中后勤辅营中的一些大匠及后勤将领。

而右手的第二列,则是刚刚解救出来的老兵将领们,以于钦明为首,李承义、李承礼、李承智、周进等三十二位将领次之。

排资论座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更是一个制度等级森严的民族,所有在重要的正式场合,及非正式的场合,这个座位是十分讲究的。哪个人坐哪一个位置,这都是相当有讲究的,一点也乱不得。

眼下整个军议大厅之中,陈克复居于最上首,他那独一无二的位置,也彰显着他是辽东隋人中的第一位。天高皇帝远,除了远在中原的大隋天子,现在的辽东,陈克复就是王,他就一就能有二。

而除了他之外,整个军议厅中一分为四,左右四列。

左手头一列,那是破军营的老将,同样也是整个辽东隋军中手握实职兵权的大将们。李奔雷,毛翊、鲁世深、胡海、刘铁柱、张合、陈贵、沈光、陈青每一个都肩挂将星,不是师长,就是副师长,全都是统兵过万的军中大将。

左手第二列,则是表面在军中据要要职的李节等人,从东北军的参谋长、到各师的参谋长,基本上李节和他的几位心腹,把军到师的各级参谋长位置都包圆了。可惜,这个看似很重要的位置,他们却没有半点实权,一兵一卒也管不到。完全就是一群被架起来的泥菩萨。反而是居于他们同一列下首的那些军官们,反而都是统兵数千的实职军官。

右手头一列,是头一次来参与军议的陈家庄之人,表面上他们的身份是陈克复的管家之类的家人。但是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既然陈家庄的庄主陈克复是南陈皇太子之子,那么这些所谓的管家、庄头之类的,定然也是南朝旧臣了。特别是这些人身上的气质,李节等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定然都是饱读经书的饱学之士。

而居于他们下首的都是军中的工匠后勤等官员,明眼人一眼就能知道,这样的安排,那必然表示着,以后辽东隋军的内政后勤,已经全都归于他们之手。

而居于右手第二列的三十二位将领,则一水的都是刚被解救出来的隋军被俘将领。他们一个个虽然过去级别不低,最少也是从五品职位,但是现在,却只能是整个大厅中和李节等人一样,最没有权利的一伙人。

左右四列,却一下子泾渭分明的将整个辽东隋军给划分了出来。

文武嫡系,清清楚楚的表明在了众人面前。而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排序,必然也就代表了今后整个辽东隋军将领们的权利分属。

三百六十度转体后空翻求票。

第204章四大巨头

人都到齐了,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陈克复抬起头,目光威严而又带着几分难掩的高兴扫过下面的众人。

“最近,形势喜人啊。还记得一个月前,在那个下着磅礴大面的夜晚,我被陛下命令留守辽东。当时把这个任命告诉大家之时,我们的心情就和那大雨一样啊。”

顿了顿,陈克复微微一笑“不过,天估我军,陛下护估,我等不但留下来了。而且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以区区一万兵马,整编了数万农夫就接连与高句丽人奋战数场。

夺辽东城,歼灭高于贞、高延年,金山伏击,歼灭渊太祛。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转战千里,击败近十万高句丽军,破高句丽一百余城,俘虏人口近四十万,获取钱粮无数”

“我建议,全体起立,共同兴杯,为大隋贺,为陛下贺,也为我东北军贺我们击败了高句丽人,夺取了辽河一线,狠狠的教训了无耻的高句丽人一顿,更一洗前两次征辽失败的耻辱为大隋,为陛下,赢得了光荣贺”

与会的近三百多人,齐齐起身,手捧几上酒杯

“为大隋贺、为陛下贺、为大井贺、为东北军贺、贺”

这一通也不过是套话罢了,每个人其实都十分清楚,这次他们留守辽东其实是凶险万分的。他们能活到今天,并且取得这样的骄人战绩,这一切并不是什么老天保估,皇帝护估。这一切,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虽然众将士也立功不小,但最大的功劳还是陈克复。

这样的事实,就是李节等人也不会有半点含糊,没有陈克复的运筹帷幄,就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辽东局面。不要说如此的战绩胜果1

很有可能这留守辽东的四十多万隋军都早已经,和他们解救出来的那些二次征辽时的隋军俘虏一样,全成了高句丽贵族们庄园中的奴隶。

当然,这样话所有人都只会有心中说说,绝对不会有一个人说出口来的。大家乐呵呵的齐聚一堂,共同歌颂皇帝陛下的功德。

等一通酒完,陈克复笑道“大隋不会忘记我们,皇帝陛下同样不会忘记我们,我们为大隋,为陛下所做的一切,陛下都看在眼中。

将士们的血不会白流,立下的战功也不会埋没。限于路途遥远,此处的战斗详情一时还无法全部呈现给陛下。如今,陛下已经授命我为辽东行军元帅府行军元帅,并且让我代为赏赐提拨众有功将士”

听到这里,每个人都是竖起了耳朵,拼死拼活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吗功成名就,如今功已成,接下来就是名就了。

“对于辽东的局势,目光虽然十分乐观,但是我们不能被一时的胜利所éng住了双眼。现在我军虽然扫平了辽水一线,但是整个高句丽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百足之虫,虽死不僵。接下来,必然不会再向之前的那么轻松,接下来只会是大战,恶战。这一切,陛下都早有先见之明。所以,陛下鉴于如今的辽东局势,改变了撤兵时的策略,令我等不必撤军回中原,而且必须马上趁着辽东还没有北上之时,全力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再行招募十万兵马,保住现在占有的成果,对抗高句丽,以待大军再次东征。”

不过在座的众将,对于现在不回辽东,而是继续留守辽东,并没有多大的的抵触情绪。相反,除了李节外,大多数人还是集意继续留守辽东的。

毕竟,留在辽东,他们全一个个的都是快活的土皇帝,手拥重兵,天高皇帝远。每日吃香的吃辣的,掳掠到的钱粮那是堆积如山,就是他们分到的赏赐那也同样是满房满屋了。有钱有女人,即快活,又不会有那么多的官员来监督管制他们。这样的好日子哪个愿意放弃,一旦回到中原,他们这些人基本上都将被调回朝中闲养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