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17(2/2)

这次葬礼,温体仁很低调地让开了身位,因为对于贺逢圣来说。这是以继任首相地身份,进行一次预演的难得机会。因此,徐光启的葬礼,被赋予了很多的含义:温体仁正式的退位让贤;第三届内阁的正式接替;科技居然也能成为两国、两族之间斗争的主角。

并且,这次葬礼还留下了四段佳话:

首先,费力并没有成为奠祭的主司仪,但他让人送花的要求,被执行地很好。其效果非常具备轰动效应。从此,参加葬礼的人,都人手一朵小白花的习俗。便保留下来。

其次,费力也被允许。公开诵唱了一篇诗文:

白天,上帝坐在云端,飞在前方,为我们指引方向

夜晚,先知高举灯光,在月光下,为我们照亮道路。

清晨到来时,你长出了翅膀,引领着阳光飞翔

你向下看去,海岸等来海浪。船夫伴随船帆。

悠扬的歌曲,指引我们,跟随着你的脚步。

徐兄弟,你是我们的朋友。老师,家人,愿你在天国。永享安详。阿门

第三,礼乐队中,竟然混进了一个拿着小提琴的教士汤若望。自此,中西音乐,正式步入双剑合璧的时代。

最后,

“皇上,昨天听银英说,老大人多年前,为探究西礼镜,曾欠了工部1千两白银,至今尚有2百两的亏空。因此,银英想,若农政全书刊行可赚润笔之资,则望以此来归还欠银。”

“胡闹,这钱,朕付了。令再赏两万银票,赠与徐家。”

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温保地眼中,所有的大臣们,都在神色匆匆地来来往往,因为徐银英又上了一个折子,是徐光启一再交待的,只能他死后,才能上交的十科疏。

这理当值得所有人的钦佩,因为这是对科学教育进行的一次经典划分:天文历法、水利工程、兵器兵法、军事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地理测量、几何数学、视学格物物理、医药丹药化学等十类学科。

徐光启的这种分科理念,是来源于汤若望的一个划分:大者五科,道、治、理、医、文,理科旁出七家:数学家、几何家、视学光学家、音律音乐家、轻重力学机械家、历学天文家、地学家。徐光启根据中国的特色,将汤若望的十二科缩减成十科。

并且老徐大胆的建议国家,科举取士时,能否分科取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徐光启的政治遗嘱,再配合上杨嗣昌的遍植学政,卢象升的藩国贺举,就完全配得上四个字:科技之光。

温体仁私下里对着温保说过一句话:

诸臣对徐光启观感,尊重有加,老大人到死,还欠银子,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地问题。

老徐的子嗣很盛,四个儿子,十一个孙子孙女,但能有机会出仕的,只有大排行老大和老三地徐尔默、徐尔爵。二人又仅仅是九品司务,这么一大家子人的吃喝穿用,都靠老徐的工资来供给,就这样,老徐还要挤出闲钱,来满足自己的科学研究。工部尚书的工资,就算涨了四五倍,也不够啊

所以,如此清廉的为官,又如此丰产的科学成果,确实叫人不得不佩服。

当然,分科取士,对于以经史中榜的徐光启来说,就等同于自我否定。因此,直到他生命的弥留之际,才以死亡为保护伞,上疏朝廷,对科举制度,进行一次颠覆性的更改。

这点,就连温体仁也不得不摇摇头:

“难为老大人的一番苦心啦”

也正因为科考举士,是中华沿习千年的成法,一旦变动,则国家动荡。朝纲不稳,这才引出了昨夜温体仁的那番感慨:

光启遗稿,上意属之,故谕为暂

温保呆呆地站着,呆呆的把这三十天里发生的一切,都从头回想了一个遍,最后,温保轻轻撇了一下嘴巴,轻轻蔑视了一下那些文臣。当然,除了温体仁。

因为他在一早,就已经探听到了,那些文臣画的是什么鬼花花。虽说他人缘差,但他要想探听什么消息,还真没人敢不告诉他。

仿佛在印证温保的判断一般,文华殿那边匆匆跑过来一个太监,今日轮值的御用监掌印,王坤。

“诸科、道、部、台,在值大人。请移步文华殿前听宣”

呼啦啦,一群因精神亢奋而显得神经质的文臣。一窜一窜的结伴而去。留下来的太监、末吏、还有各位大人的随从,都把目光投向了北边正殿那里。一边议论纷纷,一边逐渐聚拢过去。温保轻轻挪动着脚步,跟随着人流,尽量往近前凑。

文华殿前地玉阶之上,已经站满了人,有前后两届内阁成员;前后两任的九卿、少卿;还有那位始终一副心不在焉的皇上。

“宣旨,国家新旧诸省,赠设府衙,所用僚属多矣。今筹措再三。拟发恩旨,准于明年仲秋,于北京、南京两地,同开特用科考。不设一甲。中举者,钦赐特用进士、特用同进士出身。名额暂定两地诸科、道、部、台、省、府,均要仔细核查。为国选材荐士,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再旨,今起明示,崇祯十五年之内阁、六部、诸府、诸省官员名录,诸臣悉心交接,不得有误”

首辅:贺逢圣,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兼理户部;

次辅:郑三俊,文渊阁大学士,兼理兵部、工部;

群辅:洪承畴、李邦华、杨嗣昌皆东阁大学士。

吏部尚书,范景文54岁;

户部尚书,熊文灿48;

工部尚书,孙元化0,徐光启弟子;

兵部尚书,黄景45,湖南出来的硬骨头,杨嗣昌推荐;

刑部尚书,卢象升41;

大理寺卿,蒋德48,福建出来的善于理财的硬骨头,熊文灿推荐。

左都御史,黄士俊57,24岁中

右都御史,陈子壮44,22岁中:

通政司使,李建泰;中书舍总纲舍人,魏藻德;

要说明的,是中书舍和通政司的职权,其实很贴近,但中书舍属于秘书班子,通政司更像办公厅。那么3岁的新科状元魏藻德,因策论越级提拔到中书舍当总纲舍人,也就不足为奇了。中书舍总纲舍人,是一个全新的官职,也就是俗称地第一秘书。

詹事府詹事,方岳贡,一根很硬的骨头;

邮政,从三品正卿司长,余煌47,原通政司使,30中状元;

银行,从三品正卿行长,姚明恭靠写字上来地贪官,以后会介绍到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