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80(2/2)

至于征服,则很简单,他们蒙古人不是有“高于车轮的男子都应该杀死”这句谚语吗那么好,大明负责歼灭有生力量,奥巴等部落负责清扫工作。

之前袁崇焕已经会晤过奥巴了,老袁很会绷劲,他只是提出,他对一些小部落拿钱不手短,吃肉不嘴短,用人不当刀的做法,感觉很愤怒并且也担心,老这么下去,大明的年赏兴许会减少,甚至停发。

奥巴也早就看一些部落不满了,他可是科尔沁出来的台吉,也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却要跟那些人平分朵颜三十六家的称号,甚至很多杂七杂八的人都封王了,他却只获得侯爵的封诰,嘿嘿心情能好才怪,既然袁大督师都有此想法,他还能说什么

“当然是干了,袁督师放心,只要将来大明的年赏全给我奥巴,那些个部落,我负责了。”

“呵呵,”老袁笑的很开怀,“奥巴台吉果然是爽快的汉子,但我老袁也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儿,这样吧,我跟朝廷那边说说,看能否派几营人马出来,就算借给你用啦”

“多谢袁督师”

“那里,那里,只是这出兵的借口不好找啊”

老袁半真半假的犯起了难,他毕竟是正统文人出身,这场仗,他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的发愁,倒有一多半是真的。

“这有何难多年来,大明将士的骸骨散落在辽西等地,便说为收殓将士骸骨不就得了”

“哎呀哈哈哈,太好了,台吉果真是,果真是,”

瞧瞧,这借口说的多好听老袁实在是没词来形容奥巴了,憋半天,才最后憋出来一个,

“果真是忠义之士。”

八营人马在帮助奥巴清扫朵颜三十六家之后,将在奥巴的帮助下,试探性的向着济雪十一星堡靠拢,用以引诱盯防祖大寿的莽古尔泰,

一旦两蓝旗被诱动,大明的机会就来了。可以说,这才是大明这次全面运作的最终目的。在两蓝旗调动的途中,实施一次歼灭战,继阿济格之后,再断掉后金一支有力的臂膀。

西北是要人家蒙古的林丹汗,出人出地的帮着大明打仗。

东北却是大明出兵帮着奥巴扩大势力范围,这两相对比,很不好听不是也很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不是所以,只有歼灭后金的一支旗部,才可以算是小有盈余的军事动作。

派去蓟辽一带的各级文官武将之中,只有周延儒、潘汝帧、吴阿衡、周遇吉、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这几位大员,才清楚了解朝廷整个的通盘计划。其余人等,都被蒙在了鼓里。

这么做也是奇正之道,整个天下,都知道大明要开打,却没有想到,大明真实的目的,不是要跟后金掰手腕,而仅仅是要偷他一阵。这种出其不意,只要获胜,就没有人会纠缠于你的手段是否卑鄙,或者有失下品。因为战场上,赢意味着生,输意味着死,您死都死了,还发牢骚有个屁股用

注:有关漠西、漠北、漠南的历史沿革,如果全部照搬,就不属于小说,而应归于学术了,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作品相关里面看看那里面我做了适当的总结,并且还算中立。

第四章:黄得功

执钢鞭,马前行,意气泱泱,

点手唤儿郎,有,看俺把那,虎山来闯。

生平惯常功名扬,大好头颅不虚枉。

目断长空涤荡,英雄万里愁长;

何时欢饮中军帐,把弓矢付儿郎

家中取酒一囊,杨柳岸却好似这生死场摹写桃花扇部分唱段,rockwood

遵化城往东北400里,出喜峰口,过上板城,有一处山口,东临迁西北,西接朵颜三家口,北出500里,便是科尔沁和喀喇沁的草原外围。此山即为兴隆山。

落日西照,将旗猎猎,战马长鸣,朔风萧萧。夕阳与战旗交相辉映,风声与马嘶共振和声,暮野行军于此,凛然庄严。天色已暮,繁星已现,自然该是宿营的时候了。仿佛忽一瞬间,在平坦的沙地上,便整整齐齐地排列出成千上万个帐幕来,沙地宿营,已顾不得那里干爽,那里潮湿,大家只是将毛毡铺在地上而已。

各队哨、队伙的领官,正在各自招集自己属下的士卒。这个过程里,噪音却很小,大家迅速又安静,按照步骤来从容地安顿着自己。这一切一切,不仅展示出千军万马的壮阔气势,而且更显见这支部队的整备有素。

入夜后,沙地上的军营又呈现出另一派景象和气氛。月夜宿营,一轮明月高悬中天,因军令森严,万幕无声,荒漠的边地显得那么沉寂。忽而,数声悲咽的笳声静营之号划破夜空,使出征的战士肃然而生凄惨之感。

“来人,传令下去,今夜放警,外放十五里。”

“是。”

得令校尉刚想走,又被主将叫住。

“今夜让真字营的兄弟们多辛苦一点,其他营派过来的游哨只出六人即可。”

“是。”

得令小校干脆答应之后,转身便走。

黄得功转身来到军帐里,也不卸甲,合身躺倒在地上的毡毯上,自怀里掏出一块烤饼,掰下一小块来,他仰着头,用嘴接下掉落的饼渣,然后才将小饼放到嘴里嚼了起来。

这是他近一年来才养的习惯,因为经年军旅,又是从小兵一步一步拼上来的,所以落下了胃病的底子。每次吃的稍多一些,便腹痛如绞。后来老母亲问了街坊家,这家是世袭军户,对行军胃病的防治很有心得。其实也谈不上心得,无非就是少吃多餐,以面食为主,肉类一定要嚼的烂烂的,并且要喝小米汤。

所以,徐老夫人,就亲手给儿子缝制了双层皮囊,外囊蓄酒,内囊蓄小米汤,老夫人知道,行军打仗,哪有不喝酒的道理但酒多则伤胃,还是米汤更好一些,儿子毕竟是七品都司了,这样的酒囊,又不栽儿子的脸面,又可以让儿子始终可以喝到保温后的米汤,果真是慈母之心。

黄得功旋转皮囊的旋口,喝了一大口高粱酒,皮囊中的小米汤,时间稍长便是一股馊味,他也实在是喝不惯,但为了老母的心意,他每天都要坚持喝上一袋。黄得功和着酒,又吃了一小块面饼之后,便收拾起这

@久久小说网 . www.txt99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