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57(1/2)

好笼络这个西北的马鹞子。

平凉地处陇山脚下。东至西府三百里。西去金城府四百里。北边是半农半牧之高板大塬。南边是复杂多变地山地。城居泾河川道正中。属东西通衢、丝路要冲。如果扼守住平凉。那么就能以陇山为屏障。牢牢把守住通往关中平原地最后一道门户。如果失去平凉。那么。西来之敌就可勒马高山。腑视平原。摇荡关中。窒息国脉。使江山易主改形。所以有这种说法。陇右定则关中定。陇右乱则关中扰。汉时便以“安定”为郡名。做为进可攻退可防地战争跳板。平凉是任何政权不能不去认真考虑重点经营地绝佳去处。

平凉算不上大城。但是由于不断加固以及借助山势地修缮。绝对陕西境内最坚固地堡垒。在这里。三万平凉骑兵驻扎于此。而王辅臣地提督府里。却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地客人。最先来地是甘肃提督张勇地使。

张勇是陕西洋县人。勇力过人。明末副将。清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师次九江。张勇投降。授游击将军。顺治三年。所部多次同大顺军余部作战获捷。顺治五年。参加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擒获明延长王朱识。俘杀米喇印。六年。偕诸路兵俘杀丁国栋。收复肃州。授甘肃

十年。授三等阿达哈哈番即后来地男爵。以勇右标总兵。加右都督。十五年。从大学士洪承畴进兵贵州破南明都督罗大顺部。旋从安远靖寇大将军多尼移师云南。抵盘江。督兵连夜造桥。使全军尽渡。会诸军于七星关。败大西军余部将领白文选部。次年。加左都督。十八年。迁云南提督。康熙二年。以张勇久镇甘肃。威名素着。命还镇甘肃。

整个西北如今只有两个军事力量。一个是王辅臣地平凉铁骑。一个是张勇地陇右骑兵。康熙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地决心。自然也向张勇下了旨意。让他倾巢而出准备向中原集结。张勇地陇右骑兵位于甘肃。而王辅臣地骑兵驻扎在平凉城正好挡住了张勇地道。按道理。王辅臣原本也应该出兵东进地。可是这家伙非但没有出兵地意思。还把张勇地陇右骑兵地路给堵了。这算怎么个回事张勇立即火了。一面派人向朝廷报信。另一面自然是派人来问王辅臣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王辅臣四十余岁,身子骨倒很是硬朗,在提督府里热情的接待了甘肃方面的使,但是一说到圣旨里所谈的东进集结,王辅臣立即言辞闪烁起来,总之就是一句话,得等等再说,部下还没有准备好。

使又道,既然如此,那么王提督怎么着也该把城门开一开,让陇右的兵马过去总成吧。

王辅臣还是摇头,意思明摆着的,兄弟不走,你们也别想过。

使立即火了,算个什么玩意,走又不走,过又不过,他无心的说了一句:“难道提督要谋反吗”

这个时候,王辅臣的态度值得玩味了,他没有立即拒绝,只是微微一笑:“先生还是回去告诉张勇,让他再等等吧,过两日就有消息。”

使怒气冲的走了,而城下的张勇虽然恼火,却还不敢亮刀子,毕竟怎么说二人都是大清的提督,王辅臣虽然有谋反的意向,可是也没说谋反啊,朝廷更没有出旨意让张勇平叛,无可奈何之下张勇只能忍着,在城下扎营,等着王辅臣的消息。

送走了甘肃方面的使,王辅臣客厅内却走出一个人来,他与王辅臣的眉宇倒是颇有相似,只是年纪显然要轻了很多,只有二十多岁的光景。

“贞儿,坐下说话吧。”王辅端起茶盏吹着茶沫,脸色显得十分平静。

“父亲,张勇那家伙不会反目”进来的是王辅臣的长子王继贞,前几年一直都在北京城里,七八天之前才赶回了平凉城,他不但带来了一些康熙的赏赐之物,更带回来了一封密旨。

王辅臣冷笑一声:“张勇那厮一直与我不睦,不过晾他也不敢翻脸。”

王继贞轻吁了口气:“父亲,皇上的那份密旨说的是什么”

王继贞虽然带来了康熙的密旨,但是那密旨却是用腊印封了的,只给王辅臣观看,因此王继贞虽然差点跑断了腿,至今还不知道那密旨的内容,只是这几天来父亲的行为很是奇怪,令他起了好奇之心。

王辅臣悠悠的喝了口茶才徐徐道:“皇上让我投降。”

“投降”王继贞吸了口凉气,不可思议的盯着这个曾经叱咤西北的父亲,随后道:“莫非是假降”

“有些东西你不该知道的就不要问,吾皇智计过人,这一招实在够狠的,不过事成之后,皇上许诺给咱们王家一个藩王的爵位,永镇陕西。”王辅臣眼睛放着光芒,说到陕西二字时,手都不由得颤了起来,藩王的待遇可足够他王辅臣心动的,当年吴三桂是什么样的权势他王辅臣可是垂涎已久,如今自己也算逮着了个机会了。

王继贞也不由得心热起来,父亲是藩王,他岂不是世子了这可是许多人几辈子也修不来的,他立即有信心起来:“这个事需不需要甘肃的张勇知道既是假降,总得知会一声,否则”

王辅臣已摆了摆手:“你懂什么,越是假降,就越求逼真,假戏还要真做呢,瞧着吧,永历小儿自以为占了上风,届时有他的苦头吃。”

大决战开始了,这几章算是决战前的铺垫。

第四百九十七章:西北军反目

继贞倒是被绕糊涂了,既是要假降,可是连知会都不提督一声,若是那张勇了急,引兵攻打平凉怎么办到底还手不还手若是还手那等于是真降了,若是不还手,岂不是自己凑脸上去挨揍吗

王辅臣面色波澜不惊,喝了口茶,翘着二郎腿阖目沉思。王继贞不敢打扰,在边上静静的思量着,可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了片刻,一个戈什哈急匆匆的进来:“禀提督大人,人来了,就在平凉东城外。”

王辅臣一下子弹腿起来,抖擞精神,目光落向王继贞:“贞儿,随为父去迎接明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