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21(2/2)

酒肆北面,是一小片菜地,此时田垄上,只冒着一丛从的新芽,还看不出黄大娘种的什么。菜地边上有个石头碾子,一个四、五岁的娃娃,正坐在上面。

“噶尔丹,冀叔叔昨晚学会了一种刀法。可以把筷子变成四根,想看看吗”

“嗯”

才四、五岁地孩子,还没有学会掩饰情绪,小狼一般的眼睛中。甚至冒出道红光。

小冀看着孩子渴望而又怯生生的脸庞,忽然间冒出一个想法:恨也好,爱也好。再是极端的情感,在一个人的心中,也是完全可以共生共存的。谁说将军会看不透眼前的这个小娃也许将军正是希望通过他的真心,来消弭杀孽呢

但为了保险起见,小冀还是决定按原计划来,他把一根筷子,轻轻抛向空中,随后穆刀出鞘,一刀三斩。这是马穆鲁克刀法。

他用昨夜才学会的刀法,将一根筷子,凌空削成了四段。别的刀法小冀也能做到这点,但那属于对阵之术,讲究实用迅猛,远远没有回旋刀法来地绚烂夺目,尤其在阳光下。

小冀将四截筷子依次捡起,转身蹲在噶尔丹的面前,摊开手掌给孩子看,孩子敬畏地伸手摸了摸,随即立刻缩回去,两只手按在肚子上,甜甜的笑了一下。

“呵呵,”小冀看着孩子天真的表情,也跟着笑了笑,随后很郑重的,将四截筷子放进孩子的皮囊中,两手扶着小娃的肩膀,叹了口气:

“你以后会明白的,我为什么要送你这根筷子。但你现在就要记住一句话,冀叔叔的刀下,除了筷子,还杀过狼。记住了吗”

“嗯叔叔杀过狼”

“好,走,”小冀起身,顺势把噶尔丹抱了起来,“咱们找你干爹讨酒喝去”

尔丹有些受宠若惊的涨红了小脸,开心的笑了笑。

“娘娘放心,虎山大帅那边,小地已经办妥当了。护卫炯哥儿的,已经定下征北冀乐华了。”

“嗯,黄得功的为人确实不错,他们家的大碗居,回头你们可要多照应照应。”

“放心吧,娘娘小地已经交待下去,今后吃酒,只能去黄大娘那边。”

“啐”阿萝笑着点了点曹德辛,略显刻薄的说:“你们去大娘那边,还不把人家的房子给掀了今后只许将酒菜包好拿回去吃,不许打扰人家。”

“嘿嘿嘿,是,娘娘教训地是。”

曹德辛是曹化淳的侄子,如今胖子曹退休了,小曹为了保住军工皇商的身份,必须要跟礼贵妃搞好关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礼妃这一系的人。也正因为他工作的便利条件,才对各个军系的人员比较了解。

选择征北冀乐华的原因是非常精细的,首先要功夫好,其次要读过书,人品也很重要,还要没结婚的,现在是低调万岁,扈从越少越好。如果是已婚人士,则按照规矩,那边的夫人孩子,就都要算在扈从的名额里。麻烦事儿太多,所以必须单身。

并且身份也不能太低,人际关系上,还要跟自家人没太多瓜葛,但也要相知相交。冀乐华同孙诚并

过两次,兴隆山和宰桑泊,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

眼见贵妃娘娘的神情大好,曹德辛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来两件玻璃制品。

“娘娘。炯哥儿出门在即,小的也没什么可送地,听闻说,殿下一直想要一个引火奴,小的便给挑了一个成色最好的,您看,还是金彩玻璃做的呢”

“呵呵,还是免了吧,他一个小孩子,回头再走了水。你的这份情。本宫替定王谢了。”

“不敢,不敢哪,小的告退”

曹德辛谢完之后,立刻告辞,他的任务结束了,剩下的事情,他不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因为这就是宫里的规矩,让干嘛干嘛,千万别好奇心太盛。

“淑娥。赶紧出宫去找银英,今天就把这些事儿都给定了。不可再耽搁了。”

“是。”

“哎,还有,把昨天准备好的药品给她带过去,最近累着她了,记着叫她一定养好身子。”

当下午徐银英地拜表上来时,小朱正气急败坏地,忙活着几件空前绝后的事情:

首先是准噶尔盆地,土地肥沃,地理优越,北有咏归城。南有天山堡,是目前西北一带,最为安定富庶的土地。宰桑泊会战结束后,原本划给了土尔扈特部。毕竟人家是归国眷属的身份,安排一块好牧地,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问题很快就出来了。土尔扈特部的人口不多,前些年因为饱受俄罗斯、绰罗斯的摧残,目前的部众,不过才8人左右。8人是个什么概念后世的综合型大学,人数也比这多。

既然地广人稀,动歪脑筋的人就多了起来,这里既可以放牧牛羊,成为毡子、毛呢地原料基地,也可以种植棉花,成为棉布的原料基地。还可以种植一种花草,用来生产西域特产,白色蜂蜡。

如此一块地广人稀地土地,盯着的人自然海了去了。内省有限田令,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了外省,原本他们瓜分的已经不少了,但人心哪有满足的时候于是很多人都把算盘打到了这里。

在这件事儿上,小朱和新一届内阁的看法是空前一致的,新省的土地,被那些买办折腾的差不多了,准噶尔盆地,一定要收归国有。他们只是头疼,找个什么理由呢

“回禀皇上,干脆以土尔扈特部敬献天朝的名义,将此等地方,收归国田如何”郑三俊。

“嗯”

小朱抬头看了看次辅大人,心中很满意,他当初决定留下郑三俊,看来是一步正棋。至于土尔扈特部,是否愿意敬献,大家都懒得操这个心,不服就打呗。

但接下来的事情,争吵又开始了。因为匪患不靖,国家听从孙诚地建议,每隔1、2百里,要修建一处军备仓库,这样的秘密军是要交待专人管理的,那么交由那个系统管理,也就摆上了日程。

郑三俊的意见是由文官负责,也就是除兵部外地其余部门。但洪承畴却反对,他认为,新省距离北京太远,通衢路网又没有建设完毕,一个消息传过来,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交给文官,就这些书呆子,真要有兵警出现,黄瓜菜都得凉喽。

所以洪承畴的意见是,交给军人自治。

但别忘记,承天府、天山堡、咏归城、高杰地高昌国,这自治的权力已经很大了,再不做补救性的监控措施,将来的事情,谁敢打保票

所以由杨嗣昌提出来,交由御史台,也就是言官系统管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