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17(2/2)

闲逛期间,托尔斯泰也已经想好了前后脉络:

之前与副首相郑三俊的谈判。很多都是意向性的备忘录。远远够不上协约的规格,但必然是将来谈判地基础。由于中国人在外交谈判上的缺乏经验。托尔斯泰不仅敢于应承,甚至敢于玩花活;

但随即,一定是中国决策层察觉到了隐患想想也是,通商、练兵、采矿、修路、划界,怎么能用一些字眼模糊的简单语句来表述这种条约,文采是次要的,如果大白话能够讲述清楚,哪怕使用了俗语、俚语也在所不惜。

但为了给大家一个可回旋的余地,中国人充分利用了他这次受伤,选派一个基层官吏来出面接洽。这种谈判技巧,虽然很低级,但却很有效。

想通了这点,他忽然振奋起来,自己这次一个人过来,风险很大,却更可以收获意料之外地成功

当初就是想通过护送梅道嘉回国治病,跟大明谈妥通商、借兵地事情,顺便再摸摸具体情况。可没想到,中国人的性子倒比俄罗斯还急切,居然越谈越详细,甚至连边界划定都会扯出来。

现在的沙皇陛下是个糙人,经常烂醉如泥、整日稀里糊涂、长期鼠目寸光、永远胸无大志但太子爷就不一样了,这位皇帝目前还只是订婚而已,过了十八岁,也就是后年前后,才可以正式完婚。但少年太子的政治眼光,是超过他老爹的。当初为了避免同中国人无限期的打下去,果断决定不与中国人抢夺北海南岸地控制权,目地就是希望及时止损。

这是他们几个俄罗斯真正的“大脑”共同商议地结果,如果战争打下去,北海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而人类的天性是好逸恶劳,如果和平降临在北海南岸,则除了望海堡、采莲堡、布里亚特城之外的地区,俄罗斯在将来期间内,仍然保留机会。

在一个月前的谈判中,托尔斯泰巧妙的利用中国人在文字表述上追求“简雅、洗练”的文言文风格,为俄罗斯谋求了很多后手,还通过留在北京等候山东战役的消息,来达到继续索取更大利益的目标。

然而这就是双刃剑,自己逗留的时间越长,对方的机会也逐渐显现。既然双方已经提前迎来了外交谈判,那就谈下去吧。提前20年地谈判,未尝不是一种惊喜。

想通这些关键,安德烈托尔斯泰开始专研起中国人的宗教政策了,三坛大会留下了很多文献,国家也公开刊发了很多书籍。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他甚至开始学习写汉字了

就在这位精力过剩的使节,做好一切谈判准备的同时,大明君臣。也在紧张的忙碌着:

首先,立刻安排人手,组成理藩分议大臣亦即外交委员会:郑三俊主笔、杨嗣昌划界、卢象升法理、熊文灿财税、吴三桂军事、梅道嘉商事、刘惟敬出面。

托尔斯泰的出现,让中国人对国际邦交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之前地派使,大多是宣扬天朝上国的威严。再就以出使为借口,去寻找直接开打的理由。但现在全变了,通过谈判来完成战争才能达到的目标,正是一种提高。

所以中国古代选派使节的模式,渐变成外交谈判,人员选派的两大标准“气节、博学”。也将增补第三、第四条:利益、知兵。本次即将开始地谈判,将包含多重目的:重商主义、文化侵略、资源勘察、地形考证、情报搜集。

其次,托尔斯泰的三条报告,中国人当然给拆阅了,托议前三条。也是中国人可以迅速接受的条款。至于托尔斯泰没说的潜台词,大家也做了推演。以杨嗣昌、吴三桂的阴损性格,很多比较见不得光地条件,也已经想好了。

往返路途需要七个月,完全是因为俄罗斯境内普遍存在哥萨克匪帮,而且还是在民间自行探路的基础上一路摸过来。中间还有冤枉路;一旦新丝绸之路的路线选好。沿途有兵卒护送,目标清晰。则往来的时间将缩减到4个月左右;而海路来回,时间最快也要一年;

那么为了保证“新丝绸之路”的顺利搭建,就必须保证信使安全着令李定国选派精英骑兵200名,随行护送。并且把“托议”给誊抄了五份:一份留在北京,供分议大臣参考;一份留在望海堡,让李定国会同哈伊戈尔参考;三份由护送地骑兵携带,一旦梅家仆人殒命,则仍可以保证信件送达莫斯科。

第三、时代变了,该是中国人拿出一个“固定形象”来面对世界了,每个优秀民族都有其固定地标签尽管是虚假的,像法国人的浪漫、意大利的奔放、英国人的保守,只有形成约定俗成的面孔,才可以形成特有地民族认知。并在将来地谈判中,不会因为误解而激怒对方。

那么中国人的形象应该是什么从容。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泰山变火山,面不改色沏杯茶。

当然啦,从容就意味着推崇按部就班,因而有时候显得效率低下;浪费大量时间来针对各种程式细节、盖章环节来制定出一个“万世规范”;即便这个规范灭绝人性、忽略个人情感,但仍然可以被中国人忠实执行;服从忍耐、愚忠愚孝、勇于牺牲、谦恭得更像是忍气吞声;基层人民乐于将属于自己地权力奉献出去,而拥有这种白来的权力的人,通常会变得狡诈贪婪,并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手腕;从内心中敬畏上级的命令,但很多时候都会夹杂进自己的私货;全部中国人还自以为是的认为他们的儒家文明是最好的文明,并总自认为别人应该跟他们一样,对儒家产生痴迷。

等等吧,这种种侧面构成的立体形象,将使得中国人正式成为世界性的民族,而不是传说中的童话之国。

当这种形象原则树立好之后,刘惟敬才再次出现在托尔斯泰的面前,此时,托尔斯泰正打算找死呢,因为他来到了香山脚下,并不顾劝说,准备一瘸一拐的硬闯。

“呔哪来的番夷”一名身着飞鱼服的大太监,手里举着个千里镜飞马而来,身后还跟着一小队锦衣卫,“你们几个难道没告诉他,这里不能来吗”

“啊,是是。”六个雇佣随从点头哈腰,能穿飞鱼服的太监,他们可惹不起,“好叫公公知晓,我们都跟他说了,可他听不懂”

托尔斯泰经常装傻,太监和随从的这番对话,其实全门清儿他只是好奇一名皇帝的妃子,被安排到这里幽禁。该是一种什么情形眼见这个大太监拿眼睛翻自己,他立刻开始伪装,嘴里结结巴巴地说着简单单词。

“香山、红叶、红叶”

“嘿嘿嘿,”这个太监正是张彝宪,浣衣局提督、皇庄总襄理、香山别墅监造。

“这倒是巧了,娘娘自从来这之后。就没一个番人过来尽孝心,你一个棒槌倒还真敢找死。来人啊”

说到最后,张彝宪已经在叫自己的护卫了,托尔斯泰立刻觉得不妙,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然后抛过去。

“送,送您”

“呦嗬户部的官银”

张彝宪也是有功夫的人,抄手接过银子掂了掂,就知道了出处,能拿这个行贿的番夷。目前北京城还真不多但这小子主要是替礼妃抱不平。自从阿萝被发配到香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