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0(1/2)

幸呢”

僧一行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安禄山的配合极为欣赏。

安禄山其实并不想坐下来听这几个老和尚文绉绉的讲经说法,不过僧一行既然没说让自己先回去,自己也不好直接告辞,只得摆出一副虔心向佛的样子,恭坐在一旁听几个老和尚吹自己的宗派。

听了半天,云里来雾里去,不清楚到底在讲什么东西。只知道好像金刚智他们密宗讲究身即是佛,讲渐次修行,修行习惯有点类似禅宗的北派。而法海的禅宗南派,讲究参禅习定,要求顿悟。两者之间观点非常对立

安禄山平常可能对这些不关心,但是想到他的那个金山兄弟倪属利稽,他那儿不是非常推从佛教吗,如果能请到一个大和尚去,应该对麻醉控制他们非常有利。

这两个密宗的人讲究经常修行,他们的主张麻醉效果可不是很好,大家身体力行的修行,斗志旺盛,还是很有活力呀。不如禅宗南派的,讲究禅定,讲究顿悟。这样的话,信佛的都去禅定,都去顿悟去了,大家不再勤勤恳恳工作,只知道空谈佛学,讲究顿悟,这样可非常有利于麻醉。

刚好法海老和尚一人难敌两口,在辩论稍稍占了下风,安禄山立刻上前打岔。

“法海大师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安禄山行了一礼。

“安校书请说”老和尚对于安禄山此时的打岔稍微有点不满,不过面上却是一片和煦。

“大师晚辈非常仰慕佛学,另外还有一个异族的结义兄弟,也非常仰慕大师和禅宗他族中之人,更是非常期待我师前去驻锡,称愿意以黄金结寺,供奉我佛晚辈冒昧提出请求,希望大师能够率弟子前去讲经传法”

安禄山讲话的时机把握的很好。刚好是金刚智他们说到禅宗只在中原盛行,密宗却在天下各地普渡众生,弄得法海比较难堪的时候。而且话中也只讲好的地方,不讲坏的地方,故意引诱法海轻率答应。

法海一听到安禄山的要求,立刻心中大定。

就算不冲着黄金结寺这一条,单是为了给禅宗挣回一个脸面,今天也一定要到那个异族的地方走一趟,心中微微一激动,竟然没问地方,就直接答应道:

“我佛慈悲身为异族,仍能虔诚向佛,老僧自然不会吝啬这一把枯骨,愿意去走这一遭”

虽然面色如常,但从他刚开始说话的时候稍稍深吸了一口气,就知道他对此事也是非常看重的。

“如此多谢大师了”安禄山赶忙拜谢。

其实也并不一定需要法海亲自去,只要他一有这个意思,到时追随他的人多的是,只要能引一帮人过去,目的就完全达成了。

“安校书不必如此客气弘扬佛法,乃是我佛慈悲”法海面上一点也没有异常。“请校书联络你那位结义兄弟,让他做好准备贫僧自会带弟子去他那里”

他到好,直觉安禄山说的是突厥人,竟然都没准备让安禄山派人接送,就直接准备自己去。这句话唯一的收获,就是刚才辩论时还古井无波的两个天竺和尚,眼睛稍微有点异常的看了安禄山和法海一眼。

“这个黑水距此稍微有点远还是由晚辈安排车马送大师去吧”

“”

静寂

安禄山话音一落,禅房中立刻没了声音。

法海无疑是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刚才即便是辩论的最激烈时,面上也没有嗔怒的表情。可是现在,听到安禄山这句非常好心的话后,脸上竟然微微泛青,雪白的胡子,也是微微的抖动了几下。

“阿弥陀佛”老和尚忍不住高声的诵了一声佛号。“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劳烦安校书了”

“阿弥陀佛”剩下的两个老和尚也是高诵了一声佛号,这也他们说得最标准的一句唐语。

两人脸上一片崇敬色彩,对法海作礼道: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恭喜大师大觉大悟”

这么几声佛号,把安禄山的心唬得仆仆的直跳,感觉自己象是在送老和尚去死似的。

知道现在的中原人都畏惧黑水渤海等苦寒之地,但实际上,一般来说,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寿命反而比炎热地带的人要长。至于说苦,广州现在还是炎热瘴气之地,其实并不比黑水哪儿要好受多少。几个老和尚的反应,其实有点过激了。不过现在也不好说什么,看到僧一行稍微有点怜惜的神色,安禄山自然不敢再乱说。

其实以法海这样特殊的身份到黑水去,黑水靺鞨肯定会举族欢迎他,到时法海肯定不会受苦。哼法海,法海,看见这个名字就不是很舒服还是先不和你说真相了,吓吓你吧

法海老和尚和安禄山约好相会的时间地点,和金刚智他们相约离开。他们本来就只是前来拜访僧一行,辩论只是适逢其会,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留下来了。

“安校书这,唉你刚才真不应该诱请法海大师去黑水呀”僧一行摇了摇头。

他和安禄山已经很熟,说话间不用再有所顾忌。

“呵呵大师放心黑水虽然是苦寒之地,但是哪儿民风纯朴,不会亏待了法海大师的”安禄山笑道。

“法海大师已经七十多岁,恐怕”

“大师放心寒冷之地,最是长寿只要无病无灾,黑水反而是更好的养老场所呢而且那儿的人参鹿茸,都是滋补珍品,绝对不会让法海大师受苦的”

只要不生病,什么地方都不容意死人

“呵呵安校书见多识广,贫僧不及贫僧相信安校书不会害人,既然说了不会让法海大师受苦,自然就能做到”

僧一行也只能选择相信安禄山。僧人虽然不一定要讲究一诺千金,但不说慌还是要尽量做到的。所以在法海答应安禄山的要求时,结果就已经注定。

“大师刚才你说测日晷及极星的事情”安禄山不准备再谈那个话题。

“哦对了关于此事,朝廷已经有了正式的圣旨”僧一行拿出一册圣旨的抄本道,“陛下命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南、河北择地测日晷及极星,令他们在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同时候之。又命交州等地同日测冕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