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04(2/2)

赠太子太保、左都督,赐祭葬,世指挥佥事,有司建祠。春秋致祭。

终究是一代良将啊死后哀荣极致。也算可以告慰了。但正因为有了屠城事例,让小朱总是感觉。那里有点别扭。

曹文诏阵亡,虽说慷慨悲壮,但这又确实是一幕悲剧,而且还是源于私兵旧习的悲剧。

试想:如果山陕兵马不是曹文诏地私兵,他又怎么会拖着病体去河南更不会急于求成,而勉力谋划,最终被逼死在阵前。

至于之后的屠城,那也是私兵在作怪,替主报仇,乃是这个时代的大义,曹文诏身后,为了获得山陕兵地拥戴,申甫也只好允许屠城事情出现。只有这样,再加上曹文诏遗令、义子曹平安身份、国家旨令这几样,申甫才可以彻底掌握山陕兵。

因此,通过这次南北战争,彻底改变私兵现象,也就迫在眉睫。更是一次军政系统的新法改革,彻底杜绝私兵现象地意外之战。

“天下大义,仁者为先申甫为了争取军心,竟然纵兵屠城,瞧瞧,瞧瞧,”小朱心情很差,但嘴角却挂着笑容,“什么时候,人人都想着杀人了那几城死难的百姓,就因为他们生错了地方,就必须要死吗究竟是谁在走火入魔啊”

“臣等不敢”

“算啦”小朱一挥手,向后一靠,“如何惩治、如何安民、如何兵援,下一步该怎样筹划,你们各个分议大臣,拿几个好办法出来吧。”

“臣等遵旨。”

所谓地御前分议大臣,也是目前立法方面的一个新变化:和平年代,文华殿合议;战争时期,武英殿合议。这两种会议形式,又可以称为合议总会。职位上,统一叫做分议大臣。

然后再根据臣子不同的分工、能力,组成若干个分议小组。这些个议事小组,合称为御前合议,具备立法权。但司法管辖权,以及立法的最终定稿权、最高决策权、实施权和否决权,仍归六部、内阁和皇帝掌握。

在通常情况下,内阁和皇帝,不会轻易否决合议的结果。

就拿目前地状况来说:御前武英殿合议总会,划分了多个分议小组:

孙诚、贺赞、高杰、周定方四个人,负责物资调拨,战术制定,兵援兵力地布置。简称兵事分议大臣。

卢象升、黄景、洪承畴、杨嗣昌四个人,负责西南、新疆、北海、辽东、南洋,包括国内南京方面地战略安排,军队功劳与惩罚地计量和考证,以及全国各地将领的统一协调。简称防务分议大臣

熊文灿、瞿式耜、李邦华、郑三俊、贺逢圣几个人,仍然负责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新法改革问题,战争跟这几位没关系,他们是新法分议大臣。

至于马宝、薄珏两位,则属于跑腿儿打杂的。

今天最后的定论很快就拿了出来:因为出现了针对平民的屠杀行为,申甫成为待罪之身他也不再拥有现场决策权。但前线指挥权还在。并且调河北布政金声,入河南监军。将来发展,都将由御前分议大臣,分别做出决议。

“如此,臣等告退。”

底下大臣互相对视一眼之后,全悄悄告退了,刚才大家惺惺作态,尤其是异常痛快地做出对申甫的惩罚,其实是因为有一个尚未确凿的消息,困扰在大家心头。

据玄青子的汇报,似乎史可法一行20人,很早就离开了南京,从行程和方向上看,山陕兵屠城地时候,应该是这些人到达开封之时。

开封,自古漕运中转枢纽之地,富饶是一定的,而且也出美女。山陕兵挟私仇而屠城,这个波及面恐怕会非常广。加上史可法等人刚刚从消息断绝的南方出来,一路上一定会历经匪患,如今在开封遇到屠城,兴许会认为这些兵丁同样是叛军,自然不敢出面表明身份。

这样一来,可就麻烦了因为有一个已经得到证实的消息非常恐怖,玄青子安排的一些基层情报人员,也已经断绝消息三、五天了,估计是丧命屠城。

总之一句话:

