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32(2/2)

2焚香镜:聚光点火器,用于居家或者庙宇焚香之用。是带架子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避免因自燃现象而发生火灾。

3万花镜:就是万花筒。属于玩具。

4端容镜:小型镜子,可以挂在扇子上或者手帕上。

5近视镜,老花镜。这俩没什么可解释的。

7显微镜,这个好像也不用解释了。

至于望远镜。纯属奢侈性消费品,除了国家购买。就是黄道周这样的人了。所以都是国外制作之后,携带过来委托贩卖就是。

一共是七种民用镜,其中属于老阳原创的,只有端容镜一种,还是人家徐光启逝世前赠送的。

而投资玻璃坊,销售渠道分内用和外销两种,其中端容镜、万花镜、近视镜、老花镜的销售渠道,是显而易见地摆在三人面前。青绿镜、显微镜还属于异类的。三人都觉得这东西好玩,但并没觉得有什么市场。

再有就是焚香镜了,渠道倒是挺单一的。宗教用品。

接下来的,就是商量如何投资了。老黄是没可能的,国子监的资金量是不少,但那都是维护软、硬件做的储备。一个子老黄都舍不得拿出来。搞清楚双方的底细之后,慈炯作为金主的谈判优势彻底显现,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一定要知道端容镜的制作原理,否则,他就报官告发老阳偷师谋利地罪行

“黄大人,您不就是官府嘛”

“呵呵,阳先生,老夫为官不假,但却并非府滴”

“那我要一万两白银”

阳玛诺毕竟是个西方人,他既然觉得事情不可挽回了,索性大大方方的开口要钱。况且,这端容镜本就是人家徐光启地发明,只不过老徐为了维护礼妃,才特意交给西方人先在民间制作流传。汤若望不忍心侵占老朋友的遗产,所以就转手给了阳玛诺,包括徐光启在研究涂层镜过程中,搜集来的各种玻璃器皿上面的几种镜子。拿中国人的发明,向中国人出售,而且还标了个天价,阳玛诺是真好意思开这个牙啊但慈炯那里知道这些曲折,一万两对他来说,还真不算多。

“行”

慈炯半个行字没出口,黄道周立刻打断

“阳先生,炯哥儿一个孩子,哪里来这许多银子一万两太多了。”

“嗯”阳玛诺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他其实早看出来了,慈炯这孩子绝对有钱。

“一万两,少一个银币都不行”

“黄先生,您的好意我领了,但慈炯孝母之心,又岂是一万两可比我愿出此银两。”

“阳先生,你也看到了,一个孩子,是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你真忍心要一万两吗”

“忍心,忍心,上帝保佑你,我的孩子儿子对母亲无私地爱,一万两黄金也买不来”

“胡闹”黄道周拍案而起

最后的谈判结果是这样的,端容镜依然是一万两白银成交。但首付只有5两。5两,算作阳玛诺在玻璃镜坊上的投资,以后每年给他2两地本息以及红利分成,本息加红利的分成达到1万两的分成,将按43:3比例分配,慈炯是4,成。因为黄道周和阳玛诺都老了,所以特别规定,这笔交易所涉及到的财产和权利,可以继承下去,前提是至少提前一年,以遗嘱备案的方式来指定继承人。阳玛诺当场就非常高兴的指定了他自己的继承人,是他的侄子,葡萄牙的一家小型面包坊的小老板考斯塔。

“喂,老阳,你姓阳,你侄子姓高,你们西洋人真是乱哦”

“”

阳玛诺满不在乎的摇摇头,他知道,这是慈炯在故意逗他,但他空手骗了两万枚银币,又套了这么大单的生意,心情好的不得了,无所谓啦。

但在座三人都不知道,他们创造了一个历史,中华大地,终于出现了涂层反射镜。

第十卷:第十章:通街虎,出动

王投资做生意,在任何时代都属于正常现象,但镜坊方式,显然很不公平。

老阳拿着剽窃的技术,老黄凭借官员的身份,这俩家伙一分钱不花,却合占了0的股份,似乎有些不地道但如果考虑到没有全部贴现的1万银元5千两,再考虑到黄道周的官场影响力,这个接受滴

并且小家伙还算漏了一着,黄道周今天白落三成股份,明天就写一个奏折上去,后天又去找史可法。彻底将涂层反射镜的功劳,给算在了南京官场的头上。但别误会,黄道周这么干,纯粹是在维护慈炯。

因为现在已经有一个“定王育林法”现世了,这个植被方法在文人眼中,是赞赏有加的,而且依据“定王育林法”还衍生出另一个举措,国家通衢路网的道路两侧的养路树木,要因时因地制宜,杨柳桑槐,梧桐银杏,都可以作为替代树种进行栽种。

可以想见,随着景观道路的延伸,随着功德林的升级改造,定王之名必将播撒天下。

所以,为了避免好事儿都被一个人独占,老黄也没打招呼,立刻行文,详述涂层镜的配方和制法,公开上报到工部和皇帝那边,为了穿衣镜,甚至有传言说,皇上拟以纯天鹅绒做的大氅来取悦礼妃所以老黄特意注明,这种镜子的配方,就是专门敬献礼妃的。

当然啦,配方是人家慈炯花了一万两银子买的,现在好么,被老黄给抢了头功,为避免小家伙翻脸。老黄出面找到史可法,把事情前后一说,史可法立刻拍板三条原则:

南京方面公开支持定王投资的镜坊开工,同时上报朝廷,将端容镜的生产订单拿到这边开工;

镜坊由史可法亲自命名为映清辉,取意孙康映雪,用以警醒世人,在照镜子之余,也不要忘记读书啊可谓形神兼备地体现出,史可法的迂腐与善良;

平日里允许慈炯可以坊主的身份。自由往来国子监和映清辉镜坊。但所有行踪必须提前备案。

有了这三个交换条件,慈炯愤怒之余,又很是窃喜的妥协了。但在史可法心中,却感觉到一丝丝的无奈。于是,史可法步入台前的时候,正式来到。

作为南京的第一行政长官,老史铁腕之余,也时常会有热心之举,在等待镜坊奏请往返批复的时日里,史可法还挺有闲心的指点慈炯。

“古语说的好俊俏胭脂丑贩镜。磨镜工人倒也好说,但殿下若要寻门面之人。可要仔细此言啊”

“学生谢先生指点。”

说白了,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自信到跟西施、潘安一起照镜子,因此,卖镜子地店小二通常会是丑八怪,客人怎么照,都比旁边那位漂亮,自然会高高兴兴的买下镜子。卖胭脂水粉的则正好相反,如果文君不卖酒,她一定是化妆品销售明星道理其实挺简单的。

但史可法这个建议的不现实之处。就在于要想在江南寻到丑人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