天灵灵,地灵灵,史可法、马世奇、朱慈炯、黄道周其余地人身份太低,不予考虑这四个宝贝,可千万别赶上屠城啊

那么,两个府尹,一个三皇子,还有一个南京祭酒,这几个重要人物,究竟有没有到达开封呢

就在众多大臣犹豫着,这个尚无定论地噩耗,是否告知皇上的时候,在开封南门外地城墙根下。一百多名被绳索串在一起的乞丐,正在懒懒的晒着太阳。现在是夏天,所以这可不是什么享受。因为阴凉地儿,都被征用了。

虽说封刀令已经下达三天,但士卒杀得兴起,暴戾之气还很强烈,所以大家都很低调,低调,再低调。

看管他们的,只有十名小卒,原属于开封府衙的差役,申甫领兵夺城后,这几个家伙见机很早,提前投降了。因此,他们也参与了屠城恶行,并且比山陕兵还要狠上三分。山陕兵的怨气全在睢州城,开封这边,其实倒也还好。

眼前这一百多个乞丐,表面上被太阳烤得昏昏欲睡,但私底下,有四个人,已经解开了绳索。

注:日本战中,织田信长拥有可装配十三支铁箭的连发弩,而且居然还是通过人力,来牵引施射所以双马二人合抬连环弩倒也普通。

第十二卷:第十五章:时也命也

也许是前几天申甫军炮打三城,造成局部气候异常,仲夏的午后,城头上忽然飘起一层薄雾,古老陈旧的斗角飞檐,渐渐因天空转为黛色而变得模糊起来。空气愈发闷热凝滞,令人呼吸困顿。就连苟活的蚂蚁,似乎也迟怠了脚步。

城墙脚下,一小队觅食的蚂蚁,在百多名被一条长索绑缚的乞丐面前,缓慢爬行。众多神情麻木的乞丐,都很羡慕的望着这群自由的小生物。其中与大多数人的反应不同,有四个乞丐已经用小刀割开了绳索,但他们并没有即刻发难,而是蹲跪在人群中,伺机而动。汗津津的额头,一明,一黯。

申甫军、山陕军在三天前就撤出了开封,毕竟这是座繁华古城,不太适合作为军事基地来建设。所以目前的开封防务,竟是一些临阵倒戈的部曲:有许家军余部,有张缙彦溃兵,有原开封府的差役,还有周王朱恭枵的府兵。而乞丐则是最近几天失地丧家的普通百姓,他们大多数都是平民,还有一部分曾经的商贩、书生、小吏。只因为一场战争,他们就在一夜之间丧失了全部的家产和尊严,变成最最低微的奴隶。

任何战争都会带来社会结构的重组,这是一种必然结果,只有完整的战前准备,战争期间,战后重建三大阶段,方才是成熟的国家政治。就目前来说,真正意识到这点的人,起码不是申甫。

那四名乞丐,都是金声桓留下的火种,几天前沙寨口会战,在看到曹文诏横刀自刎后,老金就率领部曲主动撤离,临走前,纯粹出于毁人不倦的精神,建议张缙彦召集各路匪帮。于开封城模仿贾家楼旧事,举办聚义大会,会议主题:凭借开封坚城,共同对抗即将打过来的申甫军。

这个设计很小巧,金声桓压根儿就没指望这些匪帮能拧成一股绳。但他们聚在一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统一认识。继续给申甫、曹平安为代表的国军添乱,进一步恶化河南局势。事实上,这次英雄聚义的绿林盛举,正大光明的一面,仅仅维持了两天。接下来就全被阴谋与背叛所代替。

当申甫军、山陕军解决掉新乡睢州两地,陆续汇聚在开封城下后。号称儒帅的张缙彦当天就想投降,可人家山陕军不同意,毕竟主要帮凶张缙彦是这次绿林盟主,因此申甫的大炮。很无奈地连续轰鸣了两天两夜,虽说只打城墙内外一段很有限的距离,但城内众多匪帮。都吓得想变成耗子钻地洞。

在这种情况下,诸位帮主私下一合计,立刻趁着第二天深夜,把张缙彦给绑起来,敲锣打鼓的送了过去,开封战事,于第三天,即告结束。

一直在开刀泄愤的山陕军,在开封城里待了两天,尽管这种肆意妄为。很快就因为申甫封刀令的下达而宣告终